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正在快速發展,而發展過程中的融資難問題已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重要瓶頸,因為文化創意企業屬于知識密集型產業,涉及到更多無形資產評估的問題,同時文化創意企業沒有廠房或設備可以作為抵押,使得文化創意企業在融資方面存在很多難題。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知識密集型;融資結構;政策建議
一、引言
這些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起來并發展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例如韓國就在1997年提出“資源有限,創意無限”的口號,越來越多的國家把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國都大力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并將其視為影響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文化產業抵押擔保物較少、融資手段和方式缺乏創新、政策激勵機制不健全等諸多因素影響,目前文化產業融資渠道狹窄,銀行信貸投入不足,民間資本和外資參與較少,文化產業發展面臨著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
二、文化創意產業融資瓶頸的原因
如何突破融資瓶頸,促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已成為金融部門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融資難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原因。
1.政府投入不足。隨著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各級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資金支持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但與我國蓬勃發展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態勢相比,政府的資金投入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有效資金需求之間還存在巨大的缺口,政府資金只能起到一種導向的作用,帶動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緩解文化創意產業資金匱乏的局面。
2.融資模式單一。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主體仍然是以政府為主,文化創意企業的融資渠道比較單一,吸引民間資金和引入國外投資的能力都還較弱,融資方式沒有實現多元化。此外,由于我國資本市場體系不健全,文化創意產業上市條件太高,很難通過上市方式進行融資。
3.融資信用環境不對等。文化產業企業規模較小,缺少抵押擔保品。很多文化創意產業企業的規模都比較小,僅僅擁有一些知識產權,包括版權、著作權等。通常沒有具有較高價值的固定資產抵押給銀行。僅憑無形資產獲得資金投入,困難很大。一般的評估機構很難類無形資產做出準確的估值。無形資產貶值的空間比較大,銀行難以承擔巨額的風險損失,如果商業銀行采用對于一般制造企業評審標準評價文化創意企業的盈利能力,要求企業提供能夠覆蓋貸款風險的固定資產抵押,文化創意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難以企及。
4.與資本市場對接小。從總體上看,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面臨著市場不成熟、需求不穩定、產業鏈尚未形成的風險,一定程度上影響創意項目的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和投資成功率。高風險的特點使得金融機構無法判斷投融資風險是否在其風險承受限度之內,從而極大地抑制了穩健性資金特別是銀行信貸資金流入該產業領域,這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融資活動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三、對策與政策建議
只有有效地解決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才能幫助我國文化創意企業快速、健康的發展,而目前我國文化創意企業正是面臨同樣的困難,企業融資困難導致企業很難做強做大。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相關對策與政策建議。
1.開發新型信貸產品。要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開發多元化、多層次的信貸產品,要建立相關文化企業無形資產評估體系,積極探索適合文化產業項目的多種貸款模式。加強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有效降低單個金融機構的信貸風險,鼓勵商業銀行以銀團貸款等方式提供金融支持。對于經營模式穩定、經濟效益較好的文化企業,要給予信貸支持,可以發放應收賬款質押、倉單質押貸款。對于具有優質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的企業,可通過權利質押貸款等方式,逐步擴大收益權質押貸款的適用范圍。
2.改善金融服務。各金融機構要增強服務意識,設立專家團隊和專門的服務部門,主動向文化企業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金融機構應建立科學的信用評級制度,通過綜合考慮文化企業的特點來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信用評級和信用評分制度,根據不同文化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監管要求的靈活的差別化定價機制,同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與非銀行金融機構應積極加強合作,綜合利用多種金融業務和金融產品,推出信貸、債券、信托、基金、保險等多種工具相融合的一攬子金融服務。
3.加大直接融資。首先,應當鼓勵多元資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鼓勵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直接對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投資。其次,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中小文化企業發行直接債務融資工具的,鼓勵中介機構適當降低收費,減輕文化企業的融資成本負擔。最后,應當支持經營較為穩定的文化企業在主板市場上市,鼓勵已上市的文化企業通過公開增發、定向增發等再融資方式進行并購和重組。
4.發展文化產業保險市場。發展相應的保險市場,推動保險產品服務方式創新,在現有工作基礎上,針對企業的特點,積極開發適合文化企業需要的保險產品。應當完善文化產業保險市場,提高保險在文化產業中的覆蓋面和滲透度,探索開展知識產權侵權險,完工險、損失險等適合文化企業特點和需要的新型險種。
參考文獻:
[1]王喜丹.吉林省文化創意產業融資問題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3,(8).
[2]劉慶楠,苗宏達.淺析中國文化創意產業融資機制[J].物流技術.2011,30(8).
作者簡介:李偉(1988-),男,中央民族大學管理學院技術經濟及管理專業2013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業經濟、戰略管理、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