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汽車制動效果的好壞汽車制動部件的密封性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文章研究了基于嵌入式系統平臺的汽車制動部件的氣壓密封性測試系統。該系統采用了高精度的氣壓傳感器和高可靠性的氣壓電磁閥為基本元件作為測試的回路,通過氣壓直壓測試的方法對汽車制動部件進行快速測試。該系統具有便攜、微型、成本低等優點。
關鍵詞:制動;密封性能;嵌入式系統;測試
1 前言
汽車制動系統是車輛安全性的最主要表現之一,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和汽車速度的不斷提高以及人們對安全性要求的不斷增強,對汽車制動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1]。如果汽車在制動過程中某些制動部件如制動主缸、制動分泵等密封不良,就會使汽車制動器總成出現滲漏現象,從而降低制動力,使制動效果降低。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交通事故[2],造成慘重的人身和財產損失。因此研究汽車制動部件的檢測儀就顯得非常有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目前檢測汽車產品的密封性能的設備大多采用單片機或是工控機等硬件設備。該儀器的缺點是成本高(一般需要上萬元)、攜帶不方便。因此研制具有小型化、攜帶方便、成本較低特點的基于嵌入式系統的檢測儀器是當前的研發重點。
2 嵌入式系統軟件設計
嵌入式系統[3-4]是指嵌入于各種設備及應用產品內部、用于執行獨立功能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在便攜式電子類產品中,觸摸屏的應用很廣泛,已經逐漸取代了傳統鍵盤成為嵌入式系統的輸入設備[5]。因為觸摸屏具有輕便、小巧、方便靈活等優點。基于ARM16/32位微處理器具有超低功耗,處理速度快,價格低廉等特點,其市場占有率目前已經達到80%,世界上絕大多數IC制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ARM結構芯片[6]。本系統基于ARM架構嵌入式芯片SamsungS3C44B0X的觸摸屏按照產品測試的要求進行了軟件界面的設計。設計界面如圖1、圖2所示。
圖1 設計初界面 圖2 參數設計界面
3 密封性檢測系統原理
該系統以嵌入式系統為測試控制平臺,測試回路采用高精度的氣壓傳感器和高可靠性的氣壓截止閥作為基本元件,通過氣壓直壓測試的方法對汽車水泵進行快速測試。如果在一定時間內測試回路中的氣壓保持不變,則這個水泵的密封性是合格的,如果氣壓下降,則這個水泵的密封性不合格,存在泄漏之處。
該儀器系統由工作臺、裝夾系統、嵌入式系統、數據采集處理模塊、測試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其中測試系統的氣動回路的原理圖如圖3所示。
圖3 氣動回路原理簡圖
在檢測過程中,操作人員根據嵌入式觸摸屏上的信息給出啟動信號后,控制模塊將根據內部設定的程序依次執行裝夾、充氣、平衡、檢測、排氣的過程,然后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斷。
(1)裝夾。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首先將汽車制動部件放置到夾具上,然后根據程序夾具會自動進行裝夾。如果裝夾牢固符合要求,顯示進行下步操作,如果裝夾不合格,防止發生意外,設備會處于停止工作狀態,直至裝夾符合要求為止。
(2)充氣。待測物為要檢測的汽車制動部件,標準物為與待測物容積相同的無縫鋼管。電磁閥SV1是常閉的,電磁閥SV2和SV3為常開的。按照觸摸屏上的提示進行系統調試,調整好測試行程后,通過壓縮機向標準容器及測試產品內充氣,設定一定壓力的空氣,當壓力達到設定值后電磁閥SV1打開,壓縮空氣進入系統,通過常開電磁閥SV2和SV3分別向標準物和待測物內充氣。
(3)平衡。根據設定的時間和壓力,待測物和標準物充氣完成后,差壓傳感器檢測待測物與標準物內壓力差,如果為零并且穩壓一定時間后保持恒定不變的時候,電磁閥SV2和SV3就會自動關閉,切斷氣源停止加壓,進入保壓過程,進而進行下一過程-檢測過程。
(4)檢測。通常在該過程中做出有無小泄漏的判斷,如果有大的泄漏,在上一步平衡過程中會發現,差壓傳感器會出現迅速的反應,所以大的泄漏較容易發現,該系統主要對細微的泄漏進行綜合檢測,確保產品的合格率以及汽車行駛安全性。該過程中實時檢測泄漏引起的差壓變化,并顯示泄漏氣壓、測試時間。在設定時間內,壓力下降量超過設定的上限時,自動報警,指出該產品為合格品,綠色等亮。如果合格就累積合格的數量,進行下一個產品的檢測,如果不合格就發出“滴滴”的報警聲,嵌入式觸摸屏上將有紅色燈閃爍進行提醒,同時系統停止繼續檢測。如圖4,圖5所示。
圖4 合格界面 圖5 不合格界面
(5)排氣。檢測結束后,將汽車制動部件和標準物內的空氣排放到大氣中。然后準備進行下一產品的密封性檢測。通常生產廠家只有提供這樣的檢測報告,才能保證產品的合格。
4 結束語
文章提出了一種采用嵌入式系統測試汽車部件密封性的測試系統。實驗表明,該系統可精確測試汽車部件的密封狀況,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檢測結果的主觀性,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此外采用嵌入式系統的低成本小型集散測控系統結構的思路,對今后系統設計的集成化、小型化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勞動力的缺乏,在線實時測試、檢測出不密封的部位,同時對合格品進行包裝這樣的流水線設備是今后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吳華程,張新政,袁從貴.ARM嵌入式系統的工控機架構及其在測控技術中的應用[J].廣東自動化與信息工程,2005(3),35-37.
[2]陳巨濤.ARM+DSP嵌入式仿真平臺的開發及其在實時仿真中的應用[D].上海海事大學,2004
[3]葉雷.基于嵌入式系統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05
[4]崔龍,周啟明,江文瑞.基于ARM的實時測控系統開發平臺[J].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2003(1),206-209.
[5]彭華成.基于ARM的多功能測控平臺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
[6]羅雪蓮,宋樹祥.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統觸摸屏設計[J].電氣時代,2004(12).72-74.
作者簡介:朱桂英,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汽車電子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