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彬 許傳玲 常明
摘要:針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齡組結構失調等特點進行了規劃,規劃后紅松、云杉、楊樹明顯增加,幼齡林的面積比原來減少10%,中齡林稍有增加,森林蓄積齡組結構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28∶12∶27∶33,堅持合理的撫育規劃,林口林業局將逐漸恢復以紅松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關鍵詞:景觀規劃;森林資源;優勢樹種;樹種組成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07002
1引言
針對目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的多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經營粗放;森林的齡組結構失調,持續采伐難度大;森林質量低下等特點,首要的問題是做好規劃,取得最佳方案,全面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用以指導調整工作。為達到上述目的,在森林經營中,要通過造林、補植、撫育、采伐、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其逐漸恢復形成以針葉樹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2自然概況
林口林業局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9°41′0″~130°34′20″,北緯 4°03′29″~4°8′30″,地處長白山系完達山脈。該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較平緩,平均坡度在12°~18°之間。暗棕壤是該局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帶性森林土壤,全區內均有分布,面積為217328hm2,占總面積的796%。其表層養分含量高,通透性好,是該局培育用材林的基地。
3規劃前后森林資源狀況的對比分析
31優勢樹種的動態變化
在整個林業局內規劃前的優勢樹種主要是落葉松、柞樹、紅松、闊葉混交林,規劃后落葉松、紅松、云杉占大部分。規劃前后各林分優勢樹種的面積及動態變化見表1。endprint
摘要:針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齡組結構失調等特點進行了規劃,規劃后紅松、云杉、楊樹明顯增加,幼齡林的面積比原來減少10%,中齡林稍有增加,森林蓄積齡組結構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28∶12∶27∶33,堅持合理的撫育規劃,林口林業局將逐漸恢復以紅松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關鍵詞:景觀規劃;森林資源;優勢樹種;樹種組成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07002
1引言
針對目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的多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經營粗放;森林的齡組結構失調,持續采伐難度大;森林質量低下等特點,首要的問題是做好規劃,取得最佳方案,全面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用以指導調整工作。為達到上述目的,在森林經營中,要通過造林、補植、撫育、采伐、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其逐漸恢復形成以針葉樹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2自然概況
林口林業局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9°41′0″~130°34′20″,北緯 4°03′29″~4°8′30″,地處長白山系完達山脈。該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較平緩,平均坡度在12°~18°之間。暗棕壤是該局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帶性森林土壤,全區內均有分布,面積為217328hm2,占總面積的796%。其表層養分含量高,通透性好,是該局培育用材林的基地。
3規劃前后森林資源狀況的對比分析
31優勢樹種的動態變化
在整個林業局內規劃前的優勢樹種主要是落葉松、柞樹、紅松、闊葉混交林,規劃后落葉松、紅松、云杉占大部分。規劃前后各林分優勢樹種的面積及動態變化見表1。endprint
摘要:針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齡組結構失調等特點進行了規劃,規劃后紅松、云杉、楊樹明顯增加,幼齡林的面積比原來減少10%,中齡林稍有增加,森林蓄積齡組結構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過熟林=28∶12∶27∶33,堅持合理的撫育規劃,林口林業局將逐漸恢復以紅松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關鍵詞:景觀規劃;森林資源;優勢樹種;樹種組成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07002
1引言
針對目前林口林業局林種結構不合理,森林的多種功能未能充分發揮;森林經營區劃結構不合理,經營粗放;森林的齡組結構失調,持續采伐難度大;森林質量低下等特點,首要的問題是做好規劃,取得最佳方案,全面編制森林經營方案,用以指導調整工作。為達到上述目的,在森林經營中,要通過造林、補植、撫育、采伐、封山育林等措施,使其逐漸恢復形成以針葉樹為主的針闊復層異齡混交林。
2自然概況
林口林業局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29°41′0″~130°34′20″,北緯 4°03′29″~4°8′30″,地處長白山系完達山脈。該區以低山、丘陵為主,地勢較平緩,平均坡度在12°~18°之間。暗棕壤是該局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帶性森林土壤,全區內均有分布,面積為217328hm2,占總面積的796%。其表層養分含量高,通透性好,是該局培育用材林的基地。
3規劃前后森林資源狀況的對比分析
31優勢樹種的動態變化
在整個林業局內規劃前的優勢樹種主要是落葉松、柞樹、紅松、闊葉混交林,規劃后落葉松、紅松、云杉占大部分。規劃前后各林分優勢樹種的面積及動態變化見表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