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 要】 當前,農村生活污水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農村水源地潛在的安全隱患,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農村居住環境改善需要解決的迫切問題。本文歸納分析了農村生活污水的特點,探討了農村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
【關鍵詞】 農村 生活污水 處理工藝
農村水環境是全國水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農村污水的隨意排放以及旱廁的使用,使農村水環境接納大量污物,自凈能力大幅削弱,造成江河湖泊流域、地下水等水環境受到污染。據調查大部分農村的水源中,COD、NH3-N、TP、大腸桿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重金屬等指標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標[1]。農村生活污水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來源之一,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是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控制流域水質污染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1 農村生活污水現狀
1.1 農村生活污水的主要來源及特征
農村污水通常包括:農村居民日常生活產生的污水;中小學、當地政府機關、民俗旅游、旅店排放的污水;畜禽排泄物;鄉鎮企業排放的各種污水。農村生活污水一般來源于廚房污水、生活洗滌污水、衛生間糞尿水。其中,廚房污水包含洗碗、淘米和洗菜水等,含有米糠菜屑等有機物、大量的動植物脂肪及鈉、醋酸、碘等多種元素。生活洗滌水含有大量化學成分,洗衣粉等含磷量較高。衛生間糞尿水中的COD、BOD5和SS濃度很高。總得來說,農村生活污水含有機物質、氮磷營養物質、懸浮物及病菌等污染成分,各污染物排放濃度一般為:COD為250~400mg/L,NH3-N為40~60mg/L,TP為2.5~5mg/L[2]。
1.2 農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質特點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和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由于農村環境的特殊性,一般沒有統一的污水收集系統,各家各戶通過排水溝或者傾倒污水等方式排放,污水排放比較分散,水量水質波動較大。農村生活污水水量水質有如下特征:一般水量都比較小且排放不均勻,水量瞬時變化較大,一般在上、中、下午各有一個高峰期。同時水質不穩定,可生化性好,一般不含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但含有較多的合成洗滌劑以及細菌、病毒、寄生蟲卵等[3]。
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及工藝選擇原則
農村地區居住相對分散,有各自不同的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不可能采取統一的污水治理模式,應結合村莊實際,依據村莊所處區位、地形地貌、人口規模、經濟情況等情況,因地制宜,采用適合當地條件的污水處理模式。使水質達到排放標準或達到回收利用標準,同時要注重經濟適用。
統籌規劃,接入城鎮污水處理廠。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規范且較為經濟,污水處理效果明顯,對于靠近城鎮污水處理廠或市政排水管網且滿足接入條件的村莊,宜就近將村莊生活污水納入城鎮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系統。
結合實際,臨近村莊區域集中處理。對人口規模較大、集聚程度較高,且滿足地形要求的幾個村莊,進行區域集中處理。污水集中收集后,就地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進行處理。
因地制宜,部分村莊單獨處理。對人口規模較小、居住較為分散、地形地貌復雜,污水不能集中處理或者集中處理投資較高的村莊,根據地形地貌條件分區收集生活污水,單獨處理。
3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淺析
目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處理技術從工藝原理上通常可分為自然處理和生物處理。自然處理是利用土壤過濾、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常用的有:土壤滲濾處理系統、人工濕地處理系統等;生物處理可分為好氧生物處理系統和厭氧生物處理系統。
3.1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基于自然生態原理,一般由人工基質和生長在其上的沼生植物組成,是利用各種植物、動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共同作用,逐級過濾和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工藝設備簡單,維護管理方便,工程建設及運行費用低,對進水負荷的適應性強,能耐受沖擊負荷,凈化出水水質良好穩定[4]。缺點是占地面積較大,容易受季節及氣候的影響,氣味較大。有條件的村莊,可充分利用現有的廢塘、荒地、洼地和沼澤地等,建設人工濕地處理系統。
3.2 土壤滲濾處理系統
土壤滲濾處理系統是一種小型的污水土地處理系統。它充分利用土壤中棲息的動物、微生物、植物根系以及土壤所具有的特性將污水凈化。優點是建設容易,基建投資少,管理簡便,運行能耗低,處理裝置放在地下,不損害景觀,不產生臭氣。缺點有存在結構單一,脫氮效果差,土壤孔隙易堵塞等。分散的幾戶人家適合采用土壤滲濾處理系統。
3.3 生物處理系統
生物處理系統分為好氧生物處理系統和厭氧生物處理系統。好氧生物處理有:CASS工藝、生物膜法、SBR法等。厭氧生物處理有:厭氧活性污泥法、厭氧生物膜法等。生物處理系統占地面積小,不易受溫度和氣候等外界影響,項目選址可選范圍大,污水處理穩定效率高,但建設投資及運行成本高。好氧生物處理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中較為常用。好氧生物處理種類很多且各有優缺點,選擇時要根據村莊的具體情況結合經濟分析,選擇適合的處理方式。
3.4 可選取多種工藝相結合
對于經濟發達、規模較大的村莊,生活污水可通過管網收集送至污水處理系統處理,如用地允許,處理后的尾水可匯入人工濕地,進一步處理,作為景觀用水或綠化用水。
對于規模小且用地緊張的村莊,其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可采用好氧生物處理和土壤滲濾工藝相結合。對于規模小且閑置土地多的村莊,其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優先采用生態處理系統,其建設及運行費用較低。生態處理可采用土壤滲濾、生物氧化塘、濕地處理等,也可以多種處理方式相結合。
4 結語
做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任重而道遠,由于農村環境有著不同的特點,因此需結合農村實際,考慮地形地貌、投資成本、后期維護等多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污水處理工藝。
參考文獻:
[1]蔣克彬,彭松,張小海,等.農村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技術及應用[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
[2]江蘇省建設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適用技術指南[Z].2008-05-29.
[3]李仰斌,張國華,謝崇寶,我國農村生活排水現狀及處理對策建議[J].中國水利,2008(3).
[4]余瑤瑤.關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09(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