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子
今年5月8日,沈陽有5000多人擠在市會計人員服務中心門前,報考會計從業資格。場面混亂,不得不勞煩警察出面維持秩序。
據中心領導稱,每個季度,這項考試都有四五千人報名。既然掌握這一情況,為何不讓考生在網上報名?他們說做不到;那就增加報名點,他們還是說做不到。他們能做的,只是在混亂出現后宣布24小時辦公……
說他們無視工作復雜性、事前敷衍、事后缺乏有效處置預案,不算扣帽子吧?尤其所謂24小時辦公,簡直就是告訴考生:下半夜來吧。你連軸轉理所應當,自己弄的窟窿就得自己補。但讓很多考生也跟著披星戴月,究竟算怎么回事?此前,你們已經侵害了一次考生利益,不賠償就算了,可接下來又暗示考生半夜摸黑過來,這算不算對考生利益的二次侵犯?
還好,當天沒出亂子。但這一小小的群體事件,是不是頗具標本意義?過去的不說了,僅看現實,本來是為公眾服務的,卻因自身多年怠于民眾的習性和現今的無能甚至弱智,讓本來接受服務的公眾分擔了苦果。這種事還少嗎?讓公眾享受改革紅利剛有起色,讓公眾分擔公共部門因失職或瀆職造成的損失,倒是一次跟著一次,這是哪門子的利為民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