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海玉
【摘 要】 根據古浪縣農業節水灌溉現狀,分析了古浪縣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必要性,提出了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的必然性,對古浪縣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促進農業增產、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古浪縣 高效節水 農業
1 水是什么
人類很早就知道水、利用水,水無色、無味、無嗅、透明,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液體。古代哲學家們認為,水是萬物之源,萬物皆復歸于水,所以一直把水、火、氣、土當作四個基本元素,由它們構成世界上一切物體。直到1784年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用實驗才證明水不是元素,是由兩種氣體化合而成的產物。
2 水資源情況
我國是一個干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占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于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497億立方米,大約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立方米的約1.2倍。
甘肅省多年平均年自產地表水資源量282億m3,不重復地下水資源量7.3億m3,自產水資源總量289.3億m3,人均水資源量1 077m3,僅為全國人均的1/2,耕地畝均水資源量378m3,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4。
古浪縣水資源總量為22421萬m3,其中:自產地表水資源量為11811萬m3,占水資源總量的52.7%;與地表水不重復的凈地下水量610萬m3(多年平均地下水資源量8537萬m3),占水資源總量的2.7%;調入黃河水10000萬m3,占水資源總量的44.6%。當地水資源人均占有量314m3,畝均占有量114m3;黃河水受益區人均占有量789m3,畝均占有量337m3。全縣地表水可利用總量19553萬m3(含黃河水10000萬m3),地下水可開采總量為6130萬m3(含重復水量)。
3 什么是高效節水灌溉
高效節水灌溉是對除土渠輸水和地表漫灌之外所有輸、灌水方式的統稱。根據灌溉技術發展的進程,輸水方式在土渠的基礎上大致經過防滲渠和管道輸水兩個階段,輸水過程的水利用系數從0.3逐步提高到0.95,灌水方式則在地表漫灌的基礎上發展為噴灌、微灌、直至地下滴灌,水的利用系數從0.3逐步提高到0.98。
目前我國水資源十分緊缺,而農業用水浪費極為嚴重傳統的大水漫灌方式使農業成了用水大戶,其用水量占全國總用水量的70%以上,而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僅為發達國家的一半左右,每立方米水的糧食生產能力只有0.85kg,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每立方米水的糧食生產能2kg以上的水平。改變人們千百年來傳統的灌溉習慣,用較少的水獲得較高的產出效益,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是一項重任,也是緩解我國水資源緊缺的途徑之一,更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4 各種高效節水灌溉技術
我國現行的節水灌溉方式主要有畦灌、溝灌、漫灌、噴灌、滴灌,微噴灌、滲灌,霧灌、膜上灌等。而古浪河水管處2014年在泗水鎮鐵門村和上四壩村實施的高效節水灌溉主要是管灌和滴灌,這主要是根據我縣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確定的。
4.1 管灌的優點
(1)節水。以管道代替土渠輸水,大大減少了沿途滲漏和蒸發損失,質量好的管道可以做到基本沒有輸水損失。
(2)省時、省工。用土渠輸水需要時間較長,沿途還要專人巡渠以防渠道跑水,利用管道輸水速度快,即省時間又省工。
(3)省地。修建渠道要占用耕地,管灌輸水是把管道埋入地下,省去了渠道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4)灌水及時,增產增收。土渠輸水慢、輪灌周期長,遇到干旱天氣,莊稼得不到及時灌溉,常造成減產。利用管道輸水澆水及時,同時又節水,可以擴大灌溉面積。
(5)省電。對機井提水灌區來說,節水意味著就是節能,根據測算,管道灌溉比土渠灌溉一般省電四分之一左右。
(6)便于管理和機耕。灌溉管道埋設在地下,不影響田間農業機械耕作和交通運輸,減少了渠道維修和清淤環節。
4.2 滴灌
滴灌則是近年來出現的最先進的灌溉技術。美國、澳大利亞1998年開始對果樹、草坪實施地下滴灌研究試驗,以色列2004年6月在新疆石河子開始棉田滴灌試驗。我國則自1996年起,分別在北京、天津、江蘇、新疆,對速生林、果樹、草坪、城市綠化植物實施滴灌,均獲成功。
滴灌的優點,滴灌的蒸發量極小,能完全不受風的影響,可實施立體精確定位水肥灌溉。水的利用率高達0.98,理論上水的損失微乎其微。設施損耗少,免受紫外線輻射的影響,不易老化。
古浪縣是一個水資源比較匱乏的縣,實施高效節水灌溉是緩解古浪結構性缺水的必然措施,我縣在通過2013年-2018年河西高效節水項目、以色列貸款項目以及重點縣節水項目的實施來改變縣區域內水資源的短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