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娜,李詩琪,孫正祥,姚安慶 (長江大學農學院,湖北 荊州 434025)
魔芋軟腐病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致病型 [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sey et al]引起。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及球莖。出苗期芋頭彎曲,或葉柄、種芋腐爛;葉片展開后染病,初生濕潤狀暗綠色小斑,擴大后組織腐爛;病菌沿導管侵染葉脈、葉柄,出現水漬狀條斑,有汁液流出,或致葉柄基部潰爛離解,球莖染病,全株或半邊發黃,葉片萎蔫,球莖表面現出水潰狀暗褐色病斑,向內擴展,呈灰色或灰褐色粘液狀腐爛,并散發惡臭。植株基部染病,呈軟腐倒伏,早期葉片尚可保持綠色,后變黃褐干枯[1-2]。
目前尚沒有有效防治魔芋軟腐病的殺菌劑。生產上主要以農業防治為主,輔以在病害發生期噴施鏈霉素或以甲醛等消毒劑進行種芋消毒等技術措施[3-4]。國內甚至還未見有正式登記的殺菌劑面世。為探索現有殺菌劑對魔芋軟腐病菌的生物活性,本試驗采用溴菌腈、噻霉酮和壬菌銅等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菌劑進行了室內毒力測定,以期為進一步開展田間試驗提供依據。
培養基配方:馬鈴薯200g、葡萄糖20g、瓊脂20g、蛋白胨20g、H2O 1000ml、自然pH。先將馬鈴薯洗凈去皮,再稱取200g切成小塊,加水煮爛 (煮沸30min,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雙層紗布過濾,加熱,再加入20g瓊脂,繼續加熱攪拌均勻,待瓊脂徹底融化后,加入葡萄糖和蛋白胨各20g,攪拌均勻,稍冷卻后再補足水分至1000ml,分裝錐形瓶,加塞、包扎,滅菌后備用。
供試魔芋軟腐病病菌由長江大學農學院病理研究室提供。供試藥劑30%溴菌腈懸浮劑為北京市東旺農藥廠產品;5%噻霉酮懸浮劑為陜西西大華特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產品;30%壬菌銅微乳劑為西安近代農藥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將試驗藥劑分別采用倍比稀釋法稀釋成100、50、25、12.5、6.25mg/L 5個梯度濃度,以滅菌后直徑0.5cm的紙碟分別在藥液中浸漬30s晾干后置于平板中,每個濃度組4次重復,等距離放入同一平板中,然后放入26℃生化培養箱中培養。48h后測量抑菌圈直徑,按下述公式計算菌落生長抑制率[5]。將濃度對數值和抑菌圈直徑進行回歸分析,分別求得毒力方程及EC50。

由表1~2結果可看出,溴菌腈對魔芋軟腐病菌的毒力最高,其次為是噻霉酮和壬菌銅,其EC50分別為3.6519、6.1372mg/L和7.1564mg/L。

表1 供試藥劑對魔芋軟腐病病菌的生長抑制率 %

表2 供試藥劑的毒力方程及EC50
魔芋軟腐病是制約魔芋生產過程的一個重要生物學因素,它直接影響到魔芋的連續種植和產量的提高,國內目前尚沒有合適的殺菌劑產品進行正式的試驗和登記[6]。因此系統地開展殺菌劑室內外的生物活性的篩選,尋找對魔芋軟腐病有效的殺菌劑及其使用技術具有重要的生產實踐意義。
3種供試藥劑對魔芋軟腐病病菌均表現出較高的生物活性,其中30%溴菌腈懸浮劑對魔芋軟腐病病菌的毒力最高,30%壬菌銅微乳劑毒力最低。但從3種藥劑的作用機理考慮,壬菌銅除了銅離子的殺菌作用外,其有效成分可以在植物的導管尤其是孔紋導管中阻止細菌的分裂,瓦解其細胞壁而導致病原菌的死亡[7]。此外殺菌劑在植物體內的傳導、分布等特性也會影響其劑量轉移的速度及其有效性,而殺菌劑的使用方法對其轉移模式的影響也因殺菌劑品種而異。故判定殺菌劑的生物活性有必要在室內和田間2種條件下進行評價,并通過不同的使用方法與條件下的藥效比較,尋找藥劑本身最適宜的劑量轉移模式[8]。
[1]王健,樂超銀,郭政宏,等.魔芋軟腐病致病機理及其生物防治 [J].安徽農業科學 ,2009,37(30):14746-14748.
[2]張先平,李愛玲,王勝寶,等.魔芋軟腐病的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 [J].西北農業學報,2002,11(1):78-81.
[3]楊發明,張燕,張發祥,等.魔芋軟腐病的發生特點與綜合防治技術 [J].長江蔬菜,2011,(5):36-38.
[4]胡建斌.魔芋種芋生產中的問題及解決途徑 [J].貴州農業科學,2007,35(1):127-128.
[5]張路生,商明清,常慧紅,等.10種殺菌劑對瓜類果斑病菌的室內毒力測定 [J].植物檢疫,2013,27(5):76-78.
[6]翟志勇.魔芋軟腐病藥劑防治試驗研究 [J].漢中科技,2013,(5):32-33.
[7]楊萌.新型殺菌劑30%壬菌銅微乳劑的開發與研究 [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
[8]楊健,王真,姚安慶.殺菌劑生物測定與農藥穿透生物學 [J].中國森林病蟲,2011,3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