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愚
2011年比爾·蓋茨來中國訪問時,楊瀾問了他一個問題:“你一生中最聰明的決定是創建了微軟,還是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慈善家?”
比爾·蓋茨的回答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兩者都不是,找到了合適的人結婚才是!”蓋茨不是在哄妻子梅琳達開心,而是真情流露內心的聲音。
對于喬布斯來說,和勞倫娜結婚是他完成性格嬗變過程中的潤滑劑。他創業的前10年,性格狂躁甚至有些暴戾,對創業伙伴不仁不義,對自己的親人亦如是——不接受自己的私生女,甚至以自己沒有生育能力為幌子,和前女友劃清界限。這種做法令人發指,而喬布斯也遭到了“報應”,被驅逐出了蘋果公司。1991年,也就是他重回蘋果公司6年前,他和勞倫娜結為連理。他終于明白,家人是永遠不能割舍的牽掛,家庭才是最樸實無華的心靈棲息地。
把蓋茨和喬布斯的成功歸功于女人的力量顯然不妥,但是可以說,從女性那兒獲益良多,促使他們告別性格或人格缺陷,從而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成就。
事實上,并不是因為蓋茨和喬布斯成為巨富、全球知名企業家了,我們才“驚訝”地發現擁有“賢內助”是多么重要的成功元素;恰恰是他們和普通大眾一樣,是生物族群中普通的一份子,雌雄之間的感應與吸引、幫助與促進是應有之義。
中國的企業家更是如此。
對于第一批掘金的商人來說,他們沒有什么可以傳承,甚至身邊沒有任何榜樣可以借鑒,所謂摸著石頭過河,一對小夫妻,一個小作坊,生意跌跌撞撞就開始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家文化”原本就舉足輕重。國學大師錢穆說:“中國文化,全部都是在家庭文化上筑起的?!?/p>
在日本企業里,如果一個男人處理不好家庭問題的話,基本上難有升遷的機會。松下幸之助在企業管理中對這一點非??粗兀J為,“小家”搞不好的人,很難搞好“大家”。
在美國,10多年前,一位名叫托馬斯的社會學家在調研了1300多位富豪后,寫成了名為《百萬富翁的智慧》一書。他的研究表明,婚姻和事業是正相關的,80%的事業成功的人從沒有離過婚,而那些離婚后開創個人事業成功的,第二次婚姻也平均維持了10年以上時間。
鄭維森摘自《常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