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利瓊
(商丘市中心醫院 河南商丘 476000)
無縫隙護理管理是指以先進的管理理論為指導,科學管理為依據,通過創新機制、優化職能和重組業務流程等手段,形成具有決策、執行、監督、反饋功能的持續改進的管理系統,是一種以人為本思想的體現[1]。本文就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并探討其護理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商丘市中心醫院婦產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為21~57歲,平均年齡為37.2歲。疾病類型:卵巢囊腫12例,子宮肌瘤10例,乳腺炎8例,妊高癥6例,其他4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23例,高中及以下1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參加該研究,并排除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以及精神疾病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給予無縫隙護理管理,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兩組患者在年齡、疾病類型、治療方式以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無縫隙護理管理。根據無縫隙護理概念建立無縫隙護理模式[2]。
1.2.1 規范化和個性化相結合模式:規范化護理模式使護理工作的任何一項日常具體工作都有章可循,對每一項護理工作都進行細致入微的設計[3]。個性化的護理模式是指根據患者疾病的特點、生活習慣以及個性化需求等方面實施個性化的護理,以滿足患者要求。
1.2.2 護理服務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模式:①重視儀表:護理人員的良好儀表可在第一時間給予患者最佳印象,可促進患者建立對醫護人員的信心,因此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衣著整齊,舉止大方、穩重,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感。②充分尊重患者隱私權:對實行手術的患者在不影響手術進行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覆蓋,患者的個人信息不透漏給其他無關人員,真正為患者考慮,保護患者隱私。③病房環境家居化:為患者創造一個溫馨、輕松的病房環境,并保持病房環境的干凈、整潔和舒適,放置飲水機、一次性紙杯等常用物品,并可在患者病房墻壁上掛置溫馨的風景畫等[4]。
1.2.3 信息和情感充分交流模式: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患者的需求,給予患者以心理上的安慰,使患者感覺到來自醫護人員的關心,多與患者進行一些輕松話題的討論,以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縮短醫護人員之間的距離[5];了解患者的心理所需,對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可爭取醫院或社會的相關政策,為其減免和降低住院費用;對于精神或心理壓力特別嚴重的患者可提供心理治療,同時告知患者心理治療的意義,以提高患者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應用商丘市中心醫院自行設計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和心理舒適感問卷調查表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心理舒適度進行調查。其中心理舒適度調查表主要包括安全感、尊重感和滿足感3個部分,答案為是或不是的開放形式。
1.4 統計學方法 本資料所得數據均應用SPSS 16.0系統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組間比較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5.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2.2 心理舒適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滿足感比例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心理舒適度比較[n,(%)]
婦產科是臨床四大科室之一,主要針對女性的相關疾病及妊娠分娩,是臨床科室不可或缺的一員,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也較高。無縫隙護理是現代護理模式的一個新突破,其實施的主要目的是保證護理的連續性和完整性[6]。本研究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患者安全感、尊重感、滿足感比例均明顯大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無縫隙護理管理在婦產科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感、尊重感以及滿足感,這對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以及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5-35.
[2]傅廣宛,侯志潔.無縫隙醫療機構的管理理念和實踐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3,9(8):477-479.
[3]王蘭,黃正文,亢林萍,等.產科無縫隙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4B):772-773.
[4]顧則娟,張鎮靜,丁霞芬,等.病房無縫隙護理服務模式的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06,6(9):21-23.
[5]蘇冬梅,胡曉英,楊瓊,等.護理管理在創建舒適護理模式中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4,19(15):36-37.
[6]喬淑芳,張繼云.關注病人滿意度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J].中國療養醫學,2009,18(5):44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