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思
(接上期)
第四十七勢云手
1?郾左右云手
右勾手變掌,向下、向左、向右上方順時針圓轉,掌心由向里轉向外,完成右云手時,右手轉至右肩側;當右手由下向上時圓轉時,左手則向下、向右逆時針圓轉(圖333~335)。左手繼續向右、向左上方圓轉,完成左云手時,左手轉至左肩側,同時收右腳至左腳內側,右手則由上向下圓轉至小腹前(圖336、337)。
【動作要領】
云手時,眼隨手轉,兩腳以腳跟為軸隨兩手左右云擺而碾轉;重心隨云手動作左右移動;右腳內收時立身中正,落腳后氣向下沉。
【易犯錯誤】
云手時兩手動作不協調,不能左右兼顧;重心不動,腳尖不擺;右腳內收時,重心上浮,上體左傾。
【糾正方法】
先單手練習一側云手動作,熟練后雙手配合練習;右手順時針圓轉,左手逆時針圓轉;右手在上時則左手在下,反之亦然。每完成一側云手動作后調整動作并稍作停頓以強化肌肉記憶;在做右腳內收動作時,以重心左移帶動右腳內收,右腳不可主動蹬地;右腳落步后,調整并保持立身中正、氣沉丹田姿勢。
2?郾活步云手
上勢不停,右手繼續向左、向右上方圓轉,同時右腳向右橫開一步,完成第二次右云手的同時,帶左腳內收(圖338、339)。第二次活步左云手,動作相同,左足橫開一步,并帶右腳內收(圖340、341)。
【動作要領】
上下肢動作協調一致;左右移動時輕盈靈活,落步定勢時中正沉穩。
【易犯錯誤】
上下肢動作僵硬不協調;左右移動時拖沓、松散,定勢不穩。
【糾正方法】
左右移動時,兩腳開步,跟步幅度不可過大,并以步帶腰,以腰帶臂;定勢時,立身中正,氣往下沉。
第四十八勢跌岔
1?郾開臂握拳
接上勢,兩掌先合向胸前,右腳向右側撤步,而后兩手向上、向左右兩側圓轉開臂(圖342);身體下蹲,兩手從兩側下采,重心在右側(圖343);兩手握拳,重心左移起身,收右腳(圖344)。
【動作要領】
右腳開步時,重心平穩右移;身體下蹲時,立身中正,松腰斂臀,沉肩、沉胯;右腳內收時,重心平穩左移。
【易犯錯誤】
右腳開步、收腳時,重心不穩,左右搖晃;起身時,不沉穩。
【糾正方法】
右腳開步、收腳時,立身中正,意想氣注左腿。
2?郾跳步跌岔
雙拳上提交叉,右拳在下,同時提右腳(圖345);右拳上領,左腳向前跳起換右腳落地(圖346);右腿屈膝下勢,左腳以腳跟和小腿肚鋪地,左拳以拳背下砸,右拳向右側外撐,目視左拳(圖347)。
【動作要領】
提右腳時,意守丹田,全身合住勁;跳換步時,重心靈活轉換;屈膝下勢時,氣注右腿,隨重心下沉,左腳勾腳貼地前蹬,左拳隨左腳前沖。
【易犯錯誤】
右腳落步時,左、右腿重心轉換不靈活,表現為右腳落地后,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跳換步時,重心由左腿充分過渡到右腿;右腳落步后,左腿提膝,先收住勁,再伸腿跌岔。
第四十九勢金雞獨立
1?郾沖拳進身
接上勢,隨左拳向前、向上沖拳,重心前移,屈左腿起身,右拳內旋至拳心向下(圖348);左拳繼續向前、向上沖,重心移至左腿,右腳跟步,腳尖點地,右拳順勢收至右胯后側,拳心朝前(圖349)。
【動作要領】
起身時,以左拳帶重心前移,重心前移帶右腳跟步,前后動作連貫順遂。
【易犯錯誤】
起身時,右腿蹬地起身,再前移重心;右腳跟步時,松散無力。
【糾正方法】
加強基本功練習:左右雀地龍轉換練習,即一側腿屈膝全蹲,另一側腿貼地抻直,勾腳尖;轉換時,重心壓低,變對側腿屈膝全蹲,原來屈蹲腿抻直,勾腳尖,配合上體順勢回轉。
2?郾提膝獨立
上勢不停,右拳由下至上弧形上沖,止于右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左,同時右腿勾腳提膝,左拳弧形下掄至左胯側(圖350)。
【動作要領】
右膝上提與右拳上沖相隨,右拳上沖、左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右拳、右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后背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3?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左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右后側即西南方向轉身,右腳向西南沉落,同時右拳背弧形下砸,左拳隨之,力貫右拳,目視右拳(圖351)。
【動作要領】
震腳時,意想氣注左腿;此勢既要全身合勁下砸,又要體現全身的松彈勁。
【易犯錯誤】
震腳時,落地不穩;右腳落步,右拳反砸時,上體右傾;動作僵硬無力。
【糾正方法】
震腳時,松踝、松膝、松胯,氣往下沉;右拳反砸時,立身中正,沉胯、沉肩、沉肘。
4?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右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2、353)。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以手帶膝圓轉,右膝畫立圓。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手、膝分離,右腿平移,而非立圓圓轉;左腿站立不穩。
【糾正方法】
右腳上步時,以手領膝畫立圓向前落步;意想氣注左腿,松右胯。
5?郾提膝獨立
兩掌逆時針向上、向左后再向前圓轉一周變拳,右拳圓轉至右眼前側,左拳圓轉至左胯側,左腳跟步,腳尖點地(圖354、355);而后左拳弧形上沖,至于左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右,同時左腿勾腳提膝,右拳弧形下掄至右胯側(圖356)。
【動作要領】
圓轉上步時,以腰帶臂;左膝上提與左拳上沖相隨,左拳上沖、右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左拳、左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上體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6?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右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左后側即西北方向轉身,左腳向西北沉落,同時左拳背弧形下砸,右拳隨之,力貫左拳,目視左拳(圖357)。
【動作要領】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7?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左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8、359)。
【動作要領】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第五十勢倒卷肱
1?郾上步下按
兩手轉左手在上抱球,向前、向下、向右后、向上圓轉,帶右膝、右腳上提向前上一步,身體下蹲,左手置于左胯外側,掌心向后,右手置于右腿前方,指尖向斜下方(圖360~362)。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氣注左腿,右胯放松,右膝隨右手立圓圓轉。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上體傾斜,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左膝微屈,氣往下沉,右胯上提,立身中正。
2?郾右倒卷肱
上勢氣下沉之后,隨氣上升,左手前伸,右手后擺(圖363);而后兩臂向后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右手由下帶右腳后撩,擦地有聲,右腳向右后側撤一步,左手也隨之向左后撩,完成圓轉第二圈后,定勢時左掌在上,掌心向前,右手在下,兩掌有對撐之勢(圖364~367)。
【動作要領】
掄臂畫圈時,以腰帶臂,兩臂對拉;撤步時,氣注支撐腿,撤步腿提胯;兩側動作,均由手臂后撩帶動擦腳撤步。
【易犯錯誤】
上肢動作僵硬且與下肢不協調;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兩臂對拉,向前掄臂,肩部放松,速度要慢,體會以腰帶臂;立身中正,氣注重心腿。
3?郾左倒卷肱
左手向下、向左后,右手向上、向前隨之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左手帶左腳向后撤一步,右手隨之向后、向上、向前圓轉一圈,定勢時右掌在上,掌心向前,左手在下,兩掌有前后撐開之意(圖368~372)。
【動作要領】
同右倒卷肱。
【易犯錯誤】
同右倒卷肱。
【糾正方法】
同右倒卷肱。
(未完待續)
(接上期)
第四十七勢云手
1?郾左右云手
右勾手變掌,向下、向左、向右上方順時針圓轉,掌心由向里轉向外,完成右云手時,右手轉至右肩側;當右手由下向上時圓轉時,左手則向下、向右逆時針圓轉(圖333~335)。左手繼續向右、向左上方圓轉,完成左云手時,左手轉至左肩側,同時收右腳至左腳內側,右手則由上向下圓轉至小腹前(圖336、337)。
【動作要領】
云手時,眼隨手轉,兩腳以腳跟為軸隨兩手左右云擺而碾轉;重心隨云手動作左右移動;右腳內收時立身中正,落腳后氣向下沉。
【易犯錯誤】
云手時兩手動作不協調,不能左右兼顧;重心不動,腳尖不擺;右腳內收時,重心上浮,上體左傾。
【糾正方法】
先單手練習一側云手動作,熟練后雙手配合練習;右手順時針圓轉,左手逆時針圓轉;右手在上時則左手在下,反之亦然。每完成一側云手動作后調整動作并稍作停頓以強化肌肉記憶;在做右腳內收動作時,以重心左移帶動右腳內收,右腳不可主動蹬地;右腳落步后,調整并保持立身中正、氣沉丹田姿勢。
2?郾活步云手
上勢不停,右手繼續向左、向右上方圓轉,同時右腳向右橫開一步,完成第二次右云手的同時,帶左腳內收(圖338、339)。第二次活步左云手,動作相同,左足橫開一步,并帶右腳內收(圖340、341)。
【動作要領】
上下肢動作協調一致;左右移動時輕盈靈活,落步定勢時中正沉穩。
【易犯錯誤】
上下肢動作僵硬不協調;左右移動時拖沓、松散,定勢不穩。
【糾正方法】
左右移動時,兩腳開步,跟步幅度不可過大,并以步帶腰,以腰帶臂;定勢時,立身中正,氣往下沉。
第四十八勢跌岔
1?郾開臂握拳
接上勢,兩掌先合向胸前,右腳向右側撤步,而后兩手向上、向左右兩側圓轉開臂(圖342);身體下蹲,兩手從兩側下采,重心在右側(圖343);兩手握拳,重心左移起身,收右腳(圖344)。
【動作要領】
右腳開步時,重心平穩右移;身體下蹲時,立身中正,松腰斂臀,沉肩、沉胯;右腳內收時,重心平穩左移。
【易犯錯誤】
右腳開步、收腳時,重心不穩,左右搖晃;起身時,不沉穩。
【糾正方法】
右腳開步、收腳時,立身中正,意想氣注左腿。
2?郾跳步跌岔
雙拳上提交叉,右拳在下,同時提右腳(圖345);右拳上領,左腳向前跳起換右腳落地(圖346);右腿屈膝下勢,左腳以腳跟和小腿肚鋪地,左拳以拳背下砸,右拳向右側外撐,目視左拳(圖347)。
【動作要領】
提右腳時,意守丹田,全身合住勁;跳換步時,重心靈活轉換;屈膝下勢時,氣注右腿,隨重心下沉,左腳勾腳貼地前蹬,左拳隨左腳前沖。
【易犯錯誤】
右腳落步時,左、右腿重心轉換不靈活,表現為右腳落地后,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跳換步時,重心由左腿充分過渡到右腿;右腳落步后,左腿提膝,先收住勁,再伸腿跌岔。
第四十九勢金雞獨立
1?郾沖拳進身
接上勢,隨左拳向前、向上沖拳,重心前移,屈左腿起身,右拳內旋至拳心向下(圖348);左拳繼續向前、向上沖,重心移至左腿,右腳跟步,腳尖點地,右拳順勢收至右胯后側,拳心朝前(圖349)。
【動作要領】
起身時,以左拳帶重心前移,重心前移帶右腳跟步,前后動作連貫順遂。
【易犯錯誤】
起身時,右腿蹬地起身,再前移重心;右腳跟步時,松散無力。
【糾正方法】
加強基本功練習:左右雀地龍轉換練習,即一側腿屈膝全蹲,另一側腿貼地抻直,勾腳尖;轉換時,重心壓低,變對側腿屈膝全蹲,原來屈蹲腿抻直,勾腳尖,配合上體順勢回轉。
2?郾提膝獨立
上勢不停,右拳由下至上弧形上沖,止于右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左,同時右腿勾腳提膝,左拳弧形下掄至左胯側(圖350)。
【動作要領】
右膝上提與右拳上沖相隨,右拳上沖、左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右拳、右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后背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3?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左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右后側即西南方向轉身,右腳向西南沉落,同時右拳背弧形下砸,左拳隨之,力貫右拳,目視右拳(圖351)。
【動作要領】
震腳時,意想氣注左腿;此勢既要全身合勁下砸,又要體現全身的松彈勁。
【易犯錯誤】
震腳時,落地不穩;右腳落步,右拳反砸時,上體右傾;動作僵硬無力。
【糾正方法】
震腳時,松踝、松膝、松胯,氣往下沉;右拳反砸時,立身中正,沉胯、沉肩、沉肘。
4?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右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2、353)。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以手帶膝圓轉,右膝畫立圓。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手、膝分離,右腿平移,而非立圓圓轉;左腿站立不穩。
【糾正方法】
右腳上步時,以手領膝畫立圓向前落步;意想氣注左腿,松右胯。
5?郾提膝獨立
兩掌逆時針向上、向左后再向前圓轉一周變拳,右拳圓轉至右眼前側,左拳圓轉至左胯側,左腳跟步,腳尖點地(圖354、355);而后左拳弧形上沖,至于左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右,同時左腿勾腳提膝,右拳弧形下掄至右胯側(圖356)。
【動作要領】
圓轉上步時,以腰帶臂;左膝上提與左拳上沖相隨,左拳上沖、右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左拳、左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上體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6?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右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左后側即西北方向轉身,左腳向西北沉落,同時左拳背弧形下砸,右拳隨之,力貫左拳,目視左拳(圖357)。
【動作要領】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7?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左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8、359)。
【動作要領】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第五十勢倒卷肱
1?郾上步下按
兩手轉左手在上抱球,向前、向下、向右后、向上圓轉,帶右膝、右腳上提向前上一步,身體下蹲,左手置于左胯外側,掌心向后,右手置于右腿前方,指尖向斜下方(圖360~362)。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氣注左腿,右胯放松,右膝隨右手立圓圓轉。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上體傾斜,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左膝微屈,氣往下沉,右胯上提,立身中正。
2?郾右倒卷肱
上勢氣下沉之后,隨氣上升,左手前伸,右手后擺(圖363);而后兩臂向后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右手由下帶右腳后撩,擦地有聲,右腳向右后側撤一步,左手也隨之向左后撩,完成圓轉第二圈后,定勢時左掌在上,掌心向前,右手在下,兩掌有對撐之勢(圖364~367)。
【動作要領】
掄臂畫圈時,以腰帶臂,兩臂對拉;撤步時,氣注支撐腿,撤步腿提胯;兩側動作,均由手臂后撩帶動擦腳撤步。
【易犯錯誤】
上肢動作僵硬且與下肢不協調;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兩臂對拉,向前掄臂,肩部放松,速度要慢,體會以腰帶臂;立身中正,氣注重心腿。
3?郾左倒卷肱
左手向下、向左后,右手向上、向前隨之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左手帶左腳向后撤一步,右手隨之向后、向上、向前圓轉一圈,定勢時右掌在上,掌心向前,左手在下,兩掌有前后撐開之意(圖368~372)。
【動作要領】
同右倒卷肱。
【易犯錯誤】
同右倒卷肱。
【糾正方法】
同右倒卷肱。
(未完待續)
(接上期)
第四十七勢云手
1?郾左右云手
右勾手變掌,向下、向左、向右上方順時針圓轉,掌心由向里轉向外,完成右云手時,右手轉至右肩側;當右手由下向上時圓轉時,左手則向下、向右逆時針圓轉(圖333~335)。左手繼續向右、向左上方圓轉,完成左云手時,左手轉至左肩側,同時收右腳至左腳內側,右手則由上向下圓轉至小腹前(圖336、337)。
【動作要領】
云手時,眼隨手轉,兩腳以腳跟為軸隨兩手左右云擺而碾轉;重心隨云手動作左右移動;右腳內收時立身中正,落腳后氣向下沉。
【易犯錯誤】
云手時兩手動作不協調,不能左右兼顧;重心不動,腳尖不擺;右腳內收時,重心上浮,上體左傾。
【糾正方法】
先單手練習一側云手動作,熟練后雙手配合練習;右手順時針圓轉,左手逆時針圓轉;右手在上時則左手在下,反之亦然。每完成一側云手動作后調整動作并稍作停頓以強化肌肉記憶;在做右腳內收動作時,以重心左移帶動右腳內收,右腳不可主動蹬地;右腳落步后,調整并保持立身中正、氣沉丹田姿勢。
2?郾活步云手
上勢不停,右手繼續向左、向右上方圓轉,同時右腳向右橫開一步,完成第二次右云手的同時,帶左腳內收(圖338、339)。第二次活步左云手,動作相同,左足橫開一步,并帶右腳內收(圖340、341)。
【動作要領】
上下肢動作協調一致;左右移動時輕盈靈活,落步定勢時中正沉穩。
【易犯錯誤】
上下肢動作僵硬不協調;左右移動時拖沓、松散,定勢不穩。
【糾正方法】
左右移動時,兩腳開步,跟步幅度不可過大,并以步帶腰,以腰帶臂;定勢時,立身中正,氣往下沉。
第四十八勢跌岔
1?郾開臂握拳
接上勢,兩掌先合向胸前,右腳向右側撤步,而后兩手向上、向左右兩側圓轉開臂(圖342);身體下蹲,兩手從兩側下采,重心在右側(圖343);兩手握拳,重心左移起身,收右腳(圖344)。
【動作要領】
右腳開步時,重心平穩右移;身體下蹲時,立身中正,松腰斂臀,沉肩、沉胯;右腳內收時,重心平穩左移。
【易犯錯誤】
右腳開步、收腳時,重心不穩,左右搖晃;起身時,不沉穩。
【糾正方法】
右腳開步、收腳時,立身中正,意想氣注左腿。
2?郾跳步跌岔
雙拳上提交叉,右拳在下,同時提右腳(圖345);右拳上領,左腳向前跳起換右腳落地(圖346);右腿屈膝下勢,左腳以腳跟和小腿肚鋪地,左拳以拳背下砸,右拳向右側外撐,目視左拳(圖347)。
【動作要領】
提右腳時,意守丹田,全身合住勁;跳換步時,重心靈活轉換;屈膝下勢時,氣注右腿,隨重心下沉,左腳勾腳貼地前蹬,左拳隨左腳前沖。
【易犯錯誤】
右腳落步時,左、右腿重心轉換不靈活,表現為右腳落地后,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跳換步時,重心由左腿充分過渡到右腿;右腳落步后,左腿提膝,先收住勁,再伸腿跌岔。
第四十九勢金雞獨立
1?郾沖拳進身
接上勢,隨左拳向前、向上沖拳,重心前移,屈左腿起身,右拳內旋至拳心向下(圖348);左拳繼續向前、向上沖,重心移至左腿,右腳跟步,腳尖點地,右拳順勢收至右胯后側,拳心朝前(圖349)。
【動作要領】
起身時,以左拳帶重心前移,重心前移帶右腳跟步,前后動作連貫順遂。
【易犯錯誤】
起身時,右腿蹬地起身,再前移重心;右腳跟步時,松散無力。
【糾正方法】
加強基本功練習:左右雀地龍轉換練習,即一側腿屈膝全蹲,另一側腿貼地抻直,勾腳尖;轉換時,重心壓低,變對側腿屈膝全蹲,原來屈蹲腿抻直,勾腳尖,配合上體順勢回轉。
2?郾提膝獨立
上勢不停,右拳由下至上弧形上沖,止于右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左,同時右腿勾腳提膝,左拳弧形下掄至左胯側(圖350)。
【動作要領】
右膝上提與右拳上沖相隨,右拳上沖、左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右拳、右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后背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3?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左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右后側即西南方向轉身,右腳向西南沉落,同時右拳背弧形下砸,左拳隨之,力貫右拳,目視右拳(圖351)。
【動作要領】
震腳時,意想氣注左腿;此勢既要全身合勁下砸,又要體現全身的松彈勁。
【易犯錯誤】
震腳時,落地不穩;右腳落步,右拳反砸時,上體右傾;動作僵硬無力。
【糾正方法】
震腳時,松踝、松膝、松胯,氣往下沉;右拳反砸時,立身中正,沉胯、沉肩、沉肘。
4?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右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2、353)。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以手帶膝圓轉,右膝畫立圓。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手、膝分離,右腿平移,而非立圓圓轉;左腿站立不穩。
【糾正方法】
右腳上步時,以手領膝畫立圓向前落步;意想氣注左腿,松右胯。
5?郾提膝獨立
兩掌逆時針向上、向左后再向前圓轉一周變拳,右拳圓轉至右眼前側,左拳圓轉至左胯側,左腳跟步,腳尖點地(圖354、355);而后左拳弧形上沖,至于左太陽穴上方,拳心向右,同時左腿勾腳提膝,右拳弧形下掄至右胯側(圖356)。
【動作要領】
圓轉上步時,以腰帶臂;左膝上提與左拳上沖相隨,左拳上沖、右拳下掄時,上體兩側形成對拉。
【易犯錯誤】
左拳、左膝動作不相隨,左右拳未形成對撐之勁,重心上浮。
【糾正方法】
沖拳時,意想肘膝相連,以肘帶膝;左右手下掄、上沖時,松腰沉胯,上體左右兩側上下挫動,以身催肩,以肩帶臂,以臂促拳。
6?郾側轉砸拳
身形不變略下沉,而后右腳微跳起震腳,借反彈之勢向左后側即西北方向轉身,左腳向西北沉落,同時左拳背弧形下砸,右拳隨之,力貫左拳,目視左拳(圖357)。
【動作要領】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三動,方向相反。
7?郾圓轉進步
借上勢下沉反彈之勢,兩拳變掌順時針向上圓轉,同時轉身向東帶左腳向前落步,兩掌按至小腹前(圖358、359)。
【動作要領】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易犯錯誤】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糾正方法】
同第四動,方向相反。
第五十勢倒卷肱
1?郾上步下按
兩手轉左手在上抱球,向前、向下、向右后、向上圓轉,帶右膝、右腳上提向前上一步,身體下蹲,左手置于左胯外側,掌心向后,右手置于右腿前方,指尖向斜下方(圖360~362)。
【動作要領】
右腳上步時,氣注左腿,右胯放松,右膝隨右手立圓圓轉。
【易犯錯誤】
右腳上步時,上體傾斜,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左膝微屈,氣往下沉,右胯上提,立身中正。
2?郾右倒卷肱
上勢氣下沉之后,隨氣上升,左手前伸,右手后擺(圖363);而后兩臂向后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右手由下帶右腳后撩,擦地有聲,右腳向右后側撤一步,左手也隨之向左后撩,完成圓轉第二圈后,定勢時左掌在上,掌心向前,右手在下,兩掌有對撐之勢(圖364~367)。
【動作要領】
掄臂畫圈時,以腰帶臂,兩臂對拉;撤步時,氣注支撐腿,撤步腿提胯;兩側動作,均由手臂后撩帶動擦腳撤步。
【易犯錯誤】
上肢動作僵硬且與下肢不協調;重心不穩。
【糾正方法】
兩臂對拉,向前掄臂,肩部放松,速度要慢,體會以腰帶臂;立身中正,氣注重心腿。
3?郾左倒卷肱
左手向下、向左后,右手向上、向前隨之掄兩個立圓,第二圈時,左手帶左腳向后撤一步,右手隨之向后、向上、向前圓轉一圈,定勢時右掌在上,掌心向前,左手在下,兩掌有前后撐開之意(圖368~372)。
【動作要領】
同右倒卷肱。
【易犯錯誤】
同右倒卷肱。
【糾正方法】
同右倒卷肱。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