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璐
一邊是想退休后在內地購房養老,另一邊是為了買房花光了積蓄,“以房養老”的小翠和小輝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小翠和小輝是對60后的夫妻,將自己的養老寄托在購買的三套住房中。還未等到養老,房子就已經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一邊是想退休后在內地購房養老,另一邊是為了買房花光了積蓄,“以房養老”的小翠和小輝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收入雖可觀 保險卻很低
小翠現供職于一家私企,月收入大概在2500元左右。五險一金雖然有繳納,但是比例非常低,每個月的住房公積金只有幾百元。小輝自己經營著一家小店,每月收入約為4500元,五險一金由自己繳納。
平時生活中比較節儉的夫妻二人花銷并不多,大概在2000元左右。
除了一套自己居住的房子外,前些年,為了投資,小翠和小輝買了一套120平方米的商品房。由于這套商品房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裝修也精致,現在每月有2800元的月租收益。
去年,小翠和小輝在烏魯木齊又貸款買了一套商品房,價值60萬元。他們不僅花光了存款,每個月還要還房貸2000元。
另外,為了給5歲的孩子多一重保障,兩人買了一份商業保險,年保費1萬元。當然,為了轉嫁自身的健康風險,兩人也為自己購買了小額商業保險,年保費在6000元左右。
小翠和小輝的雙親都健在,但是雙方老人們都有足夠的養老金,所以他們的壓力并不大。
三套房產怎樣處置
小翠和小輝現在最大的困惑就是房子的處置問題。
自己居住的一套房,加上兩套商品房,現在的小翠和小輝共有3處住房。雖然房子不少,但是兩人多年的存款已經消耗殆盡。
在這種情況下,小翠和小輝感覺到生活壓力有些大。因此,小翠和小輝正在考慮,是賣掉一處房產,轉為別的投資比較好,還是堅持“以房養老”比較好?
想去內地買套房
對于手里的三處房產,小翠和小輝的想法是“以房養老”。等到退休后,小翠和小輝準備去內地養老,把現有的住房租出去,以房租來補貼養老費。
因此,現在每個月結余不少的他們,仍準備存錢去內地置辦一處房產,以作養老之用,價格范圍定在60萬左右。為了達成這個愿望,小翠和小輝希望能夠嘗試一些風險較小、收益較穩定的投資理財。
家庭保障至關重要
某農業銀行的理財師分析,小翠和小輝雖然屬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族”,但是目前的財務狀況很樂觀,儲蓄能力很強。但是,兩人現在擁有的住房太多,這樣風險很大。另外,在家庭保障方面,小翠和小輝也還有要補充的地方。
某建設銀行的理財師認為,丈夫的月收入屬于中等水平,而且正處于事業蓬勃發展的階段,收入應該會逐步上升。妻子是一名企業職員,工作比較穩定,但未來收入方面提高空間不大。
小翠夫婦正處在家庭成長期,時間標志是從子女出生到子女獨立為止。在這個期間里,家庭壓力是最大的。子女的成長教育的開銷,家庭償還負債,還要準備養老金,各種矛盾都集中在了一起,需要通過投資來增加收入,滿足各項日益增長的支出需要。同時,由于小孩尚未獨立,家庭負擔又重,家庭的保障計劃就顯得至關重要。
補充保險,買理財產品
農業銀行的理財師分析,目前小輝夫妻的財務狀況很樂觀,儲蓄率很高,將近占全部收入的60%。
但是,住房所占比例過大,資產的流動性較差。一旦發生風險,要使他們這部分資產快速變現,是很困難的。
考慮到他們二人有回內地養老的打算,所以夫妻倆可以在適當的時機出售住房,暫時保留目前可以產生收益的商品房。當然,如果有可靠的受托人,也可在他們回內地后,將其余住房委托給受托人出租。出租房的租金可作為養老金使用。如果沒有可靠的人可以委托,則建議他們在回內地養老之前,尋求合適的時機出售房產。
對于小翠和小輝想要在內地買房養老的愿望,去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政策,建議他們多關注準備去養老的城市的相關養老、住房政策。
小輝夫婦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在于家庭保障不足。尤其是小輝,作為家庭最主要經濟來源,他至少要補充大病醫療險附加意外險,保額至少在50萬元以上。當然,小翠也要購買類似的保險。
此外,小翠和小輝還要補充養老年金保險,在晚年可領取保險金作為養老金的補充。
由于小翠和小輝生育小孩的時間較晚,因此,孩子的教育金要提前積累,避免退休后難以應對孩子將來的教育、成家等大額花費。
如果出賣住房,位于烏魯木齊的住房市場價位應該在幾十萬左右。如果他們加上以前的積蓄,能湊夠百萬元,則可以購買承諾保證收益的資產管理計劃,一般都是一年期,保證收益在5%以上。
此外,小翠和小輝每月結余的錢中,可以先留出家中6個月花費,再選擇一只高成長性的基金進行基金定投,這樣一來,退休時也會有不錯的收益。
用房租還房貸,購買組合投資
建行理財師建議小輝夫婦要注意制定合理的投資規劃安排,處理好新購房的還款規劃,準備好小孩的教育金和今后的養老房和養老金。
小翠夫婦在烏市貸款買的房子基本處在一個空置的狀態,簡單計算一下,如果能將該房屋出租,每月可增收2000元,該房屋自身就可以覆蓋貸款支出。
增加收入之后,小翠夫婦的每月結余能夠上升到6000~6500元的水平,每年的結余能夠上升到7萬~8萬元的水平。小翠離退休還有將近10年,小輝離退休還有將近20年,按當前的結余水平來看,在退休前存夠60萬元沒有太大難度。另外,由于小翠夫婦有3套房產,如果屆時沒有籌集到60萬元,也可通過出售房產來籌資。
在投資方面,小翠一家可以采用基金定投計劃、固定收益類基金品種投資或投連險計劃。共同積累一個資金池,到時候通過10年左右的投資來獲得一筆將來的資金,再適時轉換成年金類保險,每月固定給付保險年金,即免稅,又安定,可以領到終身。
建議小翠夫婦,分別再投保15萬左右的重大疾病保險,最好帶有保額增值能力,可以在長期里抗衡因醫療費用增長所帶來的保障能力的縮水。同時,可再投保20萬左右的意外險,老公可以投保40~60萬左右的意外險。考慮到目前意外險,很多都可以在意外全殘情況下給予雙倍的保障,應該說這基本上保障能力足夠了。小孩方面,因小孩年紀還小,可以考慮給小孩投保5萬左右的意外險。
目前,許多20歲出頭的年輕人雖為職場新人,但未雨綢繆的他們已經開始為自己的養老之路做起了規劃。
是否應該為自己規劃養老生活?該如何對待自己的養老路?這些問題擺在了許多年輕人面前。
有人認為有點為時過早。年輕人應該抓住美好的時光,充分享受生活。
當然,享受生活不是指揮霍無度,不考慮養老也不是說每月都“月光”。專家建議,在自己經濟獨立時,可以先學著打理自己的財務,將收入合理分配,養成良好的經濟生活習慣,逐漸學習理財知識。
有了好習慣做基礎,理論學習做支撐,等自己有一定積蓄后,再考慮為結婚、育兒、養老等問題理財,相信會容易上手,也會有好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