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玲
摘要:指出了旱冬瓜種子纖細,破土力弱,忌日光暴曬,怕干旱,易遭病害,詳細探討了旱冬瓜的苗圃地選擇、播種、水肥管理、適時揭草、病蟲害、袋裝苗的管理等技術。
關鍵詞:臨安鎮;旱冬瓜;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2002
[FL(2K2]
1臨安鎮基本情況
臨安鎮氣候類型和立地條件較適宜于旱冬瓜種植,旱冬瓜,別名蒙自榿木、榿木樹、西南榿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旱冬瓜的栽培越來越深受建水縣廣大林農的喜愛。因此,掌握旱冬瓜營養袋育苗技術,為臨安鎮發展旱冬瓜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繁育技術
21采種
旱冬瓜年生左右開始結實,10年進入盛期,一般無大小年之分。2~3月開花,月果穗形成,12月上、中旬種子成熟。果熟后很快開裂,種子隨風飛散,因此,當果穗由綠色變暗褐色時,要及時摘下,曝曬1~2d脫粒,再放通風干燥地方陰干,種子脫出后,將種子裝入袋中,置通風干燥處干藏,或密封儲藏。種子純度為7%~90%,千粒重為024~029g,優良度0%~7%,場圃發芽率30%~40%。每公斤純凈種子約100~140萬粒。
22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濕潤、肥沃、疏松且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或輕黏土作圃地。
23母苗床整地及土壤處理
231整地
在冬季12月上旬進行第一次翻耕整地,整地過程中把雜草清理干凈,打敵克松農藥,邊清除草根、石塊、雜物。讓翻耕后的地塊充分暴露在陽光下暴曬。暴曬10d后進行第二次整地,整地做到精耕細作,土壤疏松、細碎,刮平床面。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00cm,床高1~2cm的墑,步道寬30cm,長根據地塊而定。這種床的優點是: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層厚度,通透性較好,土溫較高,便于應用側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結,步道可以用于灌溉和排水。
232土壤消毒
苗床整好后把石灰粉(10%)、多菌靈(%)、篩細的火土(6%)和腐熟的農家肥(20%)的混合物均勻撒在苗床上進行土壤消毒,厚度為1cm,然后用鐵鏟把苗床平整并鎮壓。
24播種
241種子催芽及消毒處理
播種前,必須對旱冬瓜種子進行浸種和消毒處理,以提高出苗率和加快出苗速度,減少病蟲害。一般用1%~2%的石灰水浸泡種子24~26h,或用3%~%石灰浸種20min,然后取出在清水中泡種1~2d,即可播種。
242播種
播種以春播為好。選擇在1月下旬,這時氣溫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加,適宜旱冬瓜播種發芽。采用撒播方式,每畝用種量1kg,可得苗木10萬株左右。由于種子細小質輕,播種前把河沙和種子按∶1的比例攪拌均勻,播種前先把苗床灌水,等水完全下滲后,再將種子均勻撒到床面上,再用篩細土覆蓋種子,厚度以還可略見少許種子為宜,切不可厚蓋,以免影響種子發芽出土。然后在苗床上蓋上一層1~2cm厚的松毛,防止澆水對床面的沖刷危害。為提高育苗質量,縮短發芽出土時間,可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苗。具體做法是:用竹片作籠,蓋上塑料薄膜,用墑兩邊泥土將塑料薄膜壓緊壓平,然后在薄膜上覆蓋遮蔭網,遮蔭程度以1/3~1/2的光線進入苗床為宜。
2播種后的管理
21水肥管理
幼苗期進行2~3次施肥,一般采用尿素和普鈣加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苗床內,苗高小于cm時,肥料濃度01%,即尿素(1)∶普鈣(1)∶水(100),苗高~10cm時,肥料濃度增加到03%,當幼苗出齊后到幼苗長出第6片真葉這段時間,視天氣和土壤干濕情況,及時進行灌溉,每次要澆足澆透,但不能淹過床面,宜在早晚進行。這期間為了防止棚內溫度過高灼傷幼苗,要在中午12點至下午點把拱棚兩頭打開,使棚內溫度控制在2~38℃,以通風透氣。
22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待苗出齊后揭去塑料薄膜,只用遮蔭網覆蓋。由于育苗期間多雨,各種雜草生長較快,為保證壯苗,必須除草,要求第10天除草一次,保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每周要噴灑多菌靈一次,時間在下午點后,用量一噴霧水兌00kg。防蟲害,用巴丹粉、甲胺磷,均勻地噴灑在苗床上。
26營養土的配制與裝袋
261營養土的配制
旱冬瓜育苗采用營養袋培育,為了防止苗木移栽后,營養袋內長出過多的雜草,以苗木爭奪養分,所以營養土的配制采用生紅泥砂壤土,營養土必須在播種前就位,堆曬、打碎土壤、篩細,配制比例通常用生紅泥砂壤土60%、火土20%、菌根土1%、普鈣3%~%拌勻裝袋,這樣配制的營養土既保證苗木在營養袋里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又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達到真正的良種壯苗。
262作床
裝營養袋前,為了使苗床能充分保水保肥,旱冬瓜營養袋苗床用低床,即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2m,埂寬40cm,長根據地塊而定,以便排水和作業。endprint
摘要:指出了旱冬瓜種子纖細,破土力弱,忌日光暴曬,怕干旱,易遭病害,詳細探討了旱冬瓜的苗圃地選擇、播種、水肥管理、適時揭草、病蟲害、袋裝苗的管理等技術。
關鍵詞:臨安鎮;旱冬瓜;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2002
[FL(2K2]
1臨安鎮基本情況
臨安鎮氣候類型和立地條件較適宜于旱冬瓜種植,旱冬瓜,別名蒙自榿木、榿木樹、西南榿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旱冬瓜的栽培越來越深受建水縣廣大林農的喜愛。因此,掌握旱冬瓜營養袋育苗技術,為臨安鎮發展旱冬瓜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繁育技術
21采種
旱冬瓜年生左右開始結實,10年進入盛期,一般無大小年之分。2~3月開花,月果穗形成,12月上、中旬種子成熟。果熟后很快開裂,種子隨風飛散,因此,當果穗由綠色變暗褐色時,要及時摘下,曝曬1~2d脫粒,再放通風干燥地方陰干,種子脫出后,將種子裝入袋中,置通風干燥處干藏,或密封儲藏。種子純度為7%~90%,千粒重為024~029g,優良度0%~7%,場圃發芽率30%~40%。每公斤純凈種子約100~140萬粒。
22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濕潤、肥沃、疏松且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或輕黏土作圃地。
23母苗床整地及土壤處理
231整地
在冬季12月上旬進行第一次翻耕整地,整地過程中把雜草清理干凈,打敵克松農藥,邊清除草根、石塊、雜物。讓翻耕后的地塊充分暴露在陽光下暴曬。暴曬10d后進行第二次整地,整地做到精耕細作,土壤疏松、細碎,刮平床面。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00cm,床高1~2cm的墑,步道寬30cm,長根據地塊而定。這種床的優點是: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層厚度,通透性較好,土溫較高,便于應用側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結,步道可以用于灌溉和排水。
232土壤消毒
苗床整好后把石灰粉(10%)、多菌靈(%)、篩細的火土(6%)和腐熟的農家肥(20%)的混合物均勻撒在苗床上進行土壤消毒,厚度為1cm,然后用鐵鏟把苗床平整并鎮壓。
24播種
241種子催芽及消毒處理
播種前,必須對旱冬瓜種子進行浸種和消毒處理,以提高出苗率和加快出苗速度,減少病蟲害。一般用1%~2%的石灰水浸泡種子24~26h,或用3%~%石灰浸種20min,然后取出在清水中泡種1~2d,即可播種。
242播種
播種以春播為好。選擇在1月下旬,這時氣溫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加,適宜旱冬瓜播種發芽。采用撒播方式,每畝用種量1kg,可得苗木10萬株左右。由于種子細小質輕,播種前把河沙和種子按∶1的比例攪拌均勻,播種前先把苗床灌水,等水完全下滲后,再將種子均勻撒到床面上,再用篩細土覆蓋種子,厚度以還可略見少許種子為宜,切不可厚蓋,以免影響種子發芽出土。然后在苗床上蓋上一層1~2cm厚的松毛,防止澆水對床面的沖刷危害。為提高育苗質量,縮短發芽出土時間,可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苗。具體做法是:用竹片作籠,蓋上塑料薄膜,用墑兩邊泥土將塑料薄膜壓緊壓平,然后在薄膜上覆蓋遮蔭網,遮蔭程度以1/3~1/2的光線進入苗床為宜。
2播種后的管理
21水肥管理
幼苗期進行2~3次施肥,一般采用尿素和普鈣加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苗床內,苗高小于cm時,肥料濃度01%,即尿素(1)∶普鈣(1)∶水(100),苗高~10cm時,肥料濃度增加到03%,當幼苗出齊后到幼苗長出第6片真葉這段時間,視天氣和土壤干濕情況,及時進行灌溉,每次要澆足澆透,但不能淹過床面,宜在早晚進行。這期間為了防止棚內溫度過高灼傷幼苗,要在中午12點至下午點把拱棚兩頭打開,使棚內溫度控制在2~38℃,以通風透氣。
22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待苗出齊后揭去塑料薄膜,只用遮蔭網覆蓋。由于育苗期間多雨,各種雜草生長較快,為保證壯苗,必須除草,要求第10天除草一次,保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每周要噴灑多菌靈一次,時間在下午點后,用量一噴霧水兌00kg。防蟲害,用巴丹粉、甲胺磷,均勻地噴灑在苗床上。
26營養土的配制與裝袋
261營養土的配制
旱冬瓜育苗采用營養袋培育,為了防止苗木移栽后,營養袋內長出過多的雜草,以苗木爭奪養分,所以營養土的配制采用生紅泥砂壤土,營養土必須在播種前就位,堆曬、打碎土壤、篩細,配制比例通常用生紅泥砂壤土60%、火土20%、菌根土1%、普鈣3%~%拌勻裝袋,這樣配制的營養土既保證苗木在營養袋里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又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達到真正的良種壯苗。
262作床
裝營養袋前,為了使苗床能充分保水保肥,旱冬瓜營養袋苗床用低床,即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2m,埂寬40cm,長根據地塊而定,以便排水和作業。endprint
摘要:指出了旱冬瓜種子纖細,破土力弱,忌日光暴曬,怕干旱,易遭病害,詳細探討了旱冬瓜的苗圃地選擇、播種、水肥管理、適時揭草、病蟲害、袋裝苗的管理等技術。
關鍵詞:臨安鎮;旱冬瓜;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S3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12002
[FL(2K2]
1臨安鎮基本情況
臨安鎮氣候類型和立地條件較適宜于旱冬瓜種植,旱冬瓜,別名蒙自榿木、榿木樹、西南榿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需要,旱冬瓜的栽培越來越深受建水縣廣大林農的喜愛。因此,掌握旱冬瓜營養袋育苗技術,為臨安鎮發展旱冬瓜產業具有重要意義。
2繁育技術
21采種
旱冬瓜年生左右開始結實,10年進入盛期,一般無大小年之分。2~3月開花,月果穗形成,12月上、中旬種子成熟。果熟后很快開裂,種子隨風飛散,因此,當果穗由綠色變暗褐色時,要及時摘下,曝曬1~2d脫粒,再放通風干燥地方陰干,種子脫出后,將種子裝入袋中,置通風干燥處干藏,或密封儲藏。種子純度為7%~90%,千粒重為024~029g,優良度0%~7%,場圃發芽率30%~40%。每公斤純凈種子約100~140萬粒。
22苗圃地選擇
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濕潤、肥沃、疏松且排灌方便的沙質壤土或輕黏土作圃地。
23母苗床整地及土壤處理
231整地
在冬季12月上旬進行第一次翻耕整地,整地過程中把雜草清理干凈,打敵克松農藥,邊清除草根、石塊、雜物。讓翻耕后的地塊充分暴露在陽光下暴曬。暴曬10d后進行第二次整地,整地做到精耕細作,土壤疏松、細碎,刮平床面。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00cm,床高1~2cm的墑,步道寬30cm,長根據地塊而定。這種床的優點是:排水良好,增加肥土層厚度,通透性較好,土溫較高,便于應用側方灌溉,床面不易板結,步道可以用于灌溉和排水。
232土壤消毒
苗床整好后把石灰粉(10%)、多菌靈(%)、篩細的火土(6%)和腐熟的農家肥(20%)的混合物均勻撒在苗床上進行土壤消毒,厚度為1cm,然后用鐵鏟把苗床平整并鎮壓。
24播種
241種子催芽及消毒處理
播種前,必須對旱冬瓜種子進行浸種和消毒處理,以提高出苗率和加快出苗速度,減少病蟲害。一般用1%~2%的石灰水浸泡種子24~26h,或用3%~%石灰浸種20min,然后取出在清水中泡種1~2d,即可播種。
242播種
播種以春播為好。選擇在1月下旬,這時氣溫回升,降雨量逐漸增加,適宜旱冬瓜播種發芽。采用撒播方式,每畝用種量1kg,可得苗木10萬株左右。由于種子細小質輕,播種前把河沙和種子按∶1的比例攪拌均勻,播種前先把苗床灌水,等水完全下滲后,再將種子均勻撒到床面上,再用篩細土覆蓋種子,厚度以還可略見少許種子為宜,切不可厚蓋,以免影響種子發芽出土。然后在苗床上蓋上一層1~2cm厚的松毛,防止澆水對床面的沖刷危害。為提高育苗質量,縮短發芽出土時間,可采用塑料薄膜覆蓋育苗。具體做法是:用竹片作籠,蓋上塑料薄膜,用墑兩邊泥土將塑料薄膜壓緊壓平,然后在薄膜上覆蓋遮蔭網,遮蔭程度以1/3~1/2的光線進入苗床為宜。
2播種后的管理
21水肥管理
幼苗期進行2~3次施肥,一般采用尿素和普鈣加水溶解后均勻噴灑在苗床內,苗高小于cm時,肥料濃度01%,即尿素(1)∶普鈣(1)∶水(100),苗高~10cm時,肥料濃度增加到03%,當幼苗出齊后到幼苗長出第6片真葉這段時間,視天氣和土壤干濕情況,及時進行灌溉,每次要澆足澆透,但不能淹過床面,宜在早晚進行。這期間為了防止棚內溫度過高灼傷幼苗,要在中午12點至下午點把拱棚兩頭打開,使棚內溫度控制在2~38℃,以通風透氣。
22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待苗出齊后揭去塑料薄膜,只用遮蔭網覆蓋。由于育苗期間多雨,各種雜草生長較快,為保證壯苗,必須除草,要求第10天除草一次,保證“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每周要噴灑多菌靈一次,時間在下午點后,用量一噴霧水兌00kg。防蟲害,用巴丹粉、甲胺磷,均勻地噴灑在苗床上。
26營養土的配制與裝袋
261營養土的配制
旱冬瓜育苗采用營養袋培育,為了防止苗木移栽后,營養袋內長出過多的雜草,以苗木爭奪養分,所以營養土的配制采用生紅泥砂壤土,營養土必須在播種前就位,堆曬、打碎土壤、篩細,配制比例通常用生紅泥砂壤土60%、火土20%、菌根土1%、普鈣3%~%拌勻裝袋,這樣配制的營養土既保證苗木在營養袋里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又能防止病蟲害的發生,達到真正的良種壯苗。
262作床
裝營養袋前,為了使苗床能充分保水保肥,旱冬瓜營養袋苗床用低床,即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將苗床整理成寬度為12m,埂寬40cm,長根據地塊而定,以便排水和作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