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林雯
摘 要:信息技術突飛猛進,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如何培養面向行業企業、掌握商務管理知識、具備較高信息技術水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必須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校企分開培養的機制,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管理,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密切合作、競賽與考證相促進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信息技術;電子商務;教學模式;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esig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LIN Fang,LIN Wen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nd Business,Nanning 530008,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the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 to train for the enterprise,master of business management knowledge,with high-end talents in higher leve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echanism i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must break the closed type teaching,the traditional separate culture,we must renew the educational concept,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 centered,new teaching mode,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competi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promote.
Key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electronic commerce;the teaching mode design
1 引言(Introduction)
當代信息技術革命突飛猛進,不斷創造著令人耳目一新的境界,特別是以互聯網(Internet)為核心的網絡技術的發明與廣泛應用,使整個人類社會進入網絡經濟時代。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成為開發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它以驚人的速度影響著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使全球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化的浪潮迅速地席卷了教育領域,促進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從而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及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方式實現教育跨域的快速發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把“加快教育化進程”作為重要的一章加以闡述,強調了要在教育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優化教學,以最快的速度促進教學效果、效率與效益的最大化。《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在第四章“改革培養模式,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中指出:“加強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
近年來,電子商務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在商貿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職電子商務課程是培養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重要手段,其目標是培養面向行業企業、掌握商務管理知識、具備較高信息技術水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這類型的人才最重要的特點在于必須符合行業企業對電子商務專業人員的具體要求[1]。因此,信息技術環境下必須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校企分開培養的機制,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管理,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校與企業密切合作、競賽與考證相促進的新型教學模式,才能有利于高職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為社會輸送合格的人才。
2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現狀分析(Analysis
of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of electronic commerce in Higher Professional
Education)
2.1 教學內容相對簡單,符合高職教育特點的教材相對
偏少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內容延續本科模式,但是,本科專業教學內容偏理論、輕實踐,而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為主,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對于高職院校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因此,高職院校如果照搬大學本科的教學模式就會嚴重脫離高職培養目標與實際情況。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電子商務課程的教材選擇也存在許多制約,一方面是符合高職特點的教材相對偏少,內容也相對簡單;另一方面本科的教材相對較多,內容也較高職的豐富。許多高職教師寧愿選擇本科的教材,從而導致課程教學重理論輕視實踐,而使高職電商人才培養目標產生了偏離現象。所以,盡快構建符合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在專業教材中增加適合應用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內容,成為了高職電商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
2.2 具有實戰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仍然有所不足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也就是說,高職高專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求有高素質,還要求培養學生的高端技能,特別要培養學生在專門領域技能。因此,對于高職高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更側重在:培養學生對電子商務網站建設以及對電子商務業務運營過程有總體把握的技術型、創新型人才[2]。然而,在實際教學與訓練過程中,許多高職院校從事電子商務專業教學的教師相當一部分不是電子商務專業科班出身,他們抑或是本身就沒有實踐的經驗,多半是由計算機類專業或營銷管理類專業轉教電子商務,自然也就無法系統地傳授實踐技能與相關知識,從而導致相當部分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要么會偏網站技術、要么偏商務營銷或管理方向。從技能實訓的教學過程中來看,較多教師還采用先分解步驟再帶領學生一步一步去操作的較原始簡單的教學方法,從實例的選擇上也是比較陳舊的案例,無法從根本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致使學生對教學實踐活動的缺乏興趣,也就難以達到教學目標[1]。毫無疑問,具有網站建設與運作經驗的“雙師型”教師是高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關鍵。endprint
2.3 教學環境、教學資源比較簡單,教學方式方法
相對落后
信息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著實帶動了許多高職院校教學環境與條件的提升。然而,電子商務專業在眾多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并沒有得到較高的重視,較多院校沒有電商專業實訓室,而是與計算機基礎課程機房共同使用,軟硬件和教學環境的運行都受到一定的限制。至于教學資源的建設也往往取決于學校對這個專業建設的重視情度,如果這個專業是學院的重點專業、或是省級、國家級重點專業,則在教學資源建設方面會有較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當然軟件和硬件環境建設就相對較好。而對于普通的專業,資源建設就相當差很多。許多高職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大都不算是學校的重點建設專業,因此它的教學資源也多數出自作任課教師的自制作了,不外乎是一些多媒體課件或實踐模擬操作平臺,所以,教學方教式多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課件教學和案例教學為輔,課后通過布置習題作業來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教學手段比較單一,而且方式、方法比較傳統,非常不適應現代學生學習的要求,尤其是電子商務技術和觀念更新迅猛、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繁多,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2.4 實踐教學環節相對薄弱,與社會職業化需求有所脫節
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職業發展及薪資研究報告》中指出社會對于電子商務人才的需求體現為:復合型、懂運營、高學歷。對高職院校學生來說,我們不是追求高學歷,而是懂技術、會應用的復合型的人才。而這種人才的培養必須通過大量的真實項目實踐來完成,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及考核在教育中卻是比較困難的事情。90%的同學反映教學過程中理論講授過多,實踐過少,這種少不是學時不足,而是學生有機會親自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太少,學生對經典的案例聽多于想,印象不深,實踐操作多采用的封閉式的教學模擬平臺,學生多是機械式地跟著平臺來熟悉電子商務的操作流程,沒機會去感受真實的電商項目,導致學生缺乏對電商網站總體運營和戰略的思考[2]。
3 信息技術環境下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模式的
設計(Desig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professional
cours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vironment)
3.1 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彌補實踐教材的不足
由于教材的編寫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一年前編寫出來的教材,現在使用都還會存在技術上的落后和信息的滯后,更何況我們能選用的教材。教材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在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為電子商務課程的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針對當前高職教材理論偏多、實踐指導過少問題,我們的舉措:(1)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引入典型的成功電商案例進行分析、討論,豐富教學和學習的內容,使課堂教學氛圍更加生動,學生的自由度和自我創造空間更大。(2)支持和鼓勵電商教師到電商企業掛職或開個人網店,使電子商務專業教師擁有網店實踐經驗,從網店建設、網店裝修,到產品推廣、客戶咨詢、付款、下單到發貨等全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親眼所見,讓學生有機會親自動手參與[1],用真實的教學內容補充教材內容的不足。
3.2 創新教學方式與方法,建立豐富的教學資源
電子商務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既包含有計算機信息技術方面的理論知識,也包含營銷管理方面豐富的理論基礎,同時更具有復雜的技術實踐操作過程。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網絡信息化的發展,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結構與理論內容也產生了許多新的變化。因此,電子商務知識的多樣性、復習性必然要求我們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也要不斷地創新[3]。高職學生的多元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構建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教師必須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采用多種教學媒體和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1)互動式教學。電子商務是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商務活動的過程。互聯網本身就為個人的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大量的信息以多媒體形式,如文本、圖片、聲音、視頻等呈現給大家。學生通過網絡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隨時隨地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順序、學習深度。電子商務課程包含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當學生對某一理論知識,如對“電子商務的應用特性與功能”理解不透時,或為企業做某一網站市場推廣一時找不到方向等等。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網絡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3];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找到答案,自主地完成對專業課程內容的學習,達到教學目標。
(2)交流式教學。建立師生互動平臺,隨時隨地與學生交流探討。比如,教師可以建立自己的網店,可以通過E-mail、QQ、微信等現代交流方式,與學生交流學習,通過在線聊天、在線咨詢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答疑,使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3]。
(3)資源庫教學。教學資源庫建設是十二五期間各高職院校紛紛投入的建設,是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舉措,電子商務網絡資源庫的教學更是必不可少。一方面,我們可以將諸如著名企業的經典案例、名人訪談錄等視頻收集整理,融入到電商課程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品味與體會;另一方面,對于新技術的操作流程,講一遍學生可能記不住,但如果在講課過程中進行了實錄捕捉后,共享到資源庫中,學生在課后就可以重新學習和操作,把技術掌握好。由此可見,建立完善的網絡課程資源庫,是現代化教育的必須。
3.3 密切校企業合作,建立真實的實踐教學模式
網上開店創業是義烏工商職院的成功模式。但每個地區、每個職業院校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可復制,也不可能照搬義烏的模式。我們的做法是:
(1)依托行業,為行業培養電商人才,行業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我院的行業背景是糧食局,因此,我們緊緊圍繞“放心糧油”進行電子商務,學生入學時即邀請行業專家給學生進行糧油網商的介紹;學習過程中安排學生深入企業調研,完成糧油電商的企業調研報告或電商策劃方案;實習(實訓)階段則由企業接收學生參與實習工作,由企業導師帶領和指導學生參與電商網站建設與維護、網店裝修、商務運營,在實習期滿后部分學生可由頂崗實習實現了就業。endprint
(2)引入電商企業,在校內共建大學生創業基地。選擇本地區優秀的、有代表性的企業,同時企業本身也有為培養電商人才出力的意愿,這樣企業才愿意將部分電商業務放到校內創業基地,學生從大一開始經過篩選組建團隊,加盟到企業分項目中,校企教師共同指導學生開網店,企業免費提供貨源,解決了學生創業資金上的難題。校內創業基地為在校生提供了真實的電商項目,一方面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從“做中學、學中做、做中做”,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在經濟上學生也獲得了一部分收益。經過創業基地訓練出來的畢業生,相當部分擁有自己創業的網店,電商創業效果非常理想。
3.4 推行“競賽+考證”教學模式,建立多元考核評價機制
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是我國職業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設計和創新。近年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和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等,以及各省市級的電子商務或營銷類大賽如火如荼。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結合每年省級、國家級電子商務大賽活動,將相關課程與大賽及學生創業相結合,在校內選拔賽過程中學生全員參與,并將比賽成績作為課程成績的一部分,獲得參加省大賽的成績良好以上,能進入全國大賽的成績則為優秀。近兩年我們參加全國各類電子商務競賽,并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全國大賽二等獎、三等獎。通過電商技能大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了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團隊協作精神、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臨場應變的能力,更加促進了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促進了專業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的提升。
職業資格證書是企業的準入資格,更是高職生能力的體現。高職人才培養提倡“雙證書”或“多證書”制,我們在充分結合實際的情況下,以課程帶動競賽、用創業實踐參與競賽,再以競賽、創業的經驗來指導,并最終考取(助理)電子商務師或(助理)營銷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以職業資格證書的通過代替相關課程的考核成績,同時也為學生擇業、就業增加砝碼。
4 結論(Conclusion)
信息技術環境下電子商務日新月異,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模式也將隨之不斷變革。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論聯系實際、學校與企業的有機結合的教學將不斷持續,電商創業的新浪潮將不斷深化,這必將成為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萬國海.高職電子商務課程在信息支持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思
考[J].科學之友.2010(3):123-124
[2] 熊于寧,蘭虹,金樂茹.電子商務課程立體教學模式與互動式
學習機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3):48-50.
[3] 湯海洪.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如何體現“以學生為中心”[J].番
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02):53-56.
作者簡介:
林 芳(1965-),女,在職研究生,教授.研究領域:數據
挖掘.
林 雯(1979-),男,碩士,副教授.研究領域:軟件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