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蕾
目前,取消英語高考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前不久頒布的中高考英語改革更是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其中提及,中考英語降分至100分,聽力增加至40分。對于這樣一個新的指揮棒,作為工作在第一線的英語教師,應該對目前的英語教育教學有更多的思考,我們該如何應對中考英語改革呢?在此,我談談我的觀點。
一、認真分析英語改革
盡管提倡素質教育多年,但大多數學校、老師依然圍繞著“考試分數”這跟指揮棒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學生念完小初高,都會做題、考試,但其中真正會用英語交流的孩子又有幾個。我們都知道,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最根本的不是考試,而是交流。學習英語不僅可以提高人的氣質修養,還能幫助我們了解西方的文化,風土人情。語言是孩子了解外界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我認為,英語改革不是說英語不重要了,可以不學了,而是英語側重點的轉變,更強調了英語的交流功能和學習者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提高英語教育教學理念
有了改革我們就應該更新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首先,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學時要以學生為主體,交際為中心,操練為重點。其次,一定要有授之于魚,不如教之于漁的思想。教師應做到少講、精講,適可而止,更重要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再次,真正做好素質教育。英語課程必須注重素質教育,激發學習興趣,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實踐能力。
三、改進英語教學方法
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和質量,必須改進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和合作實現任務目標,感受成功。縱觀多年中考,語法分值呈逐年下降,而聽力分值卻一升再升。對此,教師盡可能用英語組織教學,增強聽力的訓練,增大閱讀量,增強寫作方面的練習,強調英語作為語言的輸入和輸出,重視交際,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四、多樣化的英語教學手段
英語教學離不開情景,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將情景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實物、圖片、簡筆畫或電化手段投影儀,多媒體等教學把視、聽、說三者有效結合,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帶學生進入特定情境,營造出極好的英語氛圍。
總而言之,改革后考試會越來越科學,靈活,開放,學生的視野會隨著考試不再固步自封而變得更開闊,教師也會在改革中不斷的提高自我。我們相信中國的英語教育能在逐漸的摸索中走出一條光明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