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玲
摘要:隨著2G、3G和LTE的發展,移動業務的帶寬不斷提升,移動寬帶化時代已經到來。移動寬帶化的同時,移動業務類型也向ALL IP轉型。移動業務的IP化和寬帶化發展趨勢,推動著移動承載網絡向IP化演進。
關鍵詞:分組;IPRAN;承載網;路由協議1IPRAN網概述
IPRAN指無線接入網IP化,基于IP/MPLS組網,采用動態尋址方式,實現承載網絡內自動的路由優化,極大提高網絡利用率,可以實現多業務融合承載,以滿足3G和LTE等業務的部署和發展。
IPRAN網作為一張全新的網絡,它的網內設備是一款路由型設備,不支持長距離傳輸,為適應網絡演進,現網中將傳統SDH、WDM傳輸網與IPRAN分組傳送網相互結合,優化分組傳送網結構和帶寬,通過波分系統10GE透傳通道,承載各匯聚區分組業務,避免了IPRAN匯聚上聯同時閃斷造成業務中斷的潛在風險;為增強網絡的健壯性,在核心層和匯聚層設置雙歸屬設備,完全隔離接入環和匯聚環協議層,環內鏈路或節點故障僅在區域內同步并收斂;采用L2+L3解決方案,由于接入和匯聚采用分層模型,故障隔離能力強。
2IPRAN網絡解決方案及關鍵技術應用
2.1 IPRAN網承載解決方案
現網中采用華為公司設計的ATN+CX方案是針對2G/3G/LTE無線網絡傳輸技術IP化而設計的,是一種基于IP/MPLS網絡的解決方案。本方案采用ATN系列設備和CX系列設備構建的IP MBH(IP Mobile Backhaul)網絡,具備優秀的FMC承載能力和簡單靈活的組網形式。采用ATN作為CSG(Cell Site Gateway,基站側網關)組成接入網(Access Network),采用CX600作為ASG(Aggregation Site Gateway,匯聚側網關)和RSG(Radio Service Gateway,無線業務側網關)組成匯聚網(Aggregation Network),可以根據2G、3G和LTE業務的承載需求進行靈活部署,亦可承載VPN專線業務。
2.2 IPRAN網絡路由協議設置
⑴核心節點與CE之間創建EBGP連接,傳遞NodeB路由信息、RNC路由信息。
⑵對于華為分組系統,整個本地網作為一個AS域,運行IS-IS協議,采用單域多進程的方式劃分子網,來避免接入層設備需要學習到整個網絡的路由,而造成壓力。核心匯聚層作為一個進程,每組匯聚點下掛的接入層作為1個進程。
⑶由于在核心匯聚層設置全連接VPN網絡結構,每個核心節與匯聚之間創建MP-BGP連接,每個核心匯聚節點(都是PE)創建各自的VRF。
⑷NodeB與2入3橋節點L3VE之間采用直連路由。
2.3 IPRAN網關鍵業務承載
2.3.1 TDM業務
移動回傳語音業務采用TDM業務承載,分為MS-PW(分段)和SS-PW(端到端)兩種方式,統一采用MS-PW(分段)方式。
2.3.2 Ethernet業務
移動回傳數據業務采用Ethernet業務承載,采用PW+L3VPN方式承載。把L2/L3橋節點設置匯聚節點,既可分散核心節點壓力,又可降低接入層業務承載復雜性。
2.3.3 保護方案
⑴TDM業務保護方案:采用MS-PW(分段)承載方式,由基站側2M業務匯聚到核心側155M業務。
1)對于單匯聚節點TDM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 1:1+PW冗余+By Pass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APS 1:1保護方式。
2)對于雙匯聚節點TDM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 1:1+PW冗余+By Pass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APS 1:1保護方式。
⑵Ethernet業務保護方案:采用PW+L3VPN方式承載,網絡正常運行狀態下,業務承載在主用隧道中。
1)對于單匯聚節點Ethernet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 1:1+VPN FRR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LAG保護方式。
2)對于雙匯聚節點Ethernet業務,網內保護采用LSP1:1+VPN FRR+PW冗余保護方式,網間保護采用LAG保護方式。雙匯聚設備作為L2/L3橋節點,分別需要配置L3VE,作為基站NodeB的雙網關,采用雙網關配置相同IP地址的方式。接入層主用PW承載業務時,匯聚1作為NodeB的網關;備用PW承載業務時,匯聚2作為NodeB的網關。同一核心設備至同一CE設備之間多條GE鏈路采用以太網鏈路層面的鏈路聚合(LAG)保護方式,負荷分擔業務。分組網絡內部同一對設備之間如有多條鏈路,也采用LAG保護方式,負荷分擔業務。
3結語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移動寬帶業務將蓬勃發展,作為新型的移動回傳網絡,IPRAN網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兼容性,具備全場景支持能力,是未來承載網絡的演進方向,值得去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龔倩,徐榮,等,編著.分組傳送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徐榮.3G無線接入網IP化傳送承載方案的研究[J].電信科學,2006年08期.
[3]陸培雋.基于IPRAN技術的綜合業務接入網建設探討[J].廣西通信技術,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