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淺析我國鋼鐵工業發展趨勢
劉江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鋼鐵工業作為重要基礎產業,是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我國鋼產量已連續1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國鋼鐵工業已進入了加速結構調整、由大向強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競爭力為主的階段。本文以產業經濟學為視角,從我國鋼鐵工業的基本情況、主要特點、面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分析,進而闡述了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趨勢。
鋼鐵工業 發展 趨勢
鋼鐵工業是以從事黑色金屬礦物采選和黑色金屬冶煉加工等工業生產活動為主的工業行業,包括金屬鐵、鉻、錳等的礦物采選業、煉鐵業、煉鋼業、鋼加工業、鐵合金冶煉業、鋼絲及其制品業等細分行業,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之一。
鋼鐵工業作為整個國民經濟的最為重要的基礎產業之一,是國家的支柱性主導產業,是一國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鋼鐵工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國防、機械、造船、建筑、汽車、家電等行業。近十年來,伴隨著歐美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和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從小到大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并為確立我國的世界制造業大國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鋼鐵產品的國內市場滿足率基本上達到98%以上,在經歷了以數量擴張為主的發展時期后,鋼鐵工業已進入了加速結構調整、由大向強轉型升級、全面提高競爭力為主的階段。
自1996年我國鋼產量首次突破億噸大關以來,我國鋼產量已連續1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國目前能夠冶煉包括高溫合金、精密合金在內的1,000多個鋼種,能夠軋制和加工包括板、帶、管、型、線、絲等各種形狀的4萬多個品種規格,有85%的鋼材是按國際標準生產,其中1/3的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然而,我國鋼鐵工業業曾長期普遍存在著“做大做強”的動力,無序擴張的后果已經顯現,進行戰略反思、思考調整結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因此,客觀地分析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趨勢,對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1)鋼鐵工業屬基礎性行業,與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基建投資、機械工業、汽車工業等具有較大的關聯度。
(2)鋼鐵行業下游產業的發展隨宏觀經濟繁榮而發展加快,隨宏觀經濟衰退而發展減緩,所以,為機械、建筑業等下游行業提供產品的鋼鐵工業受經濟發展周期的影響大。
(3)鋼鐵工業生產工藝具有典型的規模經濟特征,大型化、規?;?、具有較高的資金和技術壁壘是一個主要特點。
(4)鋼鐵工業是高能耗、高水耗行業,同時也是高排放工業污染物的行業,其發展對社會環境帶來了負面影響,外部不經濟現象明顯。
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行業所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2011年3月—2012年3月份的全年間同月份粗鋼產量超過消費量200—500萬噸之間,鋼鐵產能嚴重過剩。嚴重的產能過身毫無疑問將會帶來鋼鐵市場持續寒冬,即鋼鐵價格的持續走低,鋼鐵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大量鋼鐵或關聯企業嚴重虧損。但盡管利潤在下降,但是鋼鐵行業仍然在擴張自己的產能。
先進生產技術、高端產品研發和應用還主要依靠引進和模仿,一些高檔關鍵品種鋼材仍需進口,消費結構處于中低檔水平。高端產品研發和應用主要依靠引進和模仿,但在我國加入WTO組織以后,知識產權保護問題越來越突出,不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就很難在高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大部分鋼鐵企業分布在內陸地區的大中型城市,受到環境容量、水資源、運輸條件、能源供應等因素的嚴重制約。這個問題主要存在于民營鋼鐵企業中,而且多集中在鐵礦資源較集中的地區。二十一世紀以來,民營鋼鐵企業迅速擴張,數量多,分布廣,而且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影響力,進一步影響了鋼鐵行業的布局。
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中國鋼鐵工業首先面臨產能過剩、產量過剩的基本面;環境、生態等方面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嚴峻。鋼鐵工業發展的基本趨勢是:控制產能總量、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環保、改善環境,增加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合金鋼材的品種和數量,發展精品特殊鋼,滿足市場的需求;加快淘汰落后工藝裝備,通過不斷優化產業布局和產業結構實現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專業化生產,提高生產率。
(1)提高鋼鐵工業技術水平。在今后一段時期內,還要不斷推進鋼鐵廠的生產技術水平,改善技術經濟指標,優化能耗、水耗等指標。繼續提高我國鋼鐵工業技術裝備水平,淘汰陳舊的設備和落后的工藝,廣泛推進干熄焦、高爐干法除塵、轉爐干法除塵、高爐TRT發電、BPRT能量回收、蓄熱式加熱爐、工業水的循環利用、全連鑄等技術,繼續降低噸鋼能耗、水耗,提高高爐焦比、噴煤量、轉爐爐齡、連鑄比、鋼材綜合成材率等技術經濟指標。
(2)擴大高端產品的產能。目前,我國的熱軋薄板、中厚板(卷)、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片、鍍鋅板、不銹薄板等高端鋼鐵產品的生產能力仍然不夠,應加快發展、提高產能。小型材和線材、無縫鋼管、重軌、合金鋼鋼材等的產能已能滿足,需要重點增加競爭力。大中型材、焊管、熱軋窄帶鋼、鍍錫板等的實際產能已經大于需求,應嚴格控制發展。
(3)推進鋼鐵企業的整合,搞好區域鋼鐵工業布局。通過鋼鐵企業資產重組,實現資源合理配置,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區域結構調整和生產設備的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逐步形成以大批量、專業化為內涵的集約化生產方式。
(4)提高產業集中度。我國鋼鐵工業的行業集中度低,生產專業化程度低,尚不能達到規模經濟。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鋼鐵工業的產業集中度較低,這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環境污染,并導致難以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提高高端產品的比重,同時增加了優化產業布局的難度。
(5)提高生產專業化水平。目前,國內鋼鐵聯合企業大都是“萬能型”工廠,板、管、棒、線、型材等都生產,專業分工不明確,產品生產專業化程度低。而發達國家的大型鋼鐵企業集團,雖然多數也是由多個生產廠組成,但已經基本實現產品生產的專業化分工,鋼鐵大集團之間也基本上形成大類產品的分工。企業集中度和專業化程度以及技術裝備水平直接關系到我國鋼鐵產品生產率和生產成本。
(6)提高鋼鐵產品質量。中國鋼鐵產品的實物質量水平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國內只有少部分企業的產品在質量上可以和國外大公司相抗衡,而多數企業產品在檔次上比較低。由于不能生產、產量低和質量達不到用戶要求等原因,我國每年需從國外進口大量鋼材;而具備生產能力的大宗鋼材品種,產品質量與國外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如鋼質純凈度低、有害氣體和雜質含量較高、性能的均勻性差。
(7)提高鋼材產品銷售服務水平。鋼材產品銷售服務是提高產品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我國鋼鐵企業對市場銷售服務的重要性還沒有充分認識,營銷服務網絡剛剛開始建立,同國外發達國家成熟的營銷體系和服務理念相比,存在不小差距。目前,國內鋼鐵企業在銷售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協調管理,存在相互壓價現象;市場信息反饋滯后,銷售與產品開發功能脫節,鋼鐵產品的開發缺乏及時的市場引導。我國鋼鐵行業的加工服務中心在鋼鐵產品分銷網絡中基本上處于空白,加強加工服務中心的建設也將是提高鋼材產品銷售服務水平的重要一環。我國鋼鐵企業在對外營銷方面所取得的業績與我國的世界第一鋼鐵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我國各鋼鐵企業的對外營銷缺乏必要的聯合,在國際市場上單兵作戰,投入費用大,市場占有率低,效益差;同時,我國的大部分鋼鐵企業還局限于國內市場的銷售,對開拓國際市場重視不夠,尚未建立完整的國際市場營銷網絡。
中國鋼鐵工業經過60年的發展,已面臨著改變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歷史課題。在發展戰略層面進行綜合分析,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進行研究,解決產業層面、企業層面的復雜問題,從而獲得新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將是各鋼鐵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通過壓縮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產品、落后工藝和裝備、落后生產線,以綠色化作為產業升級的主要方向;重視資源的可供性和價格的演變趨勢;重視能源的充分利用、減排,進一步提高系統的能源效率;重視鋼鐵產品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平臺的構建;重視鋼鐵產品的質量、性能與功能的時代適應性,研發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的鋼材,特別是能源、交通、動力、海洋等用鋼,重視市場容量的演變及其區域變化趨勢,防止區域內同業間過度的惡性競爭。
[1]金磊夫,劉方.國內外主要鋼鐵企業概覽.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0.1.
[2]《中國工業概況》編委會.中國工業概況.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