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佳
(佳木斯消防支隊,黑龍江佳木斯 154000)
消防部隊器材裝備安全管理的幾點思考
李東佳
(佳木斯消防支隊,黑龍江佳木斯 154000)
隨著消防事業的不斷發展,消防部隊面臨著更為繁重的搶險救援任務,在發揮消防部隊搶險救援工作能力的同時,消防部隊的后勤裝備保障工作被日益重視,作為消防部隊的作戰保障環節,裝備水平正在逐漸提升,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不斷介入,提升了消防搶險救援工作的能力。與此同時,消防器材裝備的管理與使用也出現了新的課題,安全管理水平與實際情況差距大,缺乏安全管理機制,無法保障器材裝備的合理利用,給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工作造成了影響。
消防部隊 器材裝備 安全 管理 問題 對策
消防部隊的裝備器材是指涉及消防部隊滅火救援和日常工作的相關器械和用具,裝備器材作為官兵的第二生命,關系著一線消防戰士的生命安全,發揮裝備器材的實際作用,對滅火救援和搶險救援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器材和裝備的使用者和維護者,在日常的管理中經常產生危險因素,因此,搞好器材裝備的安全管理,才能發揮器材裝備的功能,確保相關搶險救援和滅火工作的順利開展。
消防部隊面對緊急突發的救援現場和滅火現場,對器材和裝備的需求高,在使用過程中,高強度、高負荷的使用器材和裝備,而戰斗救援任務結束后,對器材裝備管理、維護保養工作較為輕視,忽視日常的管理和保養,造成一些小因素,在工作中形成大故障。還有部分基層中隊,對各類消防器材裝備采取擱置的方式,認為器材裝備貴,維修保養費用高,形成了重使用輕視器材管理和維護的錯誤觀念,為器材裝備的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
(1)消防部隊日常救援和滅火工作任務重,在使用消防器材裝備時存在沒有嚴格按照操作程序操作的現象,例如一些設備使用完畢后隨機放回車內,維護保養未按照操作使用程序來使用,造成了相當部分的車輛和裝備被人為損壞。裝備器材的操作和養護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基礎性資料配置不全,對各類裝備的儲存、使用和維護等相關信息缺少系統的統計數據,使得無故損壞的情況時有發生。
(2)消防部隊的裝備器材不斷介入高科技,高新技術的推動使得消防裝備器材日益發揮巨大的作用。但對于高新技術裝備,缺乏重視觀念,未當成精密儀器看待,與普通的工具和器具混雜在一起,把大量的高新技術裝備用于時間限制的速度性訓練,導致裝備損壞嚴重,無法發揮高新技術的實際作用。裝備技術含量的提升,與維修好、保養形成了矛盾,缺少專業人員的維修和保養,很多精密的化學儀器,如切割器具、氧氣呼吸器等,維修和保養需要專業人員從事,普通的指戰員無法滿足專業的需求,易引發安全事故。
消防部隊基層救援隊伍的人員素質存在差異,未經過專業的消防裝備器材的操作和維護培訓,直接參與器材的操作和維護保養做公眾,通常采取邊摸索邊操作的方式,缺少相關專業知識,安全操作能力差,對異常情況的處理能力欠缺,無法估量可能造成的事故和后果。消防裝備的使用管理要求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與技術性,而消防部隊的專業技術干部少,戰訓干部對消防裝備的專業技術問題的處理缺乏系統的觀念和知識。無法對消防裝備器材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和措施,而作為大學畢業的入職干部更是無法滿足裝備器材的操作和維護需要,在火災事故中,易造成裝備器材操作不當,使得指揮失誤,造成災害事故。消防裝備的專業培訓落實不到位,專業的生產廠商組織了專門的操作培訓,但培訓的內容基本圍繞在如何控制設備的開啟或關閉,涉及具體的內部結構和細節采取省略的方式,導致官兵對專業知識上的匱乏,更無法保障維護保養的有效性。
針對消防部隊裝備器材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對器材裝備進行精細化安全管理,確保器材裝備的安全使用和正規化管理,使得裝備建設工作逐步形成制度化、規范化。
各個消防部隊應建立裝備器材數據庫,針對本單位現有的裝備器材進行資源整合和管理。
首先,針對車輛裝備的管理應明確數量和具體的情況,確保車輛調配到位,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杜絕執勤車輛亂停亂放,車輛維護保養不到位的情況。對涉及的未到年限的報廢車輛,應納入執勤管理范疇,專人管理范疇,對未到報廢年限車輛應進行維護和保養,保證車輛的日常出勤。其次,在器材裝備方面,執勤器材應根據要求配置在車輛上,并所按照要求擺放在規定的位置,擺放應穩固牢靠,嚴謹隨意堆放和挪用。設備庫應保持清潔干燥,定期維護,對于存在問題的設備應登記記錄,并標準維護方案。再次,執勤器材的管理應明確責任,采取專管專用的原則,制定安全責任負責人,針對器材管理中出現的責任事故進行嚴肅查處。器材的損壞原因應及時查明,并制定修復方案和修復時間,消防裝備器材的配制應符合行業發展需要,對不合理的消防器材要及時進行調整。建立健全消防裝備器材的登記臺帳,建立完善的器材檔案,檔案中應落實責任人,明確各項管理措施。作為領導和上級部門應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完善管理制度。最后,應全面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狀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器材管理運行機制。
消防裝備器材的管理工作要求官兵增強意識,管理意識的提升有助于消防部隊裝備器材管理工作的全面發展,在裝備器材的管理中,官兵操作器材裝備應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意識,避免事故的發生。應對官兵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確保消防裝備器材的安全使用,避免錯誤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將安全培訓和操作培訓納入日常訓練和教學之中,組織專業人員強化官兵的管理意識,完善使用管理責任制,以明確使用權利,提高責任感。
消防裝備器材的存儲地有一定的要求,應符合裝備器材放置規定,放置過程中應以“安全第一”為原則,存放的空間應滿足器材裝備、使用、運輸等需求,便于在緊急情況下疏散和使用,應有專人進行看管并保障照明充足,在入口處設置警示標志,應保障存儲地的干燥和通風。裝備的安全存放有助于有效的管理,并能減少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我國消防裝備器材的專業人員少,成為了阻礙裝備器材管理的主要障礙,針對這一情況,培養和培訓專業裝備技師成為提升整體素質的關鍵因素。在專業人員的培訓上,應重視專業技術的培訓,定期組織人員培訓,消防部隊應制定裝備人員的配備比例,依照崗位要求進行有計劃的培訓,應避免一次性培訓,采取老師授課、專題講座、集中培訓、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提高器材操作員和指揮員的業務水平。
培養專業人才應建立長效的機制,消防部隊的裝備器材由于要求高,管理難度大,應建立標準的選拔、培訓、考核等制度,保障專業人才的選拔,實行考核上崗,建立器材裝備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建立保障制度的同時,應強化實施的力度,經常性的開展檢查和指導工作,日常工作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裝備器材管理和使用競賽,提升官兵的工作積極性,實行短期培訓與崗位練兵相結合,技術指導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法,構建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裝備技術規范化管理水平。
隨著社會化消防的不斷推進,國家和各地市的支持,針對消防部隊的裝備器材投入正在逐年加大,因此,要求消防部隊的裝備投入與管理相匹配。管理工作對消防裝備的正確使用和維護專管重要,是消防救援工作的后勤保障,深化消防裝備管理工作,要求消防部隊從科學發展的角度出發,提升官兵的認識,加大監管力度,著眼于裝備管理的規范化、專業化,形成健康的發展模式,推動消防事業的全面發展,提升滅火救援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范旭冰.淺談如何進一步做好消防裝備管理工作[J].卷宗,2012(7).
李東佳(1984—),男,工程師,現就職于佳木斯消防支隊后勤處軍需裝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