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濱
摘 要: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各類信息傳播媒體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現代傳媒業格局不斷的改革創新,廣電傳媒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各類矛盾問題日益突出,例如體制局限、聽眾和觀眾流失以及經營轉型、廣告分流和人才的流失等。此外很多境外媒體也開始向我國傳媒市場進軍,同時新聞的時效以及視聽媒體和人才管理等方面的挑戰也逐日加劇,廣電傳媒業亟需轉化理念深化改革,在推進轉型的同時完善服務,建立起優質的綜合性人才隊伍,從而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滿足公眾的信息多樣化需求,在現代市場競爭中做大做強。
關鍵詞:廣電傳媒;發展;問題;對策
當前的時代,新媒體形式的出現不斷的影響著我國的經濟文化轉型,同時也對社會的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針對我國廣電傳媒行業,并以此推動該行業的發展和變革。由于新型挑戰不斷的涌現,因而更多的問題以及情況不斷的涌出,這也是我國廣電行業的新機遇。因此廣電傳媒行業必須認清現實,迎接挑戰,以當代社會背景以及科技條件為前提,掌握主動,不斷的發展,如何應對目前行業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廣電傳媒行業的重要課題。
1 現實問題
1.1 體制限制
社會主義的發展不但在改變經濟體制,同樣文化體制也隨之發生變化,我國的廣電機構采用的是事業企業聯合的模式,因而在現代的社會發展進程中其矛盾不短的突出。首先,廣電機構都是由政府興辦,屬于事業單位,其責任便是提供廣播電視服務,可以為公眾提供重要的職責;其次,政府在后期的資金投入開始減少,由于投入不足因而廣播電視機構無法有效利用資源,發揮自身優勢,往往都會通過經營創收進行資金的補貼,因而在傳媒業中一直處于重要的經營主體地位。
1.2 廣告出現分流
廣電機構是由政府主辦,但是后期大多數的經濟來源不再是財政撥款而是廣告,這是當代新媒體經營的特點之一。而一些新興的媒體模式也隨著科技的進步而出現,并且受到了廣告市場的追捧,廣電媒體的廣告資源因此被分流,這是對原有廣電媒體的新挑戰。
1.3 經營轉型方面的問題
由于新媒體模式的出現,沖擊了原有的廣電媒體業的經營模式,其為了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廣電傳媒業需要對自身的經營模式予以變革,在充分考慮自身發展規律以及特點的同時,創造新型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將我國廣電傳媒業發展帶上一條新型道路。
1.4 人才缺失
由于媒體行業的競爭激烈,各類媒體機構爭相競爭人才,廣電傳媒業的人才吸納也受到了影響,我國的廣電機構開始面臨人才不足的問題,且矛盾日益突出。
2 行業挑戰
2.1 境外市場沖擊
由于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媒體行業也受到了一定的沖擊。新媒體的出現改變了世界文化傳播模式,也改變了人們的經濟觀念以及消費生活理念。新媒體已經成為了當代發展的主流,通過新媒體形式進行文化以及信息的傳播具有更大的優勢,能夠以更加新穎獨特、快捷方便的形式向大眾傳播優質的節目,不但能夠獲取經濟利益,同時還可以搶占受眾市場,這種國際新媒體形式的入駐,威脅著我國的媒體行業安全,也是對我國文化安全的挑戰,廣電傳媒行業必須予以重視,并采取相應的對策。
2.2 新聞的實效性較強
由于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當前人類信息傳遞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隨著信息終端技術的發展,網絡覆蓋面也逐步的擴大,不再受到時間、空間以及條件的限制,因而在信息的傳播上具有更大的優勢,只要擁有一個網絡終端,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電腦,每個人都能夠通過網絡成為信息發布者,尤其是發生一些突發時間后,人們可以通過互聯網中的不同平臺,以視頻、音頻以及圖片和文字等多種媒體形式進行信息的展現,對事件進行現場播報。但是這時候也許記者和新聞媒體還在向事發地趕。從對新聞時間的發布時間上看,互聯網能夠做到及時有效的對時間予以報道,實現了新聞的實效性。不同于傳統的新聞實效性,互聯網對新聞實效性進行了更新和變革,因而廣播媒體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2.3 播出傳輸的挑戰
我國廣播電視機構在節目播出傳輸上正面臨著三個新挑戰:一是新媒體突破了廣播電視媒體的傳統業務范疇和節目播出理念,廣播電視媒體正面臨著新媒體帶來的跨媒體、跨終端的節目分發和傳播的挑戰;二是新媒體的開放性、融合性智能終端滿足了不同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對傳統有線廣播電視機頂盒提出了挑戰;三是新媒體在傳輸上已實現全覆蓋,而傳統廣播電視傳輸網艱難漫長的整合工作才剛剛開始,對廣電傳媒業提出了新挑戰。
2.4 管理人才的挑戰
管理人才始終是制約我國廣播電視機構發展的瓶頸。在全媒體時代,誰擁有一流的人才隊伍,誰就掌握發展的主動權;誰擁有一流的管理人才,誰就占領廣電傳媒業發展的主導權。在廣電傳媒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形勢下,各級廣播電視機構積極應對廣電傳媒業發展格局的新變化,大力發展新媒體、新業務和新產業,如何加快建設一支懂業務、懂技術、懂管理、懂經營的全媒體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對我國廣播電視機構提出了新挑戰。
3 我國廣電傳媒業深化改革發展的對策
3.1 加快轉變發展理念
思想是行動上的先導,我國廣播電視機構必須充分認識經濟社會轉型帶來的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加快推進廣播電視業改革發展;必須充分認識隨著公眾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在對精神文化產品數量需求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對精神文化產品的質量、品種、樣式不斷提出新要求,堅持內容為王、技術為王、服務為王、用戶為王、渠道為王,加快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的內容、形式、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更好地滿足視聽文化需求。
3.2 加快深化體制改革
堅定不移地深化管理體制改革,革除阻礙我國廣電傳媒業發展的體制障礙,加快廣電傳媒業“兼并重組”。“兼并重組”的前提條件是按照事業和產業的功能定位,把廣電傳媒業的事業與企業、制作和播出分離開來,明確事業與企業的身份性質、發展定位、職能任務。
3.3 加快傳統媒體轉型
加快構建現代傳播體系,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輻射力和影響力,是國有廣電傳媒業的重要任務,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全媒體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傳統廣播電視媒體向全媒體轉型。
3.4 加快完善服務產品
我國廣播電視機構要密切跟蹤傳媒技術的新發展和公眾視聽需求的新變化,加快新媒體、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的研究、應用和發展,積極拓展廣播電視服務領域和功能。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數字化改造,增加廣播電視節目頻率頻道資源,提高清晰的圖像質量和優美的音質,為受眾提供更好的視聽文化享受;加快豐富廣播電視服務內容,不斷提升我國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3.5 加緊人才儲備
全媒體戰略需要以強大的人才庫作為基礎,全媒體人需要集多種媒體技術于一身,例如主持人、播音員以及編輯和記者,可以一人身兼數種技能,另外在文字圖片以及媒體資料編輯上也需要具備相當的能力;通過建立新型拔尖人才隊伍,創造人才成長環境,滿足媒體的創新以及業態的革新,因而對于人才要求不但需要具有當前媒體發展以及業態革新所需要的原創能力,同時還應具備對新成果靈活運用的能力,需要可以開拓行業新局面的領軍人才,為我國傳媒行業開創國際化環境走向世界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梓坤.網絡自制劇成功案例分析-以優酷網《泡芙小姐》為例[J].神州,2012(24).
[2]王釗.使用網絡信息資源所引發的思考[A].圖書館與人文精神-陜西省社會科學信息學會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6.
[3]胡圣波.實施下一代廣播電視網面臨的挑戰和對策[A].第一屆貴州博士論壇論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