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團斌
摘要:指出了按照吉林省林地清收工作要求及柳河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柳河縣建立三大體系確保了停耕造林地塊落實到位;創新三大機制,引導農民主動停耕造林,取得了明顯成效。闡述了停耕造林工作三大體系和三大機制,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措施。
關鍵詞:停耕;造林;體系;機制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09802
[FL(2K2]
1引言
柳河縣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幅員面積3348k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96萬hm2,活立木總蓄積1370萬m3,森林覆蓋率662%。截至2014年月底,全縣累計完成停耕還林10019畝,其中:新停耕還林1819畝,占計劃100畝的102%,補植補造48344畝;完成退耕配套8000畝,占計劃的100%;完成跡地更新3910畝,占計劃的100%;2014年全縣累計投入山上造林資金960萬元。
2建立三大體系,確保停耕造林地塊落實到位
21建立高位推進體系
全省林地清收會議后,柳河縣委、縣政府立即著手研究林地清收還林工作具體實施辦法,在認真調查摸底基礎上制定了《柳河縣開展打擊破壞林業生態建設專項整治行動方案》,成立了由縣委書記和縣長任總指揮的專項整治行動指揮部,設立了宣傳報道、清收還林、嚴打整治、信訪接待、考核監督個工作組,把林地清收還林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領導、落實到人頭,做到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層層落實責任。2014年2月17日全縣經濟工作會議上,縣委書記對林地清收還林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會后,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包片縣級主要領導及包保副縣級領導迅速組織召開包片鄉鎮會議進行再部署、再落實,強勢推動了造林綠化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建立多級包保體系
建立了一定3年的林業生態建設包保責任制,縣委書記、縣長負全責,落實了“六級包保體系。一是縣級主要領導包片:把全縣1個鄉鎮劃分為三片,由縣人大、縣政府和縣政協主要領導分片包保,靠前指揮,督促工作進度,檢查措施落實,協調解決問題。二是相關副縣級領導包鄉鎮:確定24名副縣級領導包鄉鎮,協調各包保部門,深入一線指導工作,為解決鄉鎮停耕還林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提供有力領導保障。三是縣直部門包村:88個縣直部門包保全縣219個行政村,從人、財、物三方面給予鄉鎮停耕還林工作大力支持,并積極參與鄉鎮植樹造林活動,形成全社會關注林業,全民參與造林綠化的良好局面。四是鎮村干部包戶:各鄉鎮所有機關干部包屯、包重點戶。對被侵占林地還林難度較大的重點村,由鄉鎮一把手親自包保。五是鄉鎮林業站包技術:各鄉鎮林業站負責造林地塊規劃設計、檢查驗收苗木和栽植質量,并把握造林工作進展情況。六是林業部門技術員駐鄉鎮包保:林業部門抽調局領導及機關科室人員駐鄉鎮包保,督促、指導鄉鎮林地清收還林,一包三年不變。在造林期間,吃住在鄉鎮,工作在村屯,指導在地塊,對包保人員實行“責任倒查追究制度,誰包保、誰負責。
23建立督查追責體系
2010年由縣委組織部、縣紀委制定出臺了《林業生態建設問責辦法》,對林地清收還林工作不力領導問責,百姓違法問罪,2013年先后對2名鄉鎮林業站站長、2名村書記給予了免職處理。2014年,由縣委組織部、縣紀委牽頭制定了《林業生態建設督查考核問責實施細則》和《林地清收暨打擊破壞林業生態建設責任制和考核辦法》,把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主要領導同包鄉鎮的副縣級領導、包鄉鎮的包保部門主要領導、鄉鎮(村、林場)主要領導及林業部門主要領導全部納入督查考核范圍之內,一同考核、一同問責,一級追一級,實行責任倒查追究。3月中旬,由縣委組織部牽頭,縣委、縣政府兩辦督查室、林業局相關人員配合,對全縣林地清收和還林開展情況進行督查,下發了兩次督查通報。各鄉鎮也都制定了林業生態建設工作責任追究制度,為停耕還林工作的實施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3創新三大機制,引導農民主動停耕造林
31創新政策保障機制
經濟收入是決定農戶停耕與否的最重要因素。為引導農民主動停耕還林,確?!巴5孟?、穩得住、能致富、不反彈,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鼓勵扶持發展林地經濟產業的意見》、《柳河縣山地綠化苗圃管理辦法》等文件,積極爭取國家工程項目,在政策上對停耕還林給予鼓勵和支持。各鄉鎮、林業部門制定產業規劃,積極引導農民發展經濟林、發展山地綠化苗圃,極大調動了農民停耕還林積極性。目前全縣以經濟林形式還林8694畝,占2014年還林任務的18%;以山地苗圃形式還林317畝,占還林任務的104%;爭取進入國家工程項目20000畝,占還林任務的392%。
32創新多元化還林機制
認真貫徹落實“誰造誰有、合造共有,允許繼承、轉讓、租賃的政策,積極鼓勵社會團體跨行業承包造林。對抵觸情緒大、等待觀望、不愿意還林的,采取村集體統一收回林地,對外重新發包或轉包進行還林。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有實力、有意愿的公司企業、專業合作社或造林大戶,由其組織專業隊實施造林綠化,鄉鎮、林業部門積極幫助簽訂造林合同,辦理林權證照,統造統管,形成多條腿走路、多元化投入,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格局,匯源龍韻酒莊等一批知名企業紛紛投資參與還林,帶動全縣清收還林工作的順利實施。目前,全縣共有9 個鄉鎮、12 個村屯實施了對外統一發包還林,面積7600畝,占還林任務的148% %,栽植紅松等優質用材林3000畝,葡萄、大榛子等經濟林2100畝,云杉等綠化苗木200畝,有力帶動了全縣停耕還林工作的開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