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尤俊+孫愛軍
摘 要 圍繞建設“富強沂南、生態沂南、宜居沂南、文化沂南、和諧沂南”的發展思路,以推動經濟文化強縣建設為目標,強化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聯系,促進縣域生態文明、社會文明、經濟文明全面提升,把山東省沂南縣打造成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為推動力的全新縣域經濟示范縣。
關鍵詞 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山東省沂南縣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1--02
1 總體定位
山東省沂南縣依托三河六岸的生態環境和紅色文化、漢文化、智圣文化、沂蒙民俗文化的人文底蘊,從產品、市場、管理等方面提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優化縣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目的地體系。打造休閑農業、現代文化體驗為核心的旅游精品,提升休閑度假功能;以"漢韻紅風,智慧沂南"為品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為主導,構建"政府+企業,企業+農民"的合作營銷體系,強化市場營銷,擴大市場范圍、提升市場層次;以促進產業融合為目標,成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管理委員會",持續推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與經濟、文化、生態、社會主義新農村及城市建設統籌發展的模式。
2 發展思路
(1)根據打造"富強沂南、生態沂南、宜居沂南、文化沂南、和諧沂南,建設經濟文化強縣"的目標,全力建設匯集山水靈氣、彰顯文化魅力的現代田園城市。
(2)立足"智圣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智慧沂南"的地域形象口號和品牌,走產業與休閑結合、文化與創意結合、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發展之路。
(3)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定位為沂南戰略性新興產業,放大創意差異化,主題發展精品化,資源節約循環化,環境友好持續化,探索實踐智慧型休閑農業,農業龍頭企業領辦休閑農業,農家樂轉型家庭農場等新的發展模式。
(4)整合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本地資源與外地資源,行業資源與跨業資源,打造無邊界富民強縣支柱產業,使旅游強區、沂蒙山區、生態泉區、革命老區、新型新區沂南縣借力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實現縣域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3 發展戰略
(1)確立一個理念:"政府主導、文旅融合、城鄉統籌、全域發展"的沂南模式。
(2)推動兩大產業:農業產業由傳統農業向高新農業、低碳農業、觀光農業、休閑農業發展;旅游產業由景區觀光向休閑、度假、娛樂、科普及體驗等全域旅游發展。
(3)實現三大突破:一是旅游產品的再造突破,多樣化旅游資源整合與產品提升;二是農業品牌的營銷突破,離散化產業形象歸一與系統整合;三是產業聯動的聚能突破,多樣化社會資源整合與聯動發展。
(4)重視四組關系:一是目標關系——經濟利益、社會利益、生態利益并重;二是產業關系——鄉村旅游業、休閑農業、現代服務業及文化產業互動;三是空間關系——縣域四大產品帶整合與聯動;四是利益關系——政府、投資者、當地居民、旅游者兼顧。
4 總體布局
依托優勢資源,整合優勢產品,構建以紅色文化、漢文化、綠色生態和鄉村生態休閑體驗為功能的目的地空間,形成"一核四帶四區,產業支撐多點"的全域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空間骨架。一核主要是指沂南縣城,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增長極,綜合服務中心、休閑中心、漢文化體驗中心;將山水生態和人文歷史元素融入縣城建設之中,按照"東部提升、西部擴展、北部優化、南融市區"的構想,把沂河、汶河納入城市水脈,開發沿河景觀,建設漢風古韻與山水園林相輝映的特色生態宜居城市,使縣城成為引領全縣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核心;四帶是指北部生態觀光休閑帶、沂河綠色農業產業帶、汶河漢風古韻旅游帶、山地紅色文化體驗帶。一是依托沂蒙生態大道,串聯竹泉村、紅石寨、香山湖、鳳凰石刻、三山溝及北大山林場等景區(點),以原生態的自然鄉村風貌為特色,形成更具帶動效應和規模效應北部生態觀光休閑帶。二是以林海花田產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園、現代漁業示范園為節點,結合沂河沿線優質的生態環境,加大休閑農業旅游項目的開發力度,建設集農業示范、觀光、體驗及休閑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基地,打造成以現代農業休閑、觀光為重點的沂河綠色農業產業帶。三是以漢文化和汶河生態文化為核心,整合諸葛亮文化旅游區、陽都故城、智圣湯泉、汶河漂流、東方葡萄酒莊園、頤尚溫泉、十里漢街和玉樹祥石等景區、景點,以漢文化體驗旅游、濱水休閑度假、溫泉休閑度假為發展重點,打造汶河漢風古韻旅游帶。四是從馬牧池鄉、岸堤鎮到孫祖鎮、雙堠鎮、青駝鎮,以沂蒙紅嫂紀念館、省戰郵紀念館、大青山戰斗遺址等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及孟良崮國家森林公園、蒙山彩蒙景區等山地生態旅游資源為依托,以紅色文化體驗、革命教育基地、山地觀光休閑為發展重點的紅色文化體驗帶;四大區是指鄉村休閑旅游示范區、紅色文化休閑體驗區、漢文化休閑旅游區、溫泉休閑旅游區。一是以銅井鎮為核心,強化山水和田園的意境,塑造質樸鄉土的情境,構建景色優美、風情濃郁的山鄉生態畫廊,以竹泉村旅游區、紅石寨·香山湖、馬泉創意產業園為基礎,逐步完善配套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成為集觀光、休閑、度假、會議、購物及娛樂為一體,功能全、品質高、環境優、服務好的鄉村休閑旅游示范區。二是以依汶鎮、馬牧池鄉、岸堤鎮為核心,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做精紅色文化產品,形成"紅嫂"旅游品牌,借助于山東省最大的紅色旅游教育基地——沂蒙紅色影視基地等重點項目,打造紅色文化休閑體驗區。三是以沂南縣縣城為核心,東承智圣湯泉,西接諸葛亮文化旅游區,立足漢文化內涵,突出諸葛文化展示,充分運用漢文化進行景觀設計,將智圣文化融合入智圣湯泉,充分利用山、水、園、林等資源做活諸葛亮漢文化休閑旅游區。四是溫泉休閑旅游區——以張莊鎮為核心,以頤尚溫泉、松山溫泉、東方葡萄酒莊園為基礎,重點發展"溫泉+葡萄酒"高端休閑經濟,發展溫泉小鎮、度假莊園、主題酒店、休閑社區等休閑度假房產,形成集休閑、度假、養生、娛樂、會議及社區為一體的綜合性溫泉休閑旅游區。
5 品牌構建
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已由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資源的競爭,發展到產品的競爭,并向品牌的競爭快速推進,實施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品牌戰略已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開發的新趨勢和必然選擇。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是旅游者對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區域認知的總和,能給消費者帶來獨特的精神享受,給旅游地帶來社會、經濟、環境效益的增值,構建智圣故里、紅嫂家鄉、溫泉之都、休閑勝地的旅游區。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