劉傳俊
摘 要:企業經營活動的首要目的是增加利潤和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的財會管理作為企業經濟運轉過程中重要的環節之一,其中作用十分重大。而企業財會的實際工作還不夠規范,財會規范化管理工作有待加強,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分析,以期對企業規范化財會管理有所價值。
關鍵詞:企業財會工作;會計問題管理規范化
一、 前言
伴隨著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和運行,企業財會管理制度也打上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烙印,財政部和地方政府統一制訂全國性的企業會計制度,改革開放后,企業的財會制度也徹底改革。企業財會制度改革是伴隨著人們對企業地位的認識,對市場經濟要求認識的思想解放運動而進行的。目前,企業改革正穩步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日益完善,企業經濟活動中涌現出的財會制度面臨著新的要求,規范化管理財會工作日趨重要。
二、 我國財會規范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1.企業缺乏完整的財務制度。
總體上,我國的企業發展還不成熟,企業自身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其中就有企業財會管理方面的不成熟,缺乏規劃,沒有建立科學全面規范的管理制度。尤其在一些中小型企業中,由于這些企業多是私營或者家族經營,缺乏對財會管理的認識,沒有建立規范化的財會制度。
2.規范化管理考核標準不夠合理。
現在,我國還未形成統一的規范化管理考核標準,因此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考核方法,考核制度也不規范、參差不齊。這導致企業之間沒有形成統一科學的財會工作管理體系,對于管理人員進行考核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規范化管理制度的道路還需要更多精力來推進建設。
3.財會人員的專業素質不夠
我國市場經濟制度不夠完善,沒有統一的財會工作人員培養機制,造成其水平參差不齊,不僅如此,同時還存在人才分布不均勻的現象,在中小企業尤其是私營小企業中,由于工作不穩定、福利不好、不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家族化的經營,也使缺乏人才的現象較嚴重。
三、 改進和加強財會規范化管理的措施
1.不斷優化與改革企業內部當中的財會制度
企業內部的財會管理制度體現在上下級之間的協調和財會工作人員的工作,要在這兩方面推進改革工作。上級的管理層要賦予基層財會人員一定的權利。既要保證其管理的工作屬性,還要保證其能行使監督的職責,對于出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地匯報,以減少其受其他部門的制約。對于基層的財會工作人員,應該經常定時地組織專項的工作會議,交流工作并對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進行直接的交流,企業也要對出現的問題足夠重視。改革內部制度,還要建立專門的財會工作監督機構,以規范化財會管理工作。優化和完善企業內部的財會制度,以規范化財會人員的管理和監督工作,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環。
2.穩定財會隊伍,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
基層的財會人員要做好規范化的工作,首要的方法是學習,學習規范化的標準,還要把標準和企業的管理制度結合起來,通過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更好地理解這兩者,也能把規范化的工作落實到實處。同時還要要求會計持證上崗,為此做好對會計證的管理,杜絕假證和無證從事財會工作,克服考取會計證存在無實質作用的培訓的問題,加強對企業管理實質需要的會計能力的培養,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素養、業務能力,以此建立規范化企業財會工作的基礎。
3.強化企業財會管理當中的信息化的建設力度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信息化時代已經到來,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刻不容緩。在信息化應用的過程中,要提高財會人員對信息真實情況的辨別能力,對獲得信息的渠道進行有力的掌控,還要做好信息的安全工作。財會工作的信息化,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一定程度上減少人為的失誤,提高財會工作的準確和真實性。
4.推進財會工作的獎懲制度建設
獎懲措施的實行,有利于提高財會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工作效果,并減少違反管理制度情況的發生。比如財會工作出現“以權謀私、虛報財務、挪用公款”等諸多不良行為時,應該嚴厲處罰相關責任人,而對于出現違紀行為進行舉報和發現企業經營中的問題的優秀工作人要通過物質進行獎勵。
5. 建立監督制度規范化企業財務管理
企業的財會部門要明確責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并且企業應該組織監督人員對財會工作進行認真的監督檢查。要對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企業財務人員應遵守法紀法規,自覺執行財務會計制度,使企業財會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軌道。
四、 結束語
總而言之,財會工作作為企業各項工作開展的重要一環,它對企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財會工作規范化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因此企業應該提高對財會規范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財會規范化建設的制度建設,加強監管制度建設,并加強財會工作人員的素質與專業技能建設。
參考文獻:
[1]吳旭紅.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10).
[2]易利英.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解決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2(17).
[3]王津麗.中小企業財會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經濟師,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