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謝亞宏 本報記者 謝戎彬 鄭一真據俄羅斯《消息報》24日透露,目前中俄農業部門正在進行談判,未來兩國農產品將更方便地進入對方國家。報道稱,中國山東省代表團赴俄訪問,并與俄農業部門舉行座談,根據會談結果,中方愿意隨時供應蔬菜、水果甚至谷物。此外,山東還有希望進軍俄有機農產品市場。 山東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張慶偉24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山東商務廳牽頭組織33家食品出口企業參加15日—18日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食品展,本屆參展企業、攤位數量、接觸客戶和意向訂單遠超上屆。展團回國后,有一些企業又陸續收到俄方企業發來的訂單。張慶偉透露,2013年山東對俄羅斯出口農產品4.9億美元,進口8.2億美元。山東是中國農產品出口最大的省份,2013年出口152.1億美元,位居全國首位,占中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4。 本次參展企業向山東商務廳建議,鑒于部門食品需要俄方認證,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加強與俄方溝通,加快認證進度,讓企業盡快拿到進入俄市場的通行證。其次,海關商檢等部門應提高通關和檢疫效率。而且,中俄果蔬貿易應推動貿易結算直接采用盧布或人民幣,以規避匯率風險。對此,《消息報》援引俄方消息人士的話稱,俄中兩國領導人未來將在農業領域進行談判,以期進一步簡化兩國農產品供應程序。 不過,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雖然山東方面有進軍俄羅斯蔬果市場的雄心,但中國的蔬菜水果要想借歐美制裁良機大規模占領俄羅斯市場并非易事。一是因為蔬菜水果有一個生長周期,中國的產品要想大規模進入俄羅斯,必須耐心等待。其二,俄羅斯國內有不少人對中國食品有看法,認為不安全,一些俄羅斯商家已經明確提出不希望大規模進口中國的蔬菜水果。此外,俄羅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靠近歐洲的西部,而那里離中國較遠,蘋果、梨等水果還好一點,中國產的綠色蔬菜價格較低,要想進入當地市場, 巨大的運輸成本幾乎是企業無法負擔的。而且俄羅斯很多蔬菜水果商家已經與歐美生產企業簽訂了本年度的合同,俄方的制裁對已經簽署的合同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而俄羅斯禁止從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挪威進口農產品的禁令為期只有一年,一年過后,可能制裁已經取消。▲
環球時報201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