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杰,金永科,廖升萬,吳 春,肖 寅
(1. 黔西南煙草公司興義市分公司,貴州 興義 562400;2. 貴州煙草科學研究院,貴州 貴陽 550081;3. 貴州大學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品種是煙葉生產的基礎,是提高煙葉質量的內在因素,也是整個煙草行業科技進步的龍頭[1]。煙葉栽植地區氣候、煙葉品種、種植土壤、施肥方法、大田管理方式、煙葉成熟采收方式、烘烤方法等因素,對煙葉的產量和質量都會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2-5]。在同樣的栽植氣候生態環境下,品種對煙葉的產量、質量起著主導作用,不同的品種具有不同的特性。另外,不同品種對生態因素包括氣候和土壤的要求也存在較大的差異[6]。目前,國內卷煙工業企業對煙葉質量、等級結構、煙葉可用性和采購供應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國面臨地方特色品種少、優質高香氣品種匱乏等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國特色煙葉的開發和中式卷煙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積極篩選、研究、推廣特色突出的優良品種,對于煙葉質量和產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6-8],為選育和篩選出符合對口卷煙企業需求的,適合基地煙區種植的優質煙草品種(系),特開展試驗。
試驗于2013年在興義市白碗窯基地單元岔米村雙山進行。當地位置:N 26°44.157′,E 107°16.854′,常年年均氣溫13.6~18.0℃,年均降水量1 251.6~1 577 mm,無霜期300 d左右,海拔1 578 m左右,年日照時數在1 400 h以上,適宜種植烤煙。供試地塊約0.23 hm2,土壤為黃壤土、有代表性,前茬作物均為豌豆,土壤肥力均勻、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屬中等水平,最近種煙年份為2011年,近年無根莖性病害史。
供試品種包括選自貴州、安徽和湖南的10個特色烤煙品種(系),其中K326為CK,各品種(系)的親本組合及推薦(供種)單位詳見表1。

表1 10個參試品種(系)簡介
每個供試烤煙品種(系)為1個處理,共10個處理,3次重復,4行區,每小區植煙64株,共30個小區,行距100 cm,株距60 cm,每個小區面積為38.4 m2,采用完全隨機區組排列。各小區間設置保護行和邊溝,保護行種植當地主栽品種。
2013年5月15日進行移栽,行距100 cm,株距60 cm,種植密度1 100株/667m2。于5月22日和28日進行2次補苗,6月5日中耕培土上廂,6月7日噴施霜霉威和甲基硫菌靈一次預防黑脛病;6月10日和16日噴施消毒和甲基硫菌靈防治花葉病。基肥為農家肥450 kg/667m2,菜籽粉15 kg/667m2,復合肥(N∶P2O5∶K2O=10∶10∶25)30 kg/667m2;6月12日施用追肥(N∶P2O5∶K2O=12∶0∶33復混追肥)15 kg/667 m2。50%中心花開放后化學抑芽封頂抹杈;成熟煙葉按小區分別采收,編桿標記烘烤,烤后煙葉分小區按照烤煙國家標準(GB-2635-92)42級進行分級計產。其余田間管理措施按試驗方案和當地優質特色煙葉栽培技術要求進行。
1.4.1 主要生物學性狀 定期觀測記錄各品種的形態特征、農藝性狀。每小區隨機選取具有代表性的10株煙,進行農藝性狀調查分析。煙株株高、莖圍、節距在采完成熟煙葉后測量,腰葉(從下向上第11葉位)葉長和葉寬在即將采收前測量;葉面積由公式計算(葉面積=長×寬×0.634 5),具體參照煙草農藝性狀調查方法(YC142-1998)進行。
1.4.2 主要經濟性狀 各小區成熟煙葉單獨采收,單獨標記烘烤,烤后煙葉按照烤煙國家標準(GB-2635-92)42級進行分級稱重計產,根據各小區的有效株數統計出產量、產值、均價、級指 (級指=均價/C1F價格)、上等煙比例、中等煙比例。
1.4.3 常見病害調查 在各重復各小區中分別調查花葉病、黑脛病、青枯病、赤星病、氣候斑等常見病害的發病株數,根據3個重復的平均值計算各病害的發病率。1.4.4 統計分析 試驗采用EXCEL和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供試品種(系)主要植物學性狀比較見表2,所有品種(系)的株形均為塔型;葉形除AH1139、AH1142、0906和0502為長橢圓形外,其余品系均為寬橢圓;葉尖除0906為鈍尖外,其余品系的均為漸尖;葉耳以2010-6和0304為中,其余品系均為小;葉面除AH1142為較平外,其余品系均為較皺;主脈粗細10個參試材料均為適中;葉面厚薄以2012Y17、AH1139、0906和0304為較厚之外,其余品系均為中等;各品種(系)大田生長勢均強,田間整齊度好。
供試品種(系)主要農藝性狀指標見表3,自然株高和打頂株高均以2012Y17最高,0502最低,且僅2012Y17的自然株高和打頂株高與CK的差異顯著,其余品種(系)這兩項指標與CK均無顯著性差異;自然葉片以2012Y17最多,AH1136最少,2012Y17的自然葉數顯著多于CK;有效葉數以2012Y17最大,AH1136最低,2012Y17顯著多于CK,AH1136顯著少于CK;莖圍以2012Y15最大,AH1136最小,2012Y15的顯著大于CK,AH1136的顯著小于CK,其余品系與CK均無顯著差異;節距以AH1139最大,0906最小,兩者均與CK的差異顯著;腰葉葉面積以AH1142最大,0502和AH1136次之,2012Y17最小,AH1142和2012Y17與CK的差異顯著。總之,0906節距偏小,葉位偏密,其余品種(系)的綜合農藝性狀均適宜。

表2 10個供試品種(系)主要植物學性狀比較

表3 10個供試品種(系)主要農藝性狀顯著性分析

表4 10個供試品種(系)主要經濟性狀(均值±標準差)顯著性差異分析
供試品種(系)主要經濟性狀結果見表4,產量以AH1139最高,CK和AH1136次之,2012Y17最低;產值以AH1139最高,AH1136次之,2012Y17最低,AH1139優于CK且有顯著性差異;均價以AH1139最高,AH1136次之,0304最低,AH1139優于CK且差異顯著;級指以AH1139最高,AH1136次之,且AH1139顯著高于CK;上中等煙率以AH1139最高,AH1136次之,2012Y17、0304和0502的最低,AH1139顯著高于CK,其余品種(系)與CK均無顯著差異。總之,AH1139在產量、均價、產值和級指上均優于CK有顯著差異,AH1136和2010-6優于CK,但無顯著差異。
由田間自然發病率調查結果可知(表5),花葉病以2010-6和CK抗性最好,2012Y17抗性最差,田間發病率最高;黑脛病、青枯病發病較輕,與CK相當;赤星病以2012Y15和0304抗性較好,其余品系發病率和CK相當;氣候斑以0304和AH1139抗性最好,其余品系的自然發病率和CK相當,白粉病以2012Y17、2012Y15和AH1136抗性較差,其余品系發病較輕,自然發病率和CK相當。總的來看,10個品種(系)均不同程度發生赤星病,且多數品種(系)發病率較高,發病程度稍重。
2013年,在本試點特定的自然、生態和氣候條件下,各品種(系)生長正常,長勢較強,無較大病蟲害發生,各烤煙品種(系)的植物學特征明顯,植物學表現差異大;綜合各品種(系)的植物學特征、農藝性狀、經濟性狀及田間病害發病的各項指標來看:AH1139的植物學性狀特征明顯,株型塔形,田間長勢強,整齊度好,說明其遺傳穩定性較好;其自然株高142.3 cm,打頂株高114.7 cm,自然葉數23.1片,有效葉數20片,莖圍9.48 cm,節距5.89 cm,腰葉葉面積1 444.62 m2,各項農藝指標均屬適宜范圍;其產量229.24 kg/667m2,均價16.69元/kg,產值3 782.78元/667m2,級指0.47,上中等煙率72%,各項經濟指標均為10個品種(中)最優,且AH1139在產量、均價、產值和級指上均優于CK有顯著差異;田間抗病性與其余品種(系)相當。

表5 田間常見病害自然發病率調查 (%)
綜上分析,AH1139在試驗區域適應性最好、經濟價值最高、發展和培育潛力最大,AH1136的各項綜合指標較AH1139次之,2010-6再次之,在10個供試品種(系)中,AH1139、AH1136、2010-6三個品種(系)值得進一步試驗或升級研究。
另外,由于2013年6月、7月和8月上中旬雨水較常年偏多,正逢煙葉成熟期,各品種(系)均不同程度受赤星病感染,這可能對各品種(系)的經濟指標有一定的影響。
[1]陳彥彥,李曉聰. 農村土地流轉中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黑龍江農業科學,2009,(6):42-44.
[2]周金仙. 云南烤煙主要推廣品種適宜種植區域劃分[J]. 煙草科技,2007,(1):59-64.
[3]周金仙. 云南烤煙主要推廣優良品種生態適應性分析[J]. 中國農學通報,2007,23(3):171-175.
[4]劉國順. 煙草栽培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203-223.
[5]劉寶法,王華彬,周寶仁,等. 幾個烤煙新品種在內蒙古的引種試驗[J]. 中國煙草科學,2003,24(2):25-27.
[6]邵 巖,宋春滿,鄧建華,等. 云南與津巴布韋烤煙致香物質的相似性分析[J]. 中國煙草學報,2007,13(4):19-25.
[7]呂 芬,鄧盛斌,李卓膦. 烤煙品種小區比較試驗[J]. 西南農業學報,2005,18(6):724-727.
[8]易建華,蒲文宣,張新要,等. 不同烤煙品種區域性試驗研究[J].作物栽培,2006,(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