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通過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分析,構建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分析體系的目標、要素、結構,旨在建立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中心,以社區和家庭為依托的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促進人們更好認識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各個要素,并使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工作走向規范化、標準化道路。
關鍵詞: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服務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有生力量,其體質健康是一個社會性問題,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影響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了解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務,是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1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分析
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是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構建的基礎和前提條件,必須正確認識這種需求。需求是因需要而產生的要求,它是一種主觀狀態下的內在動力,而人的動機因其所處的環境、個體成長環境而有所差異,即便對于同一個人來說,其動機也會隨著內外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是可以后天塑造的,我們可以通過某些手段來刺激這種需求,將隱性的需求轉化成顯性的需求。
我們知道,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不可能完全基于自發,它是在一定的環境、教育、生活習慣、營養、體育活動、社會文化環境等的影響下形成的,其中,體育活動則是最主要的因素,是激發需求的主要手段,相關部門、學校、人員則要學會運用體育活動來激發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需求。事實上,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是一個復雜的體系,以體育活動為例,其順利開展離不開配套的體育設施、體育活動組織、健康指導、體育資金等,另外,還有體育政策、體質健康反饋系統、體育氛圍等條件。就體育活動需求來說,其包括體育活動、體育組織、體育場所、健康指導、資金、法規、體育氛圍等需求要素。
2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框架
正確認識需求方能開展正確的服務活動,方能更好引導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主動利用可利用的資源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在需求的引導下,構建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中心,以社區和家庭為依托,整合資源,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體質鍛煉環境,激發其鍛煉需求,最終實現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
2.1 要素和結構
如圖1所示為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總體框架,其中的主要要素為政府、學校、家庭、社區,要理順這四者之間的關系,正確認識這四個要素在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政府是主導,應在體系中確定政府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政府承擔起青少年公共體育服務的責任,是體系得以實施的重要組織者和指引者,并為完善服務體系而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充分發揮監督、協調作用。
其次,發揮學校的中心作用,學校通過體育教學使青少年掌握體育基礎理論知識和方法,形成正確的體育觀。青少年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資源參與體育活動,提高身體素質。但是,若學校不重視體育教學,則體育教育將流于形式,在青少年體質健康服務中發揮不出作用。因此,服務體系應以學校為中心,充分利用學校的設施、人才等資源,給青少年創造有利的體育氛圍,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
再次,社區體育是學校體育的延續。單純的學校體育無法激發出每一個青少年的體育興趣,社區的各種問題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健身站能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健身條件,能讓學生參與更多娛樂性、挑戰性、自由性的體育活動。
最后,家庭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父母有責任為青少年創造健康的家庭生活環境,家庭參與到體育服務體系中來,使青少年接受體育文化的同時享受家庭的溫暖,這樣有利于豐富家庭生活,提高健身效果,促進家庭穩定。
2.2 目標
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的目標就是要滿足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合理刺激需求,最終提高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在這個終極目標引導下,我們將服務體系的目標細致化,如:科學預測和把握青少年體質健康需求、建立體質健康服務的供給系統、開展體質健康知識宣教活動、調查青少年體質健康現狀、建立體質健康監測反饋機制、制定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提升計劃等。構建良好的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健身氛圍,形成全員健身、終身體育的價值觀和社會文化,充分發揮服務系統的促進作用,刺激青少年的體質健康需求。從需求探尋服務體系的結構,從服務體系結構探尋具體目標,并為服務體系的正常運轉制定運行機制、保障機制、監管機制,充分發揮學校、政府、社區、家庭在青少年體質健康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努力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促進每一個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肖林鵬,孫榮會,唐立成,等.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服務體系構建的理論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9,24(4):281-284.
[2]牛麗麗,郭敏.青少年體質健康一體化體育服務體系構建[J].山東體育科技,2014,36(1):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