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法人》記者 馬麗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揭牌,實際上揭開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序幕。不難想象,在這個過程中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將如影隨形,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經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這種新形勢對公司法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建設法治中國和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給予了特別突出,前者代表的是全面深化改革,后者代表的是更高層次的開放格局,對當下中國來說,開放也承擔了倒逼改革的功能。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表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揭牌,實際上揭開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序幕。不難想象,在這個過程中全球化帶來的風險將如影隨形,稍有不慎就會引起經濟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此背景下,2013年12月18日,法人雜志與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聯合主辦了“2013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海會場)”。年會主題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倒逼下的企業法務新挑戰與應對”,序屬中國公司法務系列年會第三屆。法制日報社副總編輯李群、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出席會議并分別代表主辦方致辭。此外,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資深法律顧問以及外部律師等200多位法律專業人士參與了會議的討論。
“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思想,從經濟層面看是解決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政府職能作為市場秩序的維護者,從制度層面看是建設法治中國?!狈ㄖ迫請笊绺笨偩庉嬂钊涸谥罗o中表示,“沒有法治的保障,經濟層面的改革將寸步難行。”
《深化改革決定》的推出,有著深刻的現實原因。民營企業對此感受更為深刻,國內民營企業排名前十的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廣廈控股”)總法律顧問邢力表示,廣廈控股是從一家幾百人的建筑工程隊,發展到今天年產值800億人民幣、業務涉及建筑、房產、金融、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的集團公司,這一過程中碰到了民營企業常見的困境和無奈,主要是在市場競爭中得不到公平待遇,一些行業對民營企業的準入門檻限制過高?!叭绻覀兿脒M入某個行業,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我們今天有這個規模,靠的是企業家的眼光、膽略,這種發展路徑的副產品是企業家冒險精神的強化,以及對法律遵從的弱化?!?/p>
與民營企業的困境相對應的是國有企業的優越地位。在行業準入、融資、政府補貼等方面,國有企業都享受一定優惠待遇,但這對提高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并沒有起到正面作用,相反卻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國有企業的惰性,弱化了其競爭意識和創新精神。國有企業改革歷經國營放權讓利、政企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股份制等多個階段30多年的時間,國有企業尤其是改革重組后的央企的盈利能力、抗風險能力大幅提升,但是仍然沒有完全擺脫壟斷、大而不強、國進民退的質疑,歸根結底還是政企未能徹底分開。
因此,從長遠來看,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的利益和需求是趨向一致的,它們共同需要一個公平的市場化競爭環境,以市場為導向開展經營行為,以法律規范為唯一的行為準則。這也正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目標。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東指出,隨著改革的推進,企業將在更大程度上享有選擇的自由,同時也要自己承擔責任和后果,企業對自身法律風險的防范由此變得更加重要。
他強調,企業的法務人員必須進一步加強合同的審查、項目的合規性研究以及內部控制,必須建立和健全應急機制、制訂危機管理的對策、采取反賄賂和反壟斷的舉措,必須在公害訴訟、工廠事故、產品責任追究、泄密事件發生時及時采取有力的舉措。特別重要的是把法律風險防范意識灌輸到企業經營決策過程中去,讓法務部門參與日常性公司管理和判斷的活動之中。
與國內深化改革同步的是全球化第二次浪潮的深入推進。全球化第一次浪潮是制造業的跨國經營,第二次浪潮則是服務業的跨國經營,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副院長王先林教授指出,無論是制造業還是服務業的全球化,都需要我們的法律規制與之適應,這一方面除了國家層面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外,作為國民經濟細胞和經濟全球化載體的企業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
本次實驗通過與基于結構相似性的預測方法比較,來衡量本文模型的性能,主要指標包括CN、AA、RA、Jaccard及Katz.考慮到這些常見的相似性指標都只針對單節點對間的鏈路情況,為了確保對比實驗的合理性,預測模型參數為:預測節點數2,迭代次數30,切片時長320s.本次實驗共進行4輪,每輪的測試樣本從測試集中隨機抽樣獲得,4輪實驗的測試樣本大小分別為30、50、100和200,實驗結果如圖13~16所示.
“在這個背景下,無論是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也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中小企業,都不能置身事外,我們企業的法務工作也面臨著全新的機遇和全新的挑戰?!蓖跸攘终f。實際上,中央企業2004年開始實施的總法律顧問制度就與央企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相關,在國際市場中,法律服務的作用不只是為企業經營目標保駕護航,其本身也被視為企業競爭軟實力之一。
隨著中央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的深入實施,中央企業“走出去”步伐已進一步加快。來自國資委的數據顯示,2010年底,中央境外企業和中央企業所屬二級以上境外子企業達693戶,中央企業境外單位資產總額6299億元,凈資產2870億元,所有者權益2264億元,職工人數21萬人。有的企業境外資產收入已經占到總收入的40%。
在全球化第二次浪潮背景下,中國服務業的跨國經營比重日益提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即是服務業跨國經營的代表央企,其總法律顧問郭俊秀在年會發言中表示,“中國企業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地和國際經濟融合在一起,過去是制造業走出去,現在服務業也走出去了,以中國航空業為例,國內的東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國航空分別在中日航線、中澳航線、中美航線市場占據優勢份額,這意味著航空公司面臨越來越多的國際法律問題,比如國外勞動法、環境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這對我們的企業法務人員來說是一項新挑戰。”
與制造業相比,知識產權在服務產業全球化中發揮的作用更加突出。上海申迪(集團)有限公司合作事務管理部總經理邱一川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書籍在全球銷售4億冊,第一時代華納公司將《哈利·波特》搬上熒屏后,在全球創造了70億美元的票房收入;第二個例子是中國本土企業騰訊制造的“洛克文化”效應,2010年騰訊游戲推出了洛克王國的兒童網絡社區,中國用戶在兩年間達到1.5億人次,騰訊基于此策劃了兩部電影,分別獲得3500萬和8600萬的票房,2013年2月,騰訊又開始制作兒童音樂舞臺劇。
“這兩個例子說明,目前的全球化浪潮中,文化產業正在形成一個以知識產權為核心,涵蓋了動漫、影視、音像、圖書、游戲等寬領域、跨行業的知識產業布局,這個產業鏈的核心是知識產權的許可,在這樣背景下,知識產權許可協議已經不能像制造行業那樣單一技術、單一行業設計,而要在一個協議群的整體布局下考慮單個條款的安排,同時也要注意與新科技、新媒體的結合。”邱一川說,“這對企業法務又是一個挑戰。”

在國內深化改革和全球化浪潮雙重背景下,企業法律合規功能被進一步強化。實際上,美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普及與反商業賄賂緊密相連,隨著中國法治國家建設的推進和融入國際化進程的加速,企業合規部門預防腐敗的功能逐漸強化。
斯必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總法律顧問王殿一表示,企業反腐力度的加大是全球趨勢,而且國家與國家之間在反腐上的合作越來越頻繁。據其介紹,根據世界銀行組織統計的數字,全球用于反腐的款項每年在一兆億左右,占世界經濟產值的3%。
“大概七八年前,我們對《美國海外反腐敗法》可能還非常陌生,而今天與此相關的合規已經成為一個職業,最近5年來,美國查處的案件是其過去20年的總和。”王殿一說。
這股反腐潮流已經影響到中國,2013年7月爆發的葛蘭素史克(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稱“葛蘭素史克”)商業賄賂案件即是例證,涉及此事件的主要廠家葛蘭素史克,利用賄賂手段謀求不正當的競爭環境,導致藥品行業價格不斷上漲,已經涉嫌嚴重商業賄賂等經濟犯罪,葛蘭素史克部分高管因此被立案偵查,其中包括其法務總監。據了解,此案由中國司法部副部長牽頭,調查范圍涉及50多個地區。
葛蘭素史克一案給企業法律顧問提出了一系列法律方面的思考,其中重要一點就是:一家全球化經營的跨國公司該如何安排其境內外子公司或分公司的管理體制,以確保其在全球的守法合規?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下稱“日本住友”)法務部部長大野顯司在2013中國公司法務年會上海會場上分享了他們的經驗。
大野顯司說:“在全球的子公司雖然是獨立的法人,但它們還是在總公司的一盤棋下開展經營,追求的是整個集團的最優化,不是單個企業的最優化,日本住友在全球合規方面的目標是明確企業共同的價值觀,在此指引下確定一個統一的規則,根據當地需求進行個性化定制,這一做法能切實保障合法守規?!钡?,他也坦言,由于物理的距離、時差,法律和習慣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差異,實現上述目標在現實中會遇到障礙。
為了克服這一障礙,日本住友從三個方面著手:一是以“總部—地域統括—當地公司”的架構設計最優化體制,根據當地需求制定最適合當地的守法合規推進活動,對當地運作行為進行日常監督;二是將世界共通的規則制成通俗易懂的守則,根據當地情況制定更為詳細的指南;三是提供多樣的教育和啟發機會,反復強調共有價值觀,結合教育對象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有實踐性的教育。
有些事情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正如大野顯司所言,如果競爭對手都在行賄,而你不行賄這個生意就做不成,這個時候業務部門的處境會很艱難。“雖然有沖動,但是違規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大野的話引出了一個話題:企業法務該有什么樣的定位和操守?霍尼韋爾(中國)有限公司(下稱“霍尼韋爾公司”)總法律顧問Nima Masroori介紹說,美國一位知名律師提出了一個說法:法律顧問或公司律師是企業的良心。他表示,在很多外企,法律事務部門屬于職能部門,公司律師不拿業務提成,所以他的聲音不應該受業務的影響,在對某項業務表達觀點的時候,律師有責任考慮除利潤以外的因素。
Nima Masroori分享了霍尼韋爾公司在這方面的做法。他說:“公司領導最在意我們的地方就是職業道德,對公司律師來說,投資并購、進出口貿易等業務方面的法律問題沒有一個比職業道德更為重要,當一項業務涉及違規而利潤可觀的時候,公司律師應當出面說‘不’,對我們來說,擁有說‘不’的勇氣很重要。”
除了勇氣外,公司律師還要有與“勇氣”相匹配的地位。在中國,企業總法律顧問的地位并不統一,很多總法沒有進入企業決策層,不直接向企業最高領導人匯報工作。而在霍尼韋爾,Nima Masroori直接向公司CEO匯報工作,他可以自由地向CEO提出意見和建議?!肮疽L期健康發展的話,律師就要負起責任,除了對企業的責任外,還有對社會的責任。”Nima Masroori說。
法律顧問的定位除了做“公司的良心”外,還要能夠與外部律師在職能上相區分。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中國)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王雪珍遺憾的表示,當前,一些業外人士甚至分不清楚法律顧問是企業內部的人,還是外部的人。
法律顧問與外部律師雖然都是擁有法律專業知識的人士,但與外部律師相比,法律顧問不能只擁有法律專業知識就行了,他還要熟悉公司的業務知識,更為重要的是要具備綜合工作能力,這種綜合能力涉及溝通、協調以及創新等方面。
以創新能力為例,王雪珍指出,法律顧問的創新空間很小,因為要受制于法律法規和公司自身合規要求的雙重制約,跨國公司的法律顧問尤其如此,但是國際化趨勢讓企業的業務和市場外延不斷擴大,新型業務不斷涌現,而法律卻相對滯后,在這種情況下,在法律法規和企業合規規則沒有涉足的地方,法律顧問有很多的創新空間。
對賭協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對賭協議是中國互聯網企業規避國內上市規則到海外上市的有效途徑,雖然當前逐漸出現了規范對賭條款的文件,但是如果當初法律人士不創新的話,就不會有對賭協議,也很難想象互聯網企業怎樣實現擴大發展的局面。
“法律顧問作為一個職業的出現,必然有其獨立存在的價值,在外界對企業合規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企業法律顧問應該發揮外部律師不能替代的作用?!蓖跹┱湔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