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如 陳國治
摘要: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和近機類專業必備的專業基礎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當前環境,必須對機械制圖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為了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必建設“理實一體化的多功能教室”。本文主要介紹了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建設的要求、功能及其設備。
關鍵詞: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教室要求;機械設備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的不同于傳統的一體化教室,教室應該具備講授機械制圖基礎知識用到的基本模型(實物)、零件的基本測量工具以及企業生產一線的圖紙供學生識讀,因此,教室是一個多元化,以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多功能一體化教室。
1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建設的要求
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整體設計原則按照教學需求,通過配套建設各種常見的典型的機械零件(設備)實物或模型(要與實物的結構完全一致),滿足機械樣圖的識讀、機械零件的測量、繪圖等教學要求。
2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教學功能
2.1 識讀三視圖和機械樣圖
識讀三視圖和機械圖樣是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關鍵。首先讓學生多讀三視圖或平面圖,老師對講解的內容或習題中的作業,事先用計算機繪圖軟件畫出立體圖,當同學們對某圖空間立體構思不出來時,可調動立體圖幫助同學進行想象,對照立體圖講解平面圖形。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講解更多的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效果,讓學生能更快的建立起空間想象力。
2.2 測繪機械零件或模型
機械零件的的測繪要求學生能夠根據機械零件或模型的實際尺寸,繪制出標準的機械零件圖或模型的標準圖紙;拆裝典型的設備,并根據典型的設備繪制出標準的裝配圖及配套的零件圖。 培養學生繪制零件工作圖和設備裝配圖的能力。
3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結構、儀器、設備及模型
3.1 一體化教室的結構
課桌采用六邊形結構,如圖1所示,這樣便于分組,進行討論式教學,共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六邊形結構的課桌,在測量零件和模型時,能更好地制訂測繪工作流程及分工從而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及方法,在課堂上就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3.2 典型的機械設備及功能
⑴畫法幾何模型和機械制圖的基本模型。畫法幾何模型和機械制圖模型主要用于基礎模塊的教學,用于培養學生投影的基本知識,分析和繪制回轉體、平面體,截交體等模型的視圖的方法,逐步形成由圖形想象物體、以圖形表現物體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⑵每個小組配備一套減速器及拆裝工具。在講授軸套零件識讀與測繪時以減速器的從動軸為載體,掌握零件圖的內容,軸上工藝結構及其標注,從而學會識讀和繪制軸套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在講解盤類零件時,以減速器中的軸承端蓋為例,掌握盤類零件的表達方案及繪制方法;通過減速器的箱體,掌握箱體類零件的結構特點及表達方案,學會繪制箱體類零件;在講解標準件時,以減速器中的齒輪、螺栓連接、軸承、鍵的連接為例,以實物為參照,講解標準件的用途、作用、規定畫法、標注方法以及標準件的測量方法。最后通過對減速器從動軸系進行測繪并繪制裝配圖,理解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裝配圖的規定畫法及特殊畫法,熟悉從動軸的裝配關系、連接方式、拆卸及裝配順序。
⑶每個小組配備齒輪油泵、球閥和機用虎鉗實物各一套。在學習裝配圖模塊式,通過讓學生繪制不同實物的裝配圖及配套的零件圖,加強與生產實踐和企業的聯系,識讀企業生產圖紙和設計樣圖,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與企業的應用技術減小差距。
⑷測量工具。每個小組配有游標卡尺,千分尺、內外卡鉗、鋼板尺和百分表等測量工具,在學生測量繪制實物和模型時用,在測量前必須學會正確地使用方法。
3.3 多媒體設備一套
通過多媒體設備教學,教師能夠把握授課的節奏,事先把教學任務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帶著任務去聽課,有目的地學習。教師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把學生的作業或圖紙掃描后給學生分享,讓他們自己互相找錯,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結論
實踐證明,通過在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使枯燥的理論知識得以很好的掌握和運用。充分體現了機械制圖一體化教室在課程改革教學中的發揮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哲,高玉芬,.機械制圖.大連:大連理工出版社,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