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晨,馬艷潔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山東東營 257000)
在雙管注聚過程中,為減少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損失,研制出低剪切流量控制閥[1]。聚合物溶液在閥內流動時,聚合物分子鏈始終處于拉長、收縮的變形中,消耗在這個過程中的能量形成節流壓差[2]。聚合物分子鏈變形的同時又不斷恢復,能夠降低黏度損失。聚合物溶液每流過低剪切流量控制閥內的一個降壓槽,過流面積從小到大變化一次,流速從高到低變化一次,流態及流場分布也相應產生一次變化。為研究這個變化規律,筆者對低剪切流量控制閥進行數值模擬。
注聚溶液屬于黏彈性的非牛頓流體。對注聚采用的聚合物溶液進行流變性實驗,分別測得不同剪切速率對應的剪切應力值(γ1,τ1),(γ2,τ2),…,(γn,τn),結果如圖1 所示。

圖1 流變性實驗結果
通過對實驗數據進行擬合分析,認為聚合物溶液符合非牛頓流體冪律模式,本構方程為[3]:

式中,τ為剪切應力,Pa;γ為剪切速率,s-1;K為稠度系數,Pa·sn;n為流性指數。同時,擬合得出 K=0.1378 Pa·sn,n=0.5603。
流體在同心環形空間內任意位置x處的黏度為[4]:

式中,η為表觀黏度,Pa·s;v為流速,m/s;D1和D2分別為環空的內徑和外徑,m。
剪切速率為:

剪切速率沿環空半徑方向變化曲線所包含的面積(S,m2)為:

平均剪切應力:

式中,Re為雷諾數;ρ為流體的密度,kg/m3。
式(8)化簡得

對于同心環形空間,穩定性參數Y和X是判別非牛頓流體流動狀態較為理想的方法,采用參數Y和X得出環形空間的臨界雷諾數的計算式分別為[5]:

經計算,ReY=2823,ReX=1964,ReY> ReX。達到臨界雷諾數2823時的速度為3.12 m/s,對應的聚合物的注入量為38.71 m3/d。
根據低剪切流量控制閥內部的正紡錘連線型環形流道,建立二維幾何模型,采用正交化非均勻網格進行劃分,如圖2所示,總網格數為116534。

圖2 流動區域的幾何模型
速度入口邊界,速度分別取3.22,4.02,4.83 m/s(對應的注入量分別為40,50,60 m3/d)。此時計算出的雷諾數均大于臨界雷諾數2823,流動均為湍流狀態。壓力邊界出口,表壓為0。固壁采用無滑移邊界條件,壁面上u=0。
選用標準的k-ε湍流模型,動量方程、湍動能方程和耗散率方程均選用一階迎風格式,壓力速度場的耦合求解選取SIMPLEC方法。
入口流量分別為40,50,60 m3/d時的流動壓耗計算結果如圖3~圖5所示。

圖3 入口流量40 m3/d的流動壓耗

圖4 入口流量50 m3/d的流動壓耗

圖5 入口流量60 m3/d的流動壓耗
入口流量分別為40,50,60 m3/d時的流動壓耗分別為 2.9,4.3,6.1 MPa。從流動壓耗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低剪切流量控制閥具有較好的節流作用,對聚合物的限流阻力較大。產生的節流壓差,能夠滿足擴張封隔器的坐封要求。節流壓差隨著配注量的增加而增大,可實現不同配注量的要求。
單個降壓槽速度等值線見圖6,單個降壓槽速度分布見圖7。聚合物流經每個降壓槽時,流場速度分布比較均勻,速度矢量變化較小,說明正紡錘型降壓槽對聚合物黏度剪切率較小。

圖6 單個降壓槽速度等值線

圖7 單個降壓槽速度分布
在1-12X332井開展了低剪切流量控制閥的應用實驗,結果見表1。

表1 低剪切流量控制閥應用實驗結果
實驗數據表明,流量在33~62 m3/d間的最大黏度損失率為6.83%,黏度保留率達到90%以上,節流壓差達到5.98 MPa,說明低剪切流量控制閥能夠有效減少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損失。經比對,實驗結果與數值模擬得出的節流壓差數值接近,誤差在10%之內,驗證了數值模擬結果的準確性。
1)對注聚采用的聚合物溶液進行流變性實驗,通過對實驗數據進行擬合分析,認為聚合物溶液符合非牛頓流體冪律模式。
2)通過建立的流態判別模型,確定了注聚溶液在低剪切流量控制閥內流動的臨界流量,便于數值計算時湍流模型的選取。
3)中間實驗與數值模擬的結果表明,低剪切流量控制閥具有較好的節流作用,能夠有效減少聚合物溶液的黏度損失。
[1]趙劍鋒,孫寶,梁秀紅,等.低剪切流量控制閥的研究與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1;(11):11-13.
[2]王玲,梁福民,高潤林,等.聚合物單管多層分質分壓注入技術[J].石油鉆采工藝,2007;29(2):73-75.
[3]陳文芳,蔡扶時.非牛頓流體的一些本構方程[J].力學學報,1983;19(1):16 -26.
[4]劉崇建,劉孝良,柳世杰.非牛頓流體流態判別方法的研究[J].天然氣工業,2001;21(4):49-52.
[5]劉乃震,王廷瑞,劉孝良,等.非牛頓流體的穩定性及其流態判別[J].天然氣工業,2003;23(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