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敏+++閆志中


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發展,物流服務外包的需求增加,物流專業分工進一步細化,由于供應商的選擇對企業乃至整個服務供應鏈的績效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企業在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時變得越來越慎重。供應商的評價選擇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內容,更是供應鏈運行的基礎。市場競爭日趨全球化、激烈化,企業為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實現高質量、低成本、快速反應、柔性生產,對供應商進行評價選擇變得尤為重要,從而科學地、正確地評估供應商成為關鍵。
一、文獻綜述
Dickson(1996)首先整理了質量、交貨、歷史績效等23項評價供應商的準則,并對其重要性進行排序。Weber(1991)通過對從1967年到1990年出現的74篇研究文獻的統計,發現價格、準時送貨和質量這三個準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Johnson(1995)利用企業優異評價方法,研究發現影響供應商選擇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成本、質量、時間、服務是企業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諶述勇、陳榮秋通過對20家汽車零部件及神龍汽車有限公司供應商進行專門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制造商與供應商關系現狀,提出評價供應商的因素包括交貨期、質量、批量柔性等。
馬士華等把供應商評價指標體系分為生產能力與業務結構、企業業績、質量系統、企業環境四大部分。
馬雪芬等從企業的發展潛力、物流技術、物流設備以及服務質量四個方面對第三方物流進行綜合評價,并詳細闡述了如何選擇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詳細步驟。
Seyed-Mahmoud Aghazadeh(2003)提出了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的5個步驟,即決策的做出、目標及標準的制定、細選過程、最優選擇和合作的進行。Thomas A Foster(2003)在美國西北大學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總結得出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的10個步驟,即定義戰略、建立集中化控制、核實運作經驗、衡量技術、確保兼容性、考察硬性能力、設置信任極限、確保文化兼容、支持尋求連續改進、客觀看待低成本。
國內外對物流服務供應商篩選的研究比較多,采取的方法主要有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數理統計方法等,但大致可以分為非精確的主觀經驗法和精確的客觀定量分析兩種。這些方法均有自己的特點,相同之處是均能比較客觀地對待選對象進行真實的評判,每種方法都存在一定的自身缺陷。
針對AHP方法的特性和優缺點,同時結合其他定量方法的優點,利用網絡分析法(ANP)來進行物流服務供應商的選擇,進而彌補AHP方法的缺陷,為物流服務需求方或物流服務集成供應商選擇物流服務供應商提供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
二、基于ANP的物流服務供應商選擇
1.ANP模型。1980年,Thomas L.Satty建立了AHP,鑒于層次間存在依賴及反饋的關系,1996年又提出了ANP的分析方法。ANP是基于推理、知識及專家經驗的比較容易理解的多屬性決策分析法,同時可以處理指標之間的依賴關系。ANP與AHP相比,處理決策問題更加貼切實際,更具靈活性,更加合理,結果更加可信。
ANP將系統劃分為控制層和網絡層兩大部分。控制層包括決策目標和決策準則;網絡層由所有受控制層支配的元素組成。ANP是一種非線性結構,能夠更好地處理定性與定量指標之間的非顯性關系,能夠將隱性的和顯性的屬性之間的關系考慮在內;ANP可以作為戰略決策分析工具。ANP模型的應用步驟包括分析問題、構造ANP的典型結構、構造ANP的超矩陣計算權重以及計算最終排序結果。
2.構造ANP模型。為了保密,以集成物流服務商W為代表進行研究。W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流通貿易企業提供集成化的大宗商品物流業務。由于業務的需要,W公司需要選擇一個倉儲型物流服務供應商,從而使整個物流作業成本及時間到達貿易商的物流合同要求。
圍繞物流服務供應商協同供應鏈上企業之間的發展問題,結合物流服務過程對貨物所有權控制、規避風險的考慮,設置了準則層的3個一級指標,遴選了13個具有代表性的評價指標,構建了基于ANP的大宗商品集成物流服務商評價物流服務供應商的指標體系,見表1。
根據實際需求,選擇了三家不同的倉儲企業:A企業是一家具備非常豐富的市場運作能力且人才濟濟、資金雄厚的大型國有企業;B企業是一家新興的股份制企業,依托現代化的配送系統和信息網絡,憑借著優質的服務和靈活的經營方式,同時配備加工中心,發展勢頭迅猛;C企業是一家具有成本低、服務好、機制靈活、網點發達等特點的物流服務民營企業。
結合以上的評價指標體系,運用SD軟件和ANP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①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在ANP結構中被比較元素之間可能是相互依存的,兩兩之間凡是存在反饋關系和相互依存關系的都需進行比較,確定其重要性程度。SD軟件給出了問卷式、繪圖式、矩陣式、口頭式等方式來確定判斷值的輸入數據。在確定兩元素重要性程度時,通常采取專家打分法,由專家對評價指標進行打分,最終取其加權平均值作為最終取值。
②確定未加權超矩陣M。超矩陣W是通過比較兩兩元素而導出的,矩陣中的每一列均以某元素為準則的排序中;它每一列,均通過兩兩比較得到的排序向量。
③計算加權超矩陣W,列歸一化。加權超矩陣反映了次因子的反饋作用與主因子對次因子的控制作用。為便于計算,需將超矩陣的每列歸一化一,然后用加權矩陣實現。
④計算極限超矩陣。極限超矩陣是通過加權超矩陣自乘的方法進行到每行數字一樣的時得到的,每一次的自乘都需要對列進行歸一化,從而停止加權超矩陣的乘積過程。
⑤合成排序結果。合成排序結果如表2所示。表中Ideals列通過以Normals列中的最大值劃分每一個實體而得到的;而Normals列以優先級的形式顯示了評價結果;Raw列可以直接從極限超矩陣中的數據中得出。從表3中的數據得知:供應商B為最佳對象,其次是供應商C,最后是供應商A。
⑥結果分析。通過上述合成排序結果可以直觀地看出,得分最低的是A,最高的是B,中間的是C。顯而易見,最適合合作的供應商是B,最不應考慮的是供應商A,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可將供應商C作為備選。首選的倉儲型物流服務商是B,這主要依賴于B擁有龐大的信息網絡,數據更新及時,運輸方案的調整靈活;其次,具備發達的配送系統,將觸角延伸到每一個角落,充分滿足各個小型市場的需求。基于ANP的評價法,利用專家打分法進行兩兩比較將相關指標信息融合到超級矩陣中,最終以綜合權重的形式表現出來,將繁瑣的決策問題簡單化,為企業管理層提供詳細、全面的決策信息等。
本文結合集成物流服務商W的現實情況,將層級之間存在的關系及指標間的依賴性考慮在內,利用ANP的方法對系統內部有關反饋和依賴關系的問題進行算例分析,從而能較為準確地處理相對繁瑣的現實情況,而且可以使決策者更好地分析不同指標對最終決策結果的作用,這對如何選擇最優的物流服務供應商意義重大。
管理者淵博的知識及豐富的經驗是ANP模型計算的堅實基礎,因而在實踐中要多聆聽相關專家的意見;企業為了保證信息的可靠和準確,應當更好地完善ANP方法的應用。同時,為了解決ANP中存在的許多疑惑,仍需要進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