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丹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東 青島 266000)
概論青島海洋裝備產業園項目的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曲 丹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山東 青島 266000)
海洋裝備產業園是青島高新區產業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區圍繞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和國家海洋裝備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需要,以海洋裝備科研和產業化實力為基礎,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和海洋科研優勢,重點開展海洋裝備的設計、研發和產業化體系建設。
海洋裝備;產業園;建設
近年來,沿海國家和地區紛紛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以臨港﹑涉海﹑海洋產業發達為特征的藍色經濟區,具有較強綜合競爭力的經濟功能區成為我國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載體。
海洋裝備是人類開發﹑利用和保護海洋活動使用的各類裝備的總稱,是海洋經濟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方向,也是發展海洋經濟的先導性產業?!渡綎|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在“優化發展海洋第二產業”一節“海洋裝備制造業”內容中,明確指出“重點發展造修船﹑游艇和郵輪制造﹑海洋油氣開發裝備﹑臨港機械裝備﹑海水淡化裝備﹑海洋電力裝備﹑海洋儀器裝備﹑核電設備﹑環保設備與材料制造等產業”,并強調把青島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海洋裝備制造業基地。此外,《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型產業的意見》等行業規劃也都將青島市海洋裝備制造業列為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青島高新區在產業發展上,按照青島市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以及青島市第十一次黨代會關于“膠州灣北岸城區重在做高做新”的要求,堅持藍色﹑高端﹑新興方向,打造新型“1+5”主導產業,即以科技服務業為支撐,加快壯大軟件與信息技術﹑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研發﹑高端智能制造﹑節能技術與新材料產業。
產業園是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主要載體,也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促進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海洋裝備產業園是青島高新區產業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青島高新區膠州灣北部園區,以海洋工程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配套﹑水下機器人﹑海水淡化裝備﹑海洋能源利用裝備等為發展重點,面向國際的高科技現代園區。園區目前已聚集了中科盛創(青島)電氣有限公司﹑中船(青島)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青島海納光電環保有限公司﹑青島瑞普電氣有限公司﹑中遠佐敦船舶涂料(青島)有限公司等多家骨干企業和中科院聲學所青島研發基地﹑中科院光電院青島研發基地等一批重要科研單位。園區海洋裝備產業集聚前景廣闊,對推動山東省﹑青島市藍色經濟區建設以及海洋裝備產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青島高新區海洋裝備產業園建設有利于在新的發展階段積極落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海洋戰略,加快推進青島率先建成藍色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對進一步增強青島高新區海洋科技創新能力,提高青島市藍色經濟建設水平,以及提升開發區城市競爭力方面具有重大意義。
通過建設海洋裝備產業為主導的海洋特色產業園,在海洋裝備﹑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方面突破一批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在海洋裝備制造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以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產業引領藍色經濟發展,促進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通過建設海洋特色產業園,進一步挖掘青島高新區在海洋科技方面資源﹑人才和產業集聚方面的優勢和潛力,增創發展新優勢,增強青島高新區海洋裝備制造產業技術提升能力,提高以海洋裝備﹑新材料等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聚度,發揮在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青島高新區在青島市﹑山東省,乃至國家海洋戰略格局中的地位。
青島高新區以高端引領﹑集約發展﹑生態優良為產業導向,堅持科技驅動﹑人才聚集﹑文化發展﹑環境宜居﹑國際知名的建設方針,打造引領海洋裝備產業發展與科研資源聚集的現代化宜居新城,實現青島海洋裝備產業的規模增長與結構升級,促進園區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最終形成“技術升級﹑體系完善﹑交流合作﹑創新共贏”的中國海洋裝備產業“藍色科技硅谷”。未來發展中,海洋裝備產業園將構建海洋裝備自主創新體系,統籌青島市和園區重點企業在海洋裝備領域的人才﹑項目﹑平臺和基地等資源,全面展開合作。重點開展海洋工程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配套﹑水下機器人﹑海水淡化裝備﹑海洋能源利用裝備的研制和產業化,不斷推動建立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緊密結合﹑協調發展的海洋裝備創新體系。
[1]青島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網(http://gxq.qingdao.gov.cn/).
[2]中國海洋工程網(http://www.chinaoffshore.com.cn/).
[T-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