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紹林
(國網西藏昌都供電有限公司,西藏昌都 850000)
淺談配電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措施
陳紹林
(國網西藏昌都供電有限公司,西藏昌都 850000)
伴隨著不斷提升的智能化電力系統,城市在配電網方面也在逐漸的提升科技發展水平。對于電力應用方面,人們在用電供應量以及用電質量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我國在建設城市配電網的過程中有著大規模資金的投入,想要讓城市配電網中所存在的問題相應的解決,需要有效的提升電力系統的工作能力,才可以確保電力系統的安全性。
配電網 規劃問題 措施探討
國家已把電力工業當作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城市電網是一項基礎性必備性的裝置,并可以作為衡量社會是否進入現代化水平當中的重要標準,我國經濟發展進而使人民享受到了更加豐富的物質生活,因而生活質量也要進一步提升。對電力適應標準是整個過程的穩定安全,不但要滿足生活的使用標準,并且有環保意識。另外,電網和另外的基礎建設有一些矛盾,這也使得電網發展受到一定限制,發展情況要有建設的重點以及全面的協調兩方面。最終達到發展和穩定的雙重因素的組。
(1)配電網超能水平早期在普及配電網的設施上,存在偏低的超能化程度,可是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產生了較多的超能化控制系統,讓人們不斷的提高了自動化電網的需求,可是現階段想要在偏低的城市配電網自動化水平的狀態下,改革后用電技術,依然需要對通訊網絡有所改善。
(2)配電網在供電方面存在偏低的可靠性,會導致較少的分布電源的集中點較長的電源線路的存在,在分配的過程當中,產生超低的敏感度,電路分配很難合理達成。而且,在中壓配電系統當中,仍然存在著單輻射以及單電源的形式,同時存在著較大的路段負載量,無法達成環網的具體需求,導致連接架空電路一側電源的接線困擾。
(3)配電網中出現無功問題現階段,盡管我國的社會經濟在不斷發展,管理方法和資金的問題還在較多的地區存在著,著這里只是單純的分析配電網中的變壓器以及線路的問題,只是對基本的電器元件進行改進和換新,對于電力系統的整體問題,缺少較多的分析,電力系統在建設的過程中還是會產生不同的問題,在配電系統中涉及到的變壓器功率方面,與我國的標準不能夠相輔相成。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的過程中,較多城市都在早期的白熾燈、電風扇等轉變成為了變頻空調,節能電器同時也會加以利用。
(4)電源點的分布。在配電網規劃中,有以下幾個問題需要注意:1)方便與電源或其他變電站的相互聯系,符合整體布局和城網發展的要求。2)在選擇變電站的方位時,應該靠近負荷中心,經過相關規劃部門的同意之后,在環境不被破壞的前提下,進行變電站的位置設置。3)在選變電站時,要對周邊小區環境及電源情況進行整體了解,方便日后的維護和管理。4)在節約土地資源時要進行變電站的體積設計,在決定具體數值時,要考慮到變電站對接線數量的容納和設備規格。5)城市發展方向對于配電網的影響。在電力系統中,配電網是成分是極其重要的,在配電網的過程建設中產生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城市的用電的需求。為此,在配電網的規劃問題中應有效解決,才能夠讓電能和人們的用電需求相符。在實際的建設當中,不能根據之前的城市規劃條件開展必要的建設,促進城市在進展的過程中,其地理位置方面不能夠明確的進行定位,在不明確的狀態下,就直接影響到配電網對于局部的安排,導致在規劃城市電網的過程中產生了偏多的不便利的情況。
(1)利用信息開展關于環保以及技術科學性知識的宣傳,宣傳建設電力設備的重要性。以此加強城市居民對電力設施科學合理的認識,從而避免城市居民產生安全顧慮以及抵觸情緒就得針對建設電力設施。
(2)對于用戶在用電是否可靠方面有著一定的決定性作用,其重要的要素就是配電網結構分布。利用環網結構將配電網的結構分布問題解決,這樣的結構有著既實用又簡單的特點,會讓用電系統完善的體現出極高的可靠性。
(3)解決分布配電網網點的過程中,需要遵循相應的規定。要將主要供電地區周邊的線路和環境,利用路徑的方式開展細致的了解和考察。在規劃和設計電網的過程中,電網的前期配置情況需要投入較多的精力來調查,進行這樣的方式才可以在實施城市配電網的階段,防止相應問題的產生。
(4)開展研究和實施。能夠認識到配電網自動化建設的意義,結合本地區現狀和特點開展自動化的開發和應用工作,加快配電網自動化的建設。超能配電網是重要的組成部份,超能配電網的建設應該以實現配電網互動、自愈、優化基本特征功能為目的,在配電網的網架基礎建設、網絡自動化建設、分布電源接入優化與發展、智能運行管理等領域進行深奧的研究。
(5)注重工程和經濟的結合。在規劃中,需要考慮的是技術性能和總體費用。為了對各種系統設計問題量化評估,需要開發適當的計算機軟件完成以下任務;確定技術上可行的解決方案;計算各種方案能否滿足相應的規程。
(6)建立起有效數據平臺。想要保證配電網規劃的質量,我們必須要建立起一個行之有效的數據平臺,對電網規劃的基礎數據進行嚴格整合,在現有城市配電GIS系統這一個基礎之上,那些新增的基礎數據平臺模塊中,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指標、設備現狀、電網現狀以及電量負荷數據等歷史數據資源進行整合。
(7)合理分配負荷。從開展我國城市配電網空間的負荷預測,我們不僅僅要對負荷飽和值進行預測,更加要對負荷增長空間以及時間進行預測,也就是空間負荷分布在我們將負荷空間分布確定了這一個基礎之上,進行配電變壓器的布局,進而將變電站進行很好的規劃,從下到上逐級的進行城市電網規劃工作。
(8)進行不同配電網架目標結構的制定。針對我國城市經濟發展具有不穩定性的這一觀點,應該根據我國城市不同區域中的用電負荷類型不同以及供電可靠性需求不同這一現狀,制定出不同配電網架目標的結構,從而我國的配電網建設能在滿足城市用戶用電具有可靠性的需求時,盡可能的將電網建設資金以及真貴土地資源做到很好的節約。
(9)樹立起城市電力企業社會形象。加強電力企業宣傳的力度,通過我國的信息化來實施電力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同時實行相關環保、技術等科學知識的大力宣傳,增強對于我國城市居民對于我國城市電力設施科學認識,以便能夠將城市居民對于我國城市電力設施建設的安全顧慮以及抵觸情緒很好的消除,營造出整個社會對電力建設關注的氛圍,最終推動了我國城市電網規劃有效的落實。
這幾年電力事業在國內有了一定水平的提升,而人們對于供電是水平的要求也更加高標準,所以,在進行配電系統的操控時更期望自動化的發展和成熟,對其關注的更多。通過多年來的發展,電力通信已經初具規模,形成了含有光纖的通信體系。生產管理系統、計算機MIS業務都在電力系統當中開通了,都能夠滿足基本的生產和管理需求,但是配電系統的自動化工程依然是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
在規劃城市配電網的優質度上,對于城市的發展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同時,還是國家在建設配電網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環節。配電網的規劃要與當地經濟發展協調一致,并且適度超前,應具有可靠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正確處理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關系,同時還要考慮社會、經濟、環境的綜合效益。
[1]施彬.淺論城市配電網規劃與建設[J].科技與企業,2011,(13).
[2]于強,宋衛海.城市配電網規劃與設計的探討[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11(7):125-127.
[3]吳寶良,李闖,龔主.淺談城市配電網規劃現狀及問題[J].通訊世界,2013,10(2):157-160.
[4]盧敏艷.城市配電網規劃常見問題及措施探討過[J].無線互聯科技,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