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胖



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已經明白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只有口糧跟上了,戰士們才有力氣去拼搏,拍照攝影也是如此。目前絕大部分人都對于攝影的過程和后期的技巧掌握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周圍朋友或者網上論壇中的網友抱怨自己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這些問題絕大部分都是由于他們在攝影之前缺少了準備工作所造成的。
假如我們不進行準備工作,究竟會遇到什么樣的問題呢?相信很多的朋友都有親身體會。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在外出拍照的時候大聲喊叫:“我的存儲卡怎么滿了?我的相機怎么只有這么一點電?為什么我對不上焦?我拍的照片怎么是這個顏色?為什么我每張照片都這么亮?為什么我拍的照片這么黑?”等等,這些話是不是讓大家覺得很熟悉呢?
雖然上面介紹這些內容大家都似曾相識,如果不注意的話,在未來還有可能繼續遇到,這樣對于拍攝的進行都會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試想我們在出門長途旅行的時候,拿出相機準備拍照時發現相機沒電或者存儲卡已經滿了,這樣會不會讓我們旅行的心情都變得很糟糕。當然在我們攝影的時候,如果遇到參數沒有設置,回來看到用非正常的參數拍攝的照片,是不是感覺很糟心。所以說,出門前的攝影準備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接著,我們就為大家系統的講解出門前都需要進行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你的相機還有電嗎?
拿起相機,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是不是很符合大家現在的追求,但是你拿起相機的那一刻,有沒有想到過你可能就因此會郁悶好一陣子。很多人在出門旅行前,真的就是拿起相機,裝到包里,然后就出門出發了,從來不會打開相機看一下。看一下這個步驟雖然很簡單,但是卻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你的相機可能已經沒有電了,或者是馬上就要沒電了。
其實想看相機是否有電是最簡單的事情了,只需要將相機開機,在屏幕上就可以直接的看到電量的顯示了。如果說已經不能打開相機了,那就是徹底的沒電了,或者說打開以后電量的剩余很少,就應該趕緊將電池取出來進行充電,這樣就可以保證在出門的時候有一個滿電狀態的相機可以隨時使用了。
出門旅行在外,想要拍出大師級照片的基礎并不是攝影技巧,而是你的相機是不是還有電,沒電的話,再好的單反相機也不過是一個防身磚頭而已。在這里,我們要再次提醒大家,很多的單電相機和卡片相機電池電量較少,而且相機使用時非常費電,所以說這部分用戶可以考慮攜帶一塊備用電池,以滿足一整天的拍攝需求。筆者自己就經歷過使用單電相機拍攝半天時間就沒電的窘境,所以這種類型的相機備用電池是十分必要的。
存儲卡有地兒嗎?帶了幾張?
目前無論是使用單反相機、單電相機、卡片相機還是使用各種類型的攝像機,基本上都需要使用到存儲卡。SD、CF、MicroSD這三種類型的存儲卡是相機和攝像機使用最常見的。但是大家可曾發現,身邊經常有人出門之后沒拍多少照片或者視頻就發現顯示“存儲卡已滿”的字樣,其實并不是大家購買的存儲卡容量低,其實是大家出門前并沒有將卡騰空。
其實出門前忘了將存儲卡中的原先內容騰空并不是太大的問題,因為在旅行期間再刪除之前沒用的內容也是可以的,不過記得千萬不要將內容刪除錯,別把剛拍攝的照片誤刪除。如果說可以將卡格式化,那么刪除的就更加徹底。
存儲卡有空間之后,另一個問題就來了。現在大家的存儲卡普遍只有8G左右的大小,甚至會更小,對于目前相機像素飆升的年代來說,其實遠遠不夠用。也就是說8G存儲卡拍攝幾百張照片就會滿,這時候大家就需要一個備用的存儲卡。備用存儲卡的攜帶,其實更加重要,畢竟如果存儲卡拍滿了,后面的拍攝工作就無法繼續了。
別忘了清潔傳感器
對于單反相機的用戶來說,由于鏡頭的是可以更換的,所以鏡頭的底部和相機機身的反光板附近容易落上灰塵,其實落上灰塵并不是什么事情,但是如果說沒有及時的進行清理的話,拍攝的照片就會有很多黑點,影響照片的質量。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檢查灰塵,將光圈開到F11,使用相機對著墻或者天空拍攝照片,就能夠看到是否有灰塵影響畫質了。
目前的相機都有一個自動清潔傳感器的功能,如果說有灰塵的話,可以開啟這個功能,這時相機的反光鏡會升起,快門簾會打開,只要相機保持開機狀態并且電量充足,這種狀態就會一直保持下去。然后我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小氣吹,吹一下相機的傳感器部分,這樣可以清潔大量的大塊浮灰或毛發。然后使用專用清潔套裝中的棉棒去清潔傳感器,用力要適度,太輕無法清除粘在上面的灰塵,太重則會損壞傳感器。
清潔完畢后,安裝上相機的鏡頭,關閉相機,這時快門簾會自動閉合,反光鏡也會落下。重新拍攝一張淺色照片,依舊在電腦中打開照片仔細觀察,如果原來的黑點都不見了,那就代表此次的清潔成功了,如果黑點依舊在,那么可能就要繼續清潔了。
照片的尺寸和格式調節
目前的相機廠商,為了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在相機的內部設置了多個檔位的照片尺寸,主要分為L、M和S三個檔位,每個檔位還有畫質的區別。L檔位的照片尺寸是最大的,相對的畫質也是更加出色,因為它能夠記錄非常多的照片細節。S檔位是最小的檔位,照片的尺寸和體積都是最小的,適合快速的傳輸,因此很多新聞記者都會使用這個檔位。但是對于我們這些普通的攝影人士來說,L檔位才是最好用的。
在出門前,我們應該檢查自己相機的畫質是否調節到了最高畫質部分。結束了畫質和照片尺寸的前期調節準備工作,我們接著來給大家說說照片格式的部分。目前的絕大部分相機都可以拍攝RAW格式和JPG兩種格式的照片。JPG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照片格式,它已經在相機內被壓縮和處理好了,拍攝之后可以直接在電腦中讀取,并且進行分享等等。而RAW格式適合專業人士使用,并且不能夠在電腦中直接讀取。
我們假如拍攝了RAW格式的照片,在電腦中是無法直接打開的,需要使用Lightroom或者Photoshop這樣的專業后期處理軟件才能夠打開。并且我們還可以使用這種軟件進行圖片的后期處理,專業攝影師都是拍攝這種格式然后后期處理的。
對于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來說,拍攝JPG格式就足夠了,專業的人士可以考慮拍攝RAW格式然后后期處理。當然,如果說你的存儲卡容量很大,你可以考慮同時存儲JPG和RAW格式,相機中基本都提供這種的選項。
白平衡和感光度的調節
不論是白平衡還是感光度,都是直接影響照片畫質的參數選項,所以我們在出門拍照之前,應該盡量記得查看這兩個參數是否正確。白平衡就是白色的平衡,字面上的意思。一般的相機里都有很多種白平衡選項,大家可以根據拍照的環境選擇適當的白平衡設置,當然也可以手動進行微調。
如果說大家拿不準主意,那么我們建議大家使用“自動白平衡”選項,這也是最保險的。如果說白平衡調節錯誤,那么畫面就會偏藍或者偏黃,整體色調會有問題。
感光度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ISO。現在的相機由于控噪都很出色,所以ISO的數值范圍都非常廣泛,一般都是從ISO 100到ISO 12800或者更高。
ISO的神奇之處就是它能夠讓我們在黑夜也拍攝出非常清晰明亮的照片,但是我們如果說在光線非常充足的地方使用很高的ISO,那么就會讓畫面中留下非常多的噪點,嚴重的影響畫質,最致命的是我們在相機的小屏幕上很難察覺到,回家以后就會后悔不已。
所以說,我們在出門旅行前就應該檢查ISO的數值是否正確,是不是之前調節了很高的數值然后忘記調回來了。當然最好的做法就是我們在拍照的時候隨時調整ISO的數值,這樣就不會造成這方面的困擾了。如果說大家自己對當時環境應該使用多少ISO合適并沒有太多的概念,那么可以使用自動ISO選型,這樣就不會造成太多的困擾了。不過記得在使用自動ISO選項的時候,要記得設置ISO上限和下限的數值。
別忘了對焦系統和測光
每張照片在拍攝之前都需要對焦,不管構圖是否優秀,對焦都是最起碼的事情。尤其是對于使用大光圈鏡頭的朋友來說,由于使用大光圈的時候前景和背景都會虛化掉,只有焦點所在的部分才會是實景,所以對焦就特別重要了。我們經常會發現讓攝影水平很低的人使用單反相機來拍攝合影的時候,經常背景銳利無比,但是背景前面的人已經虛化的看不清樣子了。
每個攝影者都有自己喜歡的對焦方式和對焦選擇,而且相機也提供了非常豐富的對焦點,我們在拍照的時候可以調節相應的對焦點來拍攝自己需要對焦的物體,這樣就讓對焦變得更加簡單快速。當然如果說我們要拍攝連貫運動的物體,那么追焦的部分我們可以使用自動對焦的模式。所以說我們在拍照之前,就應該先進行對焦點的調節。
對焦的問題應該注意之外,測光的部分也應該注意。測光可能是我們日常拍照比較少會用到的一個選項,尤其是對于一般的攝影人士來說,我們可能很多年都不會調節測光模式,但是測光模式對于不同環境拍照來說非常重要,也具有非常多的幫助性。
在復雜的光線環境中,點測光是在對焦點附近很小的區域進行測光,它的測光結果只對那一小部分范圍負責。其優點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小范圍物體的準確曝光,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相機曝光無法顧全大局,有時對焦點外會出現明顯的過曝或者欠曝現象。中央重點測光原理和點測光相同,只是它測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塊較大的范圍。它的優點是在自動拍攝時,更容易獲得較為真實的、更接近現實的測光,不會因為測光點對準了錯誤的地方而造成的曝光錯誤。主要適用于人像、特寫照片的拍攝。評價測光是將畫面分成幾個區域,每個區域單獨測光,然后相機處理器匯總各區域測出的數值并通過權重計算得出一個最終值,從而對整個畫面進行測光。這個測光模式的好處在于可以輕易獲得明暗均衡的畫面,不會出現局部的高光過曝或欠曝,整個畫面明暗均衡。其缺點是無法滿足多種情況,比如,陰影、逆光等等。一般集體照、風光照都采用這樣的測光方式。
你的鏡頭開防抖了嗎?
對于單反用戶來說,他們的鏡頭可以更換,也比較高級,鏡頭上通常也會配有很多種的撥桿,用戶可以調節這些撥桿實現一些功能的開啟和關閉,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撥桿就是控制防抖和手動/自動對焦的。一般擁有防抖功能的鏡頭大家都會選擇開啟防抖功能,并且將對焦的模式選擇在自動對焦的檔位上,這樣可以對拍攝有比較大的幫助,尤其是攝影水平比較普通的用戶。
手動對焦對于一般的攝影人士來說,是非常考驗眼力和經驗的,所以一般人都不會使用手動對焦。而現在的所有鏡頭廠商都貼心的為大家設計了自動/手動對焦撥桿,大家在拍照的時候可以直接將撥桿放置在自動對焦的部分,就是“A或者M/A”的字幕部分,這樣在對焦的時候就不用擔心虛焦的問題了。
由于鏡頭撥桿都設計在鏡頭的側面,所以大家在放置鏡頭在包中或者取出的時候,有時候會誤撥動到撥桿,所以每一次取出鏡頭之后,都應該檢查一下這些撥桿是不是在自己需要的功能上,這樣就可以避免拍照時候的各種狀況發生。
時間和作者信息設定
旅行結束,回家以后打開電腦,將照片導入電腦中,然后打開照片查看,經常會發現自己的照片的時間穿越了,或者是照片的作者居然不是我自己,而是同事或者朋友。這種事情雖然并不會影響照片的觀看,但是總會引起大家心中的不爽的感覺,畢竟作者如果寫上自己的名字,時間也是準確的,會讓大家更開心。
對于作者信息的調節,其實是比較復雜的事情,因為很多用戶拿到自己的單反之后,根本不知道相機會有這么一個選項,就是上面圖中的“藝術家”、“版權”兩個字樣,這部分的內容需要我們在菜單中找尋到相關的選項來拼寫出自己的名字,這樣拍照結束后的所有照片都會有自己的名字,版權也歸自己所有。
其實我們這些很容易被遺忘的細節,對于攝影時和攝影后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很多情況下都會讓拍照的人無法再繼續進行拍照活動,或者是對拍攝之后的畫質造成不可彌補的影響,所以說這些細節雖然很小,但是我們一定要在攝影前就考慮到,這樣我們拍攝的照片才能保證萬無一失。當然我們介紹的很多細節還不夠全面,很多時候大家使用的配件上也需要一些提前的準備和調節,所以在攝影之前,尤其是出門之前多檢查自己的設備,必要時攜帶備用的物品,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