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拳拳報國心。時代在變,口號在變,唯一不變的,是每一位中國人心中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漫漫人生路,拳拳報國心。時代在變,口號在變,唯一不變的,是每一位中國人心中對國家、對民族、對社會的那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年的“小廣東”們現在已滿鬢霜白,步入古稀之年,更年長者已駕鶴仙去。“小廣東”的二代、三代……子孫后代正秉承著先輩的精神,投入到了新疆新時代大建設的潮流中。
視哈密為故鄉
1998年3月至2010年11月,廣東省根據黨中央部署,先后選派五批202名干部到哈密開展對口援疆工作。他們視哈密為故鄉,以哈密發展為己任,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人才、智力、資金、項目、技術等并重的綜合援助,為哈密改革發展穩定作出了突出貢獻,成就卓著。胡錦濤主席曾稱贊道:“廣東省援疆工作服務得好!”
他們輸資金、建項目、夯實硬件設施,投入資金(物資)7.6億元,修建廣東路、天山南路、南粵文化中心、回王府、骨科創傷中心、蘇吉溝水庫、維吾爾醫醫院、廣東工業園區等扶貧公益性項目;送技術、育人才、狠抓智力援助,培訓各類干部14076人次、赴粵學習考察3094名;獻愛心、寄深情、關注民生問題,視哈密各族群眾為兄妹,積極開展一對一扶貧幫困活動,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的贊歌;拓渠通、樹形象,提升哈密知名度,幫助哈密組團參加廣東等地經貿洽談會,博覽會、推介會,開拓了沿海地區、港澳及海外市場。同時,廣東客商也紛紛來哈投資辦廠參與哈密開發建設。
進入新世紀,中共中央召開新疆工作座談會,全面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疆發展和穩定工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科學分析了新疆工作面臨的形勢,對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作出了重大戰略部署,制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意見》,拉開了全國對口援疆的序幕。
大力援助喀什地區
根據中央部署,廣東省將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五縣市。其中深圳市對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庫爾干縣,廣州市對口支援疏附縣,佛山市對口支援伽師縣和東莞市對口支援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圖木舒克市。
廣東省政府于2010年5月份決定成立廣東省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由省委副秘書長李水華任總指揮,省發展改革委和廣州、佛山、東莞市有關負責同志任副總指揮和成員,指揮部設在新疆喀什地區喀什市。
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開展以來,深圳市以改革創新精神參與到喀什經濟開發區的建設之中,快速完成了喀什市總體規劃,高效建成了一批精品項目,引進了一批企業在喀什落地。2012年,深喀兩地政府簽訂了《關于加快推進喀什深圳城、喀什深圳產業園建設備忘錄》,喀什經濟開發區、喀什市、深圳援疆前方指揮部、喀什深圳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簽訂了《喀什深圳產業園區建設備忘錄》,強力推進“一園一城”建設。喀什深圳城核心啟動區占地317畝,規劃建設集金融、商業、辦公、居住和文化娛樂配套于一體的綜合商務區,總投資28億元,啟動區的建設爭取“一年內見成效、三年內見規模、五年內完成”。喀什深圳產業園內的6.8公里市政道路2012年年底已完工,三一重工等大型企業已進駐喀什深圳產業園。目前,喀什深圳產業園已落地項目12個,拓日新能、浩元環保等8個招商項目及綜合服務中心、標準廠房項目已開工。
廣東省援建干部忘我工作,喀什地區和兵團三師面貌“一年一改變、三年大變化”。目前,三師已成為兵團受援單位中團場面貌變化最大、民生建設亮點最多、援疆工作成效最明顯的師之一。東莞市著力推動總資金8.32億元的43個援建項目,全面實現兩年多來“資金100%到位、項目100%完成、質量100%保證”的目標,為廣東爭當援疆工作排頭兵作出積極貢獻,受到國家、廣東省、兵團的充分肯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兵團黨委書記、政委車俊,對廣東特別是東莞近年的援疆工作表示感謝、感激、感恩。他說,東莞是援疆工作力度最大、援疆工作成效最好的城市之一。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目前,廣東省其他城市正在積極地援助著對口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