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冰 潘偉偉
“兵爸爸,我想您了!這次語文測驗我得了全年級第一,您還記得我們的約定嗎?”。最近,哈薩克族男孩阿克久利再次撥通了熟悉的電話號碼,向遠在青島的“兵爸爸”報告著喜訊。
阿克久利的“兵爸爸”叫王海東,曾在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代職副團長。2011年5月,王海東來到北灣邊防連蹲點,在參加邊防巡邏時認識了連隊的護邊員卡德爾,而從連隊官兵口中,王海東了解到了卡德爾一家的情況。
卡德爾是名老兵,離開部隊后便在邊境附近以放牧為生,近些年才成為連隊的護邊員。夫妻二人都患病在身,常年的藥費加上子女的學費,雖然有護邊員的微薄工資貼補,仍讓這個哈薩克族家庭覺得不堪重負。
那次巡邏結束后,王海東沒有隨官兵返回連隊,而是到了卡德爾的小屋。簡陋的帳篷,隨隨便便的幾樣家具加上一座鋪著花氈子的炕,便是卡德爾的家。剛一進門,王海東便被炕上一個穿著老舊迷彩服的小男孩吸引了。
“這是我的小兒子,阿克久利,再過兩個月就7歲了。”一旁的卡德爾搓著手,臉上的表情幸福中帶有無奈。
放下手中的奶茶,王海東把阿克久利拉到跟前,把一塊巡邏用的壓縮干糧放進了他的手里。或許是對上了“眼緣”,阿克久利不但沒有躲避,接過壓縮干糧后反而靠在了這個大個子叔叔的身上。親昵的動作讓王海東心里一顫,向卡德爾詳細詢問了小阿克久利的情況,得知今年就要上一年級,但家庭的拮據讓卡德爾有些猶豫。“不讀書怎么能行?”王海東毅然掏出了筆和紙,寫下心里早就想好的計劃:自今日起,我個人資助阿克久利·卡德爾讀書,并承擔他直至讀完大學的所有學費……
當天王海東走后,卡德爾找人翻譯了紙上的文字,這才明白對方給予了自己怎樣的承諾。次日一早,他帶著阿克久利來到了北灣邊防連,當著全連官兵的面,握著恩人的手,眼淚像開閘了一般流個不止。
沒幾天,王海東帶著上半年的3000元學費和兩套新衣服如約來到卡德爾家,還沒進門,得知消息的阿克久利就已經跑了出來,抱著他的脖子興奮不已。
蹲點結束,王海東回到位于縣城里的團機關,但每次去連隊檢查工作總要去看望一下阿克久利,帶些衣服、食品和學習用品給他。阿克久利慢慢習慣了這個“親戚”,放假時總會去“親戚”家住幾天。卡德爾家的鄰居逗他,“小阿克久利去哪了?”。“去我兵爸爸家!”阿克久利回答的既響亮又自豪。
“兵爸爸”王海東喜歡阿克久利,但并不寵愛他,反而有些嚴厲。暑假時阿克久利因為貪玩耽誤了學習,開學時語文測驗只考了60分,王海東生氣的呵斥了他一頓,并沒收了自己買給他的游戲機。正當阿克久利忐忑不安時,王海東卻又買來雙語輔導材料和一臺嶄新的筆記本電腦,親自輔導起他的語文知識來。
2012年4月,王海東代職結束,在返回青島前他專程來到了卡德爾家,想再看看阿克久利。本來想把離開新疆的消息瞞住小家伙,但臨行前王海東與卡德爾的低聲道別,仍然讓聰明的阿克久利明白了要發生什么事。
“阿開(哈語:爸爸),您要去哪里?您不要阿克久利了嗎?”死死拉住“兵爸爸”的衣角,阿克久利不一會兒就哭花了臉。動情的哭聲讓王海東心里十分難受,他蹲下來擦干凈阿克久利的臉說:“阿克久利最聽話,我以后還會來看阿克久利的。”望著小家伙詢問地眼神,王海東伸出小拇指:“咱們拉鉤,如果你的語文成績獲得優秀,我來接阿克久利,接你到青島看大海。”
“王副團長回青島一年多了,但他和阿克久利的聯系卻沒有斷。”北灣邊防連指導員凌書林告訴筆者,由于卡德爾家通信不便,王海東總會把匯款單和一些學習用品寄到連隊,托官兵送到阿克久利手中,而這些東西里,總會夾著這位“兵爸爸”寫給阿克久利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