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亞 何鴻毅
]摘要:指出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尤其是肉、乳品、蛋和水產品等動物性食品的安全引起了社會普遍關注。概述了獸藥的概念及分類、獸藥殘留的危害、獸藥殘留現狀及原因和我國獸藥管理方面的法規標準等。
關鍵詞:獸藥;殘留;管理;防治
中圖分類號:S8979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802602
[FL(2K2]
1獸藥概念及分類
廣義上獸藥(Veterinary Drugs)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含藥物飼料添加劑),主要包括血清制品、疫苗、診斷制品、微生態制品、中藥材、中成藥、化學藥品、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及外用殺蟲劑和消毒劑等。狹義上獸藥指用于家畜、家禽、寵物、野生動物、水產動物和蠶、蜂等的各種藥物,常用藥物主要有抗菌藥、抗寄生蟲藥、激素及其他促生長添加劑等。
獸藥大致可歸納為4類:①一般疾病防治藥;②傳染病防治藥;③體內和體外寄生蟲病防治藥;④促生長藥。其中除防治傳染病的生化免疫制品(菌苗、疫苗、血清、抗毒素和類毒素等),以及畜禽特殊寄生蟲病藥和促生長藥等專用獸藥外,其余均與人用相同,只是劑量、劑型和規格有所區別。獸藥中,常用的有安乃近、阿莫西林、氟苯尼考、頭孢噻呋、土霉素、金霉素、桿菌肽、鹽霉素、莫能霉素和粘菌素等20多種。60%的抗生素用于化學治療,不僅有預防傳染病的作用,并可促進畜禽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獸藥制劑常用注射劑,即針劑,但規格比人用大數倍。口服獸藥常以粉末或微囊劑型,作為飼料添加劑,拌入飼料中,供畜禽自由采食。
2獸藥殘留的危害
隨著集約化畜牧業的發展,動物疾病越來越復雜,獸藥和飼料添加劑的使用量也日漸增加。獸藥進入動物體后,可以被動物體主動或被動吸收,從而分布到全身。但大部分藥物不能被機體完全吸收,有高達8%以上的藥物以原形或代謝物的形式經由畜禽糞尿排出體外\[1\],進入生態環境,給土壤、地表水等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影響,并通過食物鏈對生態環境產生毒害作用,影響其中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正常生命活動,最終影響人類的健康,其不良后果不容忽視。
國外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開始注意到抗生素在動物體內的殘留問題。近年來國內外在獸藥對各種生態環境中生物的影響方面已開始廣泛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果,特別是在藥物飼料添加劑所產生的細菌耐藥性及其機理,以及殘留在動物食品中的抗菌藥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方面。進入環境后,獸藥可在水、光及微生物的作用下發生一系列降解反應,有些降解過程會降低獸藥的藥性和毒性,但有些獸藥的代謝物有著藥物本身的毒性甚至毒性增強,且有可能在環境中轉化回獸藥原形\[2\]。環境中殘留的難降解獸藥可以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富集,從而對人類造成一定危害。許多國家規定新獸藥的開發和使用必須通過權威部門的生態風險評價。
3我國獸藥殘留現狀及原因
2001年3~9月,廣東河源某飼料公司因購買“瘦肉精生產豬用混合飼料,導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2006年,上海連續發生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波及全市9個區、300多人。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對30件鮮活多寶魚的抽檢結果,30件樣品中全部檢出硝基呋喃類代謝物,部分樣品還檢出環丙沙星、氯霉素和紅霉素等多種禁用魚藥殘留,部分樣品土霉素超過國家標準限量要求。2007年,從昆山陽澄湖水產公司出口至臺灣的大閘蟹驗出含禁用致癌物質硝基喃代謝物,檢驗出3000kg“含有禁藥的大閘蟹。國家質檢總局一項對中國北方市場乳制品檢測調查結果顯示,在近800份乳品采樣中,抗生素殘留超標居不合格項目第一位。2011年雙匯產品“瘦肉精事件、2012年“速成雞事件令人震驚。2002年,外經貿部收到駐歐使團經商處的特級報告:歐盟委員會擬討論通過全面禁止從中國進口所有動物源性產品的決議。由于歐盟的禁令,美國和日本等國已高度關注我國出口水產品的質量。獸藥殘留已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受挫。
國內許多高齡奶牛,靠激素才能產奶,養殖戶為治愈奶牛因超標擠奶引發的乳房發炎,而給奶牛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女嬰早熟可能就是這原因。人們不禁感嘆“一天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還是“一天一杯牛奶,震驚一個民族;“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獸藥殘留產生的原因主要是\[3\]:追求經濟利益,非法生產和使用違禁或淘汰藥物;不遵守休藥期規定;動物疫病威脅,導致濫用藥物;監管難、監管不力、不重視。
4加強管理,防止獸藥污染
動物源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問題日益引起關注,20世紀90年代以來,獸藥殘留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動物源性食品出口的重要瓶頸之一。1997年我國發布了《獸藥管理條例》,2004年進行了全面修訂。1994年,我國農業部首次發布《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并于1997,1999和2002年進行了3次修訂\[4\]。不需要制定最高殘留限量的獸藥共有86種,需要制定最高殘留限量的獸藥共有94種,可以用于食品動物,但不得檢出獸藥殘留的獸藥共有9種,禁止用于所有食品動物的獸藥共有31種。2002年2月公布了《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目錄》,目錄收載了類40種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使用的藥物品種。2003年月,農業部發布第278號公告,組織制定了獸藥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中202種獸藥的停藥期規定,并確定了92種不需制定停藥期規定的品種。2010年發布了119號公告,向社會公布了禁止在飼料、動物飲用水和畜禽水產養殖過程中使用的藥物和物質清單。2010年1月4日農業部發布《獸藥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簡稱獸藥GSP),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獸藥GSP共9章37條,主要對獸藥經營活動的場所與設施、機構與人員、規章制度、采購與入庫、陳列與儲存、銷售與運輸和售后服務等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些規定,可有效規范獸藥經營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對規范獸藥市場秩序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我國關于獸藥殘留的規定基本是農業部的法規規章,多數以公告、令等形式發布,缺乏統一規劃,相對分散,不利于查找。我國已有食品、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國家標準近1900項;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及時開展標準清理整合工作,新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8項,清理農藥獸藥殘留限量指標2193項。在19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的基礎上,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逐漸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和控制獸藥殘留,確保肉、乳品、蛋和水產品等動物性食品的安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建設推出,必將會推動我國獸藥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驛,陳杖榴獸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科技,200,3(9):746~71
\[2\]冀傳勇,張玉波,王亮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殘留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養豬,2012(6):118~119
\[3\]王俊菊,單國強,劉明強國內外獸藥研發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獸藥雜志,2011,4(10):4~48,7
\[4\]李小麗,蔡純,陳胤瑜國內外動物源性食品獸藥殘留法規標準研究\[J\]中國乳品工業,2011,39(8):37~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