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竹海
摘要: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是令化學教師頗為頭疼的一件事,從2013年8月份開始的江蘇省高中化學教師網絡培訓中,全省一線化學教師圍繞“如何看待和應對學生作業抄襲的問題”展開熱議,文章把參與研討的老師的觀點進行了梳理,力求找到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的原因及矯正對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作業;抄襲;成因;對策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08-0062-03中圖分類號:G632.41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2
作業抄襲現象在各學校、各年段、各學科都或多或少存在,但是,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現象尤為嚴重。從2013年8月份開始的江蘇省高中化學教師網絡培訓中,全省一線化學教師圍繞“如何看待和應對學生作業抄襲的問題”展開熱議,共商對策。筆者把眾多的見解進行了梳理,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的成因基本得以呈現,也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應對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的策略,希望對同行有所幫助。
一、正確的化學作業觀
作業作為教與學的交叉點,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最經常性的一項實踐活動,是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鞏固知識,深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用來檢查和了解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是駕馭和調控教學活動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師生交流的重要窗口[1]。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的化學作業引導學生開展有化學學科特色的、以課本知識為工具的思維活動,使作業成為訓練思維的體操。作業形式要多樣新穎,可以有書面作業、口頭作業、家庭實驗、社會調查等。不同的學生要布置不同的作業,保證不同的學生在不同的層次上得到發展。
二、作業抄襲的界定
作業抄襲是指不經自己思考,直接的大批量的搬用他人的答案應付老師布置的任務。這種作業沒有任何質量,偶爾會出現荒唐可笑的答案,比如作業中一道選擇題的正確答案是A,而一名學生卻寫了“19”,明明是選字母的題目怎么會出現數字呢?打開他同桌的作業就不難解釋了,原來人家將A寫得有些分開了,該生還以為是19呢。還有將Cu抄成Ca,將CO抄成Co,將IIA抄成2A等。抄襲的手段也是五花八門,有些學生張三的作業抄幾道,李四的作業抄幾道,甚至有學生跨班抄作業,逃避老師的檢查。還有一些學生在學校進行作業“分工合作”,每個學生完成一門或幾門,完成后大家一起“分享”成果。假期中,學生利用QQ群上傳作業答案,還有學生到百度搜答案,最為嚴重的是少數學生尋找“槍手”,請人代寫作業,網上就有人叫賣代寫作業。
當然,也有學生只是借鑒同學的作業,他們想在老師批改之前發現作業中的錯誤,或者比較不同解法的優劣,拓寬自己的解題思路,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這種情況屬于“善意抄襲”,學生在抄的過程中進行了再加工,有自己對問題的思考,這種抄不值得提倡,但也無需打擊。從這個角度看,每個人在學生時代都存在過作業抄襲的經歷,只是程度輕重不同而已。
三、學生化學作業抄襲的成因
1. 主觀因素
(1)學生方面
認為化學學科難,或對化學學科不感興趣,就是不想寫化學作業,個別學生甚至與化學老師有對立情緒。這類學生在化學學習上時間和精力投入均不足,根本體驗不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越學越沒勁,喪失了完成化學作業的能力。這類學生在二星級的學校不占少數,所以在二星級學校高二選修化學的學生很少。也有部分學生基礎較好,認為老師布置的大眾化作業過于簡單,沒有思維含量,純屬機械勞動,不屑做,省下來的時間做其他提高性的作業,有時會出現個別題不會,只抄個別題。
還有其他諸多不良的學習心理問題作怪,特別是功利心理,他們認為化學是小學科,化學考試等級在高校錄取中作用不明顯,所以不重視,甚至有個別學生是為了在小高考中避開化學而選修化學,也就是說,選修化學的也未必是真正喜歡化學的學生,他們只滿足于在高考中拿到C等級,這些學生平時的作業都是先做語數外,化學作業時間無法保證,來不及做就抄抄了事。化學學習的現狀令人堪憂!
(2)教師方面
化學學科的邊緣化,挫傷了相當一部分化學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化學教師的這種負面情緒無形之中影響了身邊的學生。具體而言,化學教師懶得與其他的學科教師協調,造成各科作業累加起來量太大,而學生的重心放在主干學科語數外上面,學生的精力又是有限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法完成所有的作業,最可能遭殃的當屬化學學科。有些化學教師布置作業未經精選,隨意性大,或太簡單,沒有挑戰性,激發不了學生做化學作業的興趣,或太難,學生經過思考怎么也做不出來,如果空著又怕老師批評,所以不管對錯先抄了再說。
化學課時減少,教師為了保證進度,加大課堂容量,課上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又為了彌補課堂訓練的不足,教師布置足夠多的課后作業,逼著學生在課外多花點時間在化學學科上。學生雖然做了,但教師沒有時間在課上統一評講,學生感覺白做了,沒得到收獲,下次再做作業也就敷衍了事了。最為嚴重的是,在化學教師身上存在假期作業只收不批的現象,這也是學生假期作業抄襲成風的原因之一。因此,筆者認為,學生作業抄襲教師負主要責任。
2. 客觀因素
直接相關的是目前的高考模式和高校招生制度,紙筆測試催生的是應試教育,應試教育勢必造成學生要會做題,那么就要通過大量訓練,迫使教師在教學中布置足夠的作業量,而且要按時上交,學生完成不了,就出現了抄襲現象。值得一提的是,江蘇高考中化學是理科的第二選修學科,學生普遍不重視,這也是高中生化學作業抄襲的重要原因,教師和學生都感到無奈。其次,跟高中課程設置有關,高一學生要學9門科目(不包括音體美和校本課程),學生要同時學好這么多內容,不容易。高中化學學習本身有一定的難度,高一從物質的量開始,難度陡增,要從微觀層面及定量的角度理解和計算化學問題,許多學生做作業開始力不從心。而初高中的銜接往往也做不到位,初中階段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形象思維為主,對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要求不高,高一化學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要求很高,學生學起來很吃力,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事實上,學校硬性規定所分配給化學的作業時間也很少,一般就十幾分鐘,這么短的時間能做幾道題呢?有的學生連作業本都來不及找出來,時間就過了。而且高中生基本都寄宿在校,要遵守嚴格的作息時間,來不及也就沒有時間可用來補做了,抄別人的作業也就成為無奈之舉。最后,跟家庭教育有關,父母過高的期望讓學生不堪重負,另一方面,由于父母過度的呵護,孩子養成了過于依賴的習性,這些習慣不利于學生適應高強度的高中學習生活。
四、矯正的策略
勞倫斯科爾伯格“道德發展六階段”的第六階段是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學生如果對這條準則奉行不悖的話,那么無論題目有多么的難,題量有多么的大,時間有多么的緊都不會出現抄襲的現象,如果只處于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那么學生即使沒有抄襲作業,也可能只是敷衍的填滿作業,并不能起到做作業的功效,所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作業觀是關鍵,要讓學生明白,作業是對新授課的反饋,是老師獲得學生掌握程度的一種手段,如果弄虛作假,老師無法獲得準確的信息,自然會影響到學生的化學成績。教師要告訴學生在遇到不會做的或有疑難的問題時,可以先放一放,在題目旁邊作出標記,在聽老師講評時再用紅筆寫上解答過程。具體的可以使用如下幾個策略:
1. 作業的設計—找興奮點
作業的設計主要是要注意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生喜歡也愿意通過動手操作來學習化學,這應該是作業設計的著力點。如學校化學實驗員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一瓶無色溶液,其標簽紙已有一半被腐蝕,從殘存的標簽紙上可看出是Na,你能幫助老師辨別這瓶溶液嗎?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應有沉淀產生,而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無現象,能不能設計一些實驗使得反應產生現象,能夠直觀的判斷兩者發生了反應呢?[2]這些實踐性的作業學生樂意做。
endprint
2. 作業的布置—控制難度
嚴控作業難度及作業的量是杜絕作業抄襲的關鍵。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該考慮課程標準的要求,不能一味布置太難太多的題目,要同時兼顧學生的基礎和發展方向,作業可以分層次布置,分為基本要求、中等要求、較高要求,供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布置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作業,布置啟發性、思考性作業;不布置重復性作業,布置可選擇性、層次性作業;不布置繁難偏舊作業,布置實踐性、研究性作業”。改變所有學生做同一份作業的方式,對那些學困生布置量身定制的作業,比如學了氧化還原反應,就給他們做幾道判斷氧化劑還原劑的題目,只要這幾道題獨立完成了,對于他們來說就達標了。
布置給學生做的作業教師一定要先做一遍,堅決刪除過難的題目,有些題目適當的給出解題提示,教師結合自己做題時間的長短,站在學生的角度把控作業量,保證做題慢的學生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就目前的高考模式而言,教師一定要親自下題海,不要把學生趕到題海里。
3. 作業的批改—做到“三必”
學生為什么假期作業的完成質量明顯低于平時的作業?從作業量和做作業的時間來說,假期的作業應該有更充裕的時間,但是往往還是會有偷工減料、抄襲等現象,我們不妨想想,針對假期作業,教師是否和平時一樣的態度對待?是否有堆在一旁不去批改的時候?學生知道老師不會看,也就懶得自己去做了。所以,老師要及時批閱、認真查對學生作業,把抄襲的苗頭盡可能解決在萌芽狀態,對作業中出現的雷同部分,一查到底,及時教育,不讓抄作業現象蔓延。批改作業時要寫上個性化的評語,不是只打對錯號。總之,教師要通過及時批閱了解學生作業的完成情況,必須做到每收必改,每改必評,每評必饋。另外,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盡量做到“零失誤”,用教師批改作業的高標準換取學生完成作業的好態度。
4. 作業的評講—及時反饋
作業是師生互動的中介,評講這個環節是師生直接對話的時機,只有誠實作業的學生才能從這個環節受益。作業評講之前要對完成作業的情況進行通報,對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學生進行表揚,部分題目就放手讓學生評析,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差距小,學生更容易接受同學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學生通過討論仍無法解決的題目,教師要進行點撥提醒,給學生鋪設思維的臺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從而找到正確的方法、巧妙的解法。
5. 作業的管理—寬嚴有度
發揮課代表的管理效能,上交作業時填寫作業收繳紀錄,嚴禁將已經上交的作業傳給他人,課代表還要提醒學生按時作業。作業完成質量一貫很好的,一個月可以有三次機會不交作業。將化學成績與日常作業量掛鉤,課堂小測中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少做題,使得抄作業者得不償失,通過小目標的實現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手段,如將自己的QQ留給學生,隨時可以在網上給學生解答的機會;利用校訊通平臺給學生以不同程度的作業提示;開“誠信作業”的主題班會,簽訂《誠信作業承諾書》等。
五、結語
化學教師還可以從下面兩方面著手,一是“勤”字訣,盡可能多的和學生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壓縮學生有可能抄襲作業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沒辦法抄作業。二是“情”字經,增強親和力,多和學生溝通,讓學生喜愛化學學科,喜愛化學教師,使學生在產生要抄襲的念頭時覺得對不起老師,自己過不了情感觀。教育學生實事求是,不懂就問,獨立思考,活出自我。注意補差工作,注重教學中的“四多”,即上課多提問,下課多談心,作業多面批,信息多反饋。加強教師自身專業素養,努力提升教師自身魅力,不斷開發化學學科的興趣點,增強化學教師和化學學科對學生的吸引力。
參考文獻
[1]何批.改變高中化學作業的設計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J]. 華章,2010,(15)
[2]朱亞萍,王后雄,彭慧.高中化學有效作業的標準及其設計策略[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1,(5)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