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利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 400015)
安防措施對博物館管理的重要性
葉利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 400015)
博物館是傳承歷史文化的主要陣地,收藏在博物館內的文物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是知識文化得以傳播的一個載體,其對于中華民族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博物館建設大都雄偉壯觀,如果遭到破壞,其遭受的損失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所以,加強博物館的安防措施,不僅能夠防范人為偷竊、破壞,還可以防范一些自然災害的發生。
博物館 安防系統
在知名影片《偷天陷阱》中,主人公徘徊在各大知名博物館附近,只對著名藝術品進行偷盜,偷盜的全過程都是采用激光等最先進的偷盜技手段。影片驚險刺激,但也向我們顯示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博物館安防系統對博物館的重要性。現實生活中,不乏出現很多博物館失竊事件,到底是博物館的安防系統不夠,還是偷盜者技高一籌,始終都是難以定論。除了人為偷盜,博物館還會面臨很多自然災害,因其收藏的都是人類文明進程的結晶,所以,博物館的安防措施相比其他展館安防措施要高出許多。
博物館展出展品,一般都在展館內進行展示,參觀者需要進入到館內才能鑒賞文物。所以,博物館安防的特點就是能利用場館內的設施設備進行安全防范,針對庫房文物、臨時展覽文物和展廳文物都有不同的防護措施。我國博物館的安防系統主要有:一是出口入口控制系統,二是入侵防盜報警系統,三是視頻監控系統,四是電子巡更系統。在四種防護系統中,入侵防盜報警系統是博物館整個安防系統的重中之重,它可以探測到非法入侵行為,視頻監控系統則可以時刻為安防人員提供視頻復核以及事發后取證處理。
博物館安防系統結構非常復雜,一個總系統下面包括很多子系統,而且每個子系統都能夠獨立完成其在博物館的設計任務,發揮安防功能。目前我國博物館安保系統大部分采用分包的方式,設計與安裝施工分開,這樣一來設計理念的貫徹在安裝施工中會出現一些偏差;博物館安防系統組成采用不同廠家的安防產品進行系統集成實現博物館安防系統的構建,而且這些系統大多是分步、分批安裝在博物館,每套安防子系統都能夠實現獨立運行,而且必須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增加了安保風險及博物館的運營成本。
(1)視頻監控系統:該系統能根據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在博物館主要公共活動場所、通道以及重要部位,再現現場圖像畫面,發生案情時系統自動切換至報警區域攝像畫面,同時啟動數字硬盤錄像機,進行有效的監視記錄。也可由操作人員方便的切換畫面跟蹤可疑場景,并對案發地進行實時錄像以供分析案情。
(2)入侵防盜報警系統:該系統的功能是在所設定的防范范圍內出現非法侵入時,實現及時可靠和正確無誤的報警。
(3)出口入口控制系統: 該系統是對需要控制的出入口進行權限管理控制。
(4)電子巡更系統:該系統的功能是使保安人員能嚴格的按照固定的時間和線路進行巡邏,也便于監督管理。以上各子系統分別設置管理計算機(除巡更系統外),并且各個系統包括相應部位的公共照明系統,統一組成一個可以相互聯動的有機整體,構成具有高度智能化的綜合保安功能的安全防范系統。
博物館的安防系統的核心是防盜為核心,其目的是預防犯罪的發生,并且能及時發現危險并得到有效的處理。但一些二、三級博物館安防設計較為簡單;各安防子系統沒有進行聯網聯動,只在少量位置設置監控點,并且安防系統缺少維護,安防系統功能甚至部分癱瘓的,這些都使得博物館的安全防范工作存在隱患。
經過總結,博物館安防隱患主要有各子系統難以發揮整體效應;安防系統維護不佳;公安部門難以及時協助;各廠家的安防設備兼容性不佳。
針對上文闡述的問題,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法。引進先進的安防技術,增加轉換協議,把博物館安防各子系統進行有機的集成與聯動,具有系統的運行狀態,小到讀卡器、報警探測器、門禁,大到博物館的四大安防子系統監測,以及各種探測信息狀態的上報等,并且與當地的公安系統聯網保持暢通的聯絡,以便發生緊急情況可以及時與之聯動。同時博物館需要作好安防系統的維護保養工作,為博物館安防工作提供可靠的、智能化管理保障。
視頻監控可以根據不同的位置及情況選擇不同類別的監視器。博物館外圍、大門可以采用一般的攝像機和紅外監控,重點文物采用槍機單點照射;在場館的門窗上安裝入侵探測器,比如雙鑒、玻璃破碎探測器和門磁等,重點位置的文物,其入侵報警探測必須設有一種以上的探測手段,視頻監控的運行必須保證24小時不間斷的監控,而且相關的聯動設備燈光、報警器等都可以進行自動聯動控制,一旦發生非法入侵行為,聯動設備便可以第一時間上傳信息,發出警報。
隨著科技發展,博物館門禁報警技術也不斷完善,無論是視頻監控還是正常的門禁管理平臺,或者是有管理系統發展而來的集成管理平臺,都運用高科技手段補充完善自身的安防功能,利用現有的讀卡器與門禁卡,可以實現子線巡查功能。
視頻分析技術主要是通過DSP的方式嵌入管理平臺,運用該種分析技術可以實現智能化視頻分析,從而對各種先進的數字視頻進行網絡監控。這樣既可以實現智能化人數統計、人員行為分析及運動目標的監測,又可以根據需求制定或研發新的視頻分析技術,能滿足不同的需求。
物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已經小有成就,其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應用模式受到很多人的青睞,智能視頻監控也是今后視頻監控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無論是技術還是市場都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借力于全新的無線視頻識別RFID條碼技術,如果有人試圖攜帶感應器并且接觸到安裝RFID晶片的文物時,RFID晶片就會發出報警信號,同時將文物信息直接輸入顯示終端設備,這樣就可以對博物館內的文物進行有效監控。
[1]高磊.安防視頻監控現狀及趨勢[J].中國安防,2007(09).
[2]湯志偉,李萬才,沈冬青.智能高清視頻監控在安防領域的應用與發展[J].中國安防,2010(07).
[3]呂優,張九根.安防視頻監控系統設計研究[J].安防科技,2009(10).
[4]佚名.淺談安全防范系統的建設與展望[J].中國公共安全(綜合版),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