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妙順+陳成果+黃淑玲
摘 要 牛皰疹病毒Ⅰ型( bovine herpesvirus-1,BHV-1)是牛的一種重要病原,可引起牛嚴重的呼吸道感染、結膜炎、腦炎、產奶量下降、子宮炎、腸炎、傳染性膿皰性外陰陰道炎和流產等。以GenBank中編號為U06934.1的BHV-1 gE基因為材料分析其生物信息學,以預測其蛋白主要抗原表位,有助于建立相應的實驗模型。
關鍵詞 BHV-1 gE基因;生物信息學分析;抗原表位
中圖分類號:Q5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1--02
1 材料與方法
1.1 BHV-1 gE編碼蛋白氨基酸序列
以GenBank中編號為U06934.1的Bovine Herpesvirus 1 (type 1.1) FM glycoprotein gE,complete cds基因為材料。
1.2 gE的跨膜區預測
采用DAS服務器(Cserzo M. et al,1997)(http://www.sbc.su.se/miklos/DAS/),將氨基酸序列輸入工作區預測跨膜區。
1.3 gE蛋白二級結構預測
用SOPMA服務器(Geourjon,C. et al,1995)(http://npsa-pbil.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_sopma.html)預測gE蛋白的二級結構。
1.4 gE蛋白親水性、可及性、極性及柔韌性參數預測
采用Hopp&Woods親水性參數(Hopp TP et al,1981)、Janin可及性參數(Jaint,1979)、Zimmerman極性參數(Zimmerman JM et al,1968)及柔韌性參數預測(http://www.expasy.org/cgi-bin/protscale.pl)。
1.5 gE蛋白抗原位點的預測
采用Antigenic Propensity服務器(Kolaskar AS et al.,FEBS,276,172 1990)(http://www.imtech.res.in/raghava/bcepred/bcepred_submission.htm(l)預測其抗原位點。
2 結果
2.1 gE蛋白的跨膜區預測
采用DAS服務器gE分析,gE蛋白跨膜域位置跨膜區位于14-23、360-363、423-444殘基位置之間。
2.2 gE蛋白二級結構預測
二級結構上α-螺旋 (Hh) 106 個占18.43%、伸張結構(β-片層)(Ee)119個占20.70%、β-轉角(Tt) 16 個占2.78%、無規卷曲 (Cc) 334個占58.09%,β-轉角趨向于突出到蛋白表面,在多肽及蛋白中易作識別位點。
2.3 gE蛋白親水性、可及性、極性及柔韌性參數預測
采用Janin可及性參數、Zimmerman極性參數、Hopp&Woods親水性參數對gE蛋白預測,gE蛋白 Janin可及性參數在第427-440個殘基達到最大值,gE蛋白 Hopp&Woods親水性參數422~430個殘基達到最大值
2.4 gE蛋白抗原位點的預測
采用Antigenic Propensity服務器預測gE蛋白抗原位點結果如下(下劃線區域都是該蛋白質的潛在抗原表位)。
1MQPTAPPRRRLLPLLLPQLLLFGLMAEAKPATETPGSASVDTVFTARAGAPVFLPGPAARPDVRAVRGWSVLAGACSPPVPEPVCLDDRECFTDVALDAACLRTARVAPLAIAELAERPDSTGDKEFVLADPHVSAQLGRNATGVLIAAAAEEDGGVYFLYDRLIGDAGDEETQLALTLQVATAGAQGAARDEEREPATGPTPGPPPHRTTTRAPPRRHGARFRVLPYHSHVYTPGDSFLLSVRLQSEFFDEAPFSASIDWYFLRTAGDCALIRIYETCIFHPEAPACLHPADAQCSFASPYRSETVYSRLYEQCRPDPAGRWPHECEGAAYAAPVAHLRPANNSVDLVFDDAPAAASGLYVFVLQYNGHVEAWDYSLVVTSDRLVRAVTDHTRPEAAAADAPEPGPPLTSEPAGAPTGPAPWLVVLVGALGLAGLVGIAALAVRVCARRASQKRTYDILNPFGPVYTSLPTNEPLDVVVPVSDDEFSLDEDSFVDDDSDDDGPASNPPADAYDLAGAPEPTSGFARAPANGTRSSRSGFKVWFRDPLEDDAAPARTPAAPDYTVVAARLKSILR575
2.5 綜合分析
將各種參數和方法預測的可能有抗原表位的肽段綜合分析,從表中可以發現,應用不同的預測方法,其預測的抗原表位的個數和抗原表位可能出現的肽段有所不同,其中在第427個氨基酸序列片段達到最大值,但氨基酸序列片段420至480則顯示多種預測方法基本一致,具有較好的親水性、可及性、極性及柔韌性,gE基因分子以β-轉角(2.78%)出現的區域較少,α-螺旋(18.43%)較多蛋白結構比較穩定。因此,B細胞表位可能在此兩片段或它們附近。
3 結語
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是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病毒( IBRV) 引起牛的一種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以高熱、呼吸困難、鼻炎、鼻竇炎和上呼吸道炎癥為主要特征。又稱牛皰疹病毒Ⅰ型( bovine herpesvirus-1,BHV-1),IBRV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皰疹病毒甲亞科(Alphaherpesvirinae),水痘病毒屬(Varicellovirus),是牛的一種重要病原。
在機體內,疏水性殘基一般埋在蛋白內部,而親水性殘基位于表面,因此蛋白的親水部位與蛋白的抗原位點有密切的聯系,最高親水性區域常位于抗原決定簇內部或其附近。根據親水性參數、可及性參數、柔韌性參數以及二級結構預測等綜合考慮,BHV-1病毒的抗原表位大部分位于氨基酸殘基420-480等區域內或其附近。
本實驗通過對BHV-1 gE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生物學分析,為下一步實驗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