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張延峰
摘要: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是我國面向二十一世紀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它的研究與實踐改革了傳統的教學觀念,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課程教學方向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年代,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雙贏的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基本方式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界定及基本原則
1.1 界定
信息技術是指有關信息的收集、識別、提取、變換、存儲、傳誦、處理、檢索、檢測、分析和利用等的技術。信息技術能夠擴展人的信息功能。信息技術可能是機械的、激光的、電子的、生物的。信息技術主要包括傳感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縮微技術等。所謂“整合”是對分科課程的一種反判和結構,也是對新型的整合課程的建構。整合課程是一種新的課程形態,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可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使學生學會數字化學習。
1.2 基本原則
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看作是各類學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課程或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中有機結合使用信息技術,以便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強調在利用信息技術之前,教師要清楚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設法找出信息技術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對于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一種終生受用的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以計算機為基礎的信息技術若能與各學科的課程加以有機整合,將具有優化教育、教學過程的多種寶貴特性,這些特性的集中體現就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為學生創新能力和信息技能的培養營造最理想的教學環境,而這樣的環境正是創建新型的教學課程結構所必不可少的。
2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近年來許多學校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上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師們在實踐中尋找整合點,大膽開展實踐活動,真正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來促進學科知識學習和能力提高。主要采用以下四種整合形式。
2.1 利用計算機中現有工具進行整合教學
常規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往往要為一節課制作一個課件,課件使用的靈活性不大,而且在實施教學前要作大量的準備工作。其實計算機本身就具有強大的教學功能。例如:利用Excel來進行數學數據分析、利用圖表工具學習制作統計圖表、利用計算器進行數學驗算、利用畫圖工具來學習幾何圖形的認識等,均是充分挖掘了計算機中現有的工具進行學科教學。這樣,既達到了學習、應用技術的目的,又較好地促進了學科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利用計算機信息加工能力進行整合教學
計算機具有較強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這一功能可以讓學生對信息進行重整、加工和再應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從而培養信息加工能力和流暢的表達能力,達到對大量知識的內化。例如:通過上網查找、下載資料,處理信息,然后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主題來研究,進行組合和再創造,最終得到學習成果?;蛘咧瞥删W頁等形式,使知識內化并激活。
2.3 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實驗的整合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更為學生的探索和學習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許多在現實中很難做到的試驗,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模擬,從而給學生以真切感,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例如:學習概率這個極為抽象的內容,可以利用計算機來進行大量重復的模擬試驗,對數據進行分析、統計,體驗“概率”的含義,從而學生不僅減輕了大量的重復實驗和繁瑣的計算,提高了學習效率,而且更容易理解掌握概率的意義,體驗到大量的重復試驗會使結果更為精確,有助于做出合理的決策。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整合,學生真切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和學習方式革命的緊迫性。
2.4 利用網站進行研究性學習和協作學習
研究性學習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正是一個人際溝通與合作的過程。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發展創新精神,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積極體驗和提高溝通與合作能力。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更好地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實現協作式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支持環境。學如: IE信息瀏覽和檢索、收發E-mail、文字的編輯排版、網頁制作、動畫制作和圖像處理等技術,不僅提高學生們的語言文字組織能力、數據處理,還使學生們學會了版面設計、美化等知識。從而可以看到,信息技術以工具的形式可以與整個教學過程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直接為教學目標服務的。而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得到較大的體現,十分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同樣,教師通過整合任務,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結束語
信息技術不僅要作為輔助教和學的工具,而且要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交流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究、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整合的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在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過程中,真正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生的認知工具交給學生,才能使學生在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學會借助數字化學習資源提供的虛擬情景進行探究發現學習,學會借助信息通訊工具進行協商討論學習,學會使用信息加工工具進行問題解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