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次平,葉文明,羅有良,張孝岳
(1.湖南省植物保護研究所,湖南 長沙 410125;2.宜章縣宜眾果業園,湖南 宜章 424200;3.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5)
上世紀70年代末,湖南省引進紐荷爾臍橙進行品種適應性研究。該品種豐產優質,適應性好,至上世紀末已成為湖南省臍橙產區的主栽品種。多年的觀察發現:紐荷爾臍橙同株樹上的果實有圓形和長卵圓形并存、果實形狀不一致的現象。這不利于產品的統一包裝和銷售。為了克服這一缺點,對紐荷爾臍橙的芽變株系進行選育,成功選育出湘科三號臍橙[1]。該芽變株系品種樹勢較強,樹姿開張,果實均為近圓形;在郴州市宜章縣3月中下旬抽生春梢,4月中下旬開花,花期10~12 d;其春、夏、秋梢均可成為結果母枝,但以春、秋梢結果母枝為主,成年樹春梢結果母枝占82.5%;果實于11月下旬成熟,豐產性好,果實近圓形,果形指數為1.01,果形端正,整齊;果面較光滑,呈深橙黃色或橙紅色,單果重約260.4 g,果皮厚0.46 cm,無核;果實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3.06%左右,風味濃,酸甜可口,品質優[2]。在湖南省臍橙主產區,臍橙品種的抗性特別是對潰瘍病等檢疫性病害和凍害等氣候逆境的抗性,直接影響到臍橙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對新選育的品種進行田間抗性鑒定十分必要。現將紐荷爾臍橙、湘科一號臍橙和湘科三號臍橙在宜章縣宜眾果業園的抗性鑒定結果總結如下。
2007年9月從宜章縣梅田鎮上寮村果園栽培的紐荷爾臍橙原種植株、湘科三號臍橙母株和湖南省園藝研究所示范場的湘科一號臍橙母株上采集接穗,分別高位嫁接于5年生的埃及糖橙樹上,每個品種高位嫁接40株以上,各品種的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供試材料的基本情況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test materials
抗性鑒定試驗在宜章縣城南鄉羅家山村宜眾果業園中進行,該園年平均氣溫18.3℃,1月平均氣溫7.1℃,極端最低氣溫-5.3℃,年有效積溫6 687.7℃;無霜期292 d,初霜在12月6日,終霜2月15日;年日照時數約1 577.4 h。果園土壤為紅壤,pH值6.1,有機質含量1.9%。
2008~2013年,在自然環境條件下對試驗地供試材料的柑橘主要病蟲害侵染及危害情況進行觀測記載,計算其發病率[3-5];并對坐果率、裂果率、日灼果率和受凍害株率進行統計[6];用電子天平稱量果實單果重,測其單株平均產量。
從表2中看出,宜章縣宜眾果業園內,湘科三號臍橙同紐荷爾臍橙、湘科一號臍橙一樣均沒有發生潰瘍病與裂皮病;2010、2011和2013年有少量的湘科三號樹體及果實感染了炭疽病,但其發病株率明顯低于紐荷爾臍橙;2010和2011年有少量的湘科三號樹體及果實感染了瘡痂病。

表2 3個臍橙品種的田間抗病性比較 (%)Table 2 Comparis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among three navel oranges varieties in field
由表3可知,除了2011和2012年輕微受矢尖疥危害外,其他年份3個品種均未發現矢尖疥危害;2009~2013年中,多數年份3個品種不同程度地受到潛葉蛾和卷葉蛾的危害,但是危害株率較低,其中以紐荷爾臍橙的受害程度稍重于另外兩個品種;對3個品種影響最嚴重的害蟲為紅蜘蛛,紐荷爾臍橙、湘科一號臍橙和湘科三號臍橙的平均感病率分別為9.8%、9.2%和8.8%,據此推測,湘科三號臍橙對矢尖疥、潛葉蛾和卷葉蛾有一定的抗性,但是對紅蜘蛛抗性一般,在生產中需注意及時采取措施預防紅蜘蛛的危害。
2008年湖南省遭遇罕見的冰災,當年的臍橙均遭受到一級凍害,部分葉片和芽被凍傷。從表4中看出,2009~2013年均未受到明顯的低溫凍害;從坐果、裂果和日灼果的情況來看,3個品種的差異不明顯,坐果率、裂果率和日灼果率均較低,說明3個品種均較為適應宜章縣的自然生態環境。

表3 3個臍橙品種的田間抗蟲性比較 (%)Table 3 Comparison of insect resistance among three navel oranges varieties in field

表4 3個臍橙品種的田間生理抗性及產量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physiological resistance and yield among three navel oranges varieties in field
從產量來看,2008年為嫁接后第1年,為了促進臍橙的營養生長,對其進行了摘花處理,所以當年的產量均為0;而2009~2010年,臍橙的樹冠尚未完全形成,故產量較低;從2011年開始,3個臍橙品種的植株生長勢趨于穩定,其產量也相應提高;由表4可知,2011~2013年,紐荷爾臍橙、湘科一號臍橙和湘科三號臍橙的平均產量分別為32.3、27.1和31.9 kg/株。
試驗結果表明:湘科三號臍橙對潰瘍病、裂皮病等病害和潛葉蛾、卷葉蛾、矢尖疥等蟲害具有同紐荷爾臍橙相似水平的抗性,但對紅蜘蛛抗性一般,平均危害株率為8.8%。何秀玲[7]認為,臍橙極易感染潰瘍病。但在此次田間抗性鑒定中,湘科三號臍橙未感染潰瘍病,但這并不能證明該品種對潰瘍病的抗性較強,還需通過其他手段進一步鑒定。同紐荷爾臍橙一樣,湘科三號臍橙均表現出輕微的裂果癥狀。實踐經驗證明,這種癥狀可通過綜合防治控制在最小危害程度內,其危害對鑒定區域的果樹產量與果實品質影響較小。試驗區的日灼果率極低,可能與果園采取的蓄草栽培技術有關。2011~2013年,湘科三號臍橙的平均產量31.9 kg/株,與紐荷爾臍橙的產量相當,比湘科一號臍橙的產量高4.8 kg/株。綜上所述,湘科三號在湖南省宜章縣表現出較強的適應性,其抗性水平也與紐荷爾臍橙相似。
[1]龍次平.湘科三號臍橙高接鑒定報告[J].湖南農業科學,2011,(23):13-15.
[2]張孝岳.湘科三號臍橙選育報告[J].湖南農業科學,2013,(17):104-106.
[3]胡麟紅.柑橘炭疽病發生原因及綜合防治技術[J].果農之友, 2011,(10):31.
[4]王祖澤.貴州柑橘裂皮病的調查及鑒定報告[J].耕作與栽培, 2000,(6):62-63.
[5]張第平.柑橘紅蜘蛛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2,(12):124-126.
[6]凡改恩.凍害對柑橘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影響柑橘凍害的因素[J].浙江柑橘,2009,(3):23-24.
[7]何秀玲.柑橘潰瘍病發生與抗性研究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07,(8):409-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