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青島嶗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調查研究

2014-10-10 11:24:32于洋等
山東農業科學 2014年8期
關鍵詞:資源

于洋等

摘 要: 通過資源考察、標本鑒定和文獻檢索等方法,對青島嶗山菊科植物種類及藥用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調查,并分析了嶗山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用價值。結果表明:(1)青島嶗山有菊科植物69屬145種(其中新發現30種未入載《嶗山植物志》),分別占山東省菊科植物資源總屬數的88.5%,總種數的82.9%;分別占全國菊科植物資源總屬數的29.4%, 總種數的6.3%;屬于典型藥用植物的有51屬106種,約占全國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總屬數的42.5%, 總種數的21.2%,其中32種入載2010版《中國藥典》,本文分別對其進行了重點記述。(2)嶗山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復雜多樣,包括揮發油、黃酮類、聚炔類、三萜皂苷、木脂素、生物堿等,具有多樣的生物活性。本文最后就該地區豐富的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 嶗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生物活性成分

中圖分類號: S567.9+Q949.783.5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 1001 - 4942(2014)08 - 0066 - 05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Compositae Medical

Plant Resources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of Qingdao

Yu Yang1*, Yang Zhihong1*, Yuan Lu1, Xue Jie1, Liu Ming2, Zhou San1**

(1.Pharmacy Department of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Qingdao 266021, China;

2.Qingdao Liuqinghe Senbao Bio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Qingdao 266102,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methods of species investigation, specimen identification and literatures retrieving, the species and medicinal plants belonging to Compositae family were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of Qingdao. Their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medicinal value were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45 species of this family were found belonging to 69 genera,accounting for 82.9%and 88.5%of the total species and genera in Shandong Province, and 6.3% and 29.4% of the total species and genera in China, respectively. Thirty species were new found and not recorded in the Laoshan Flora. Among them, 106 species belonging to 51 genera were of typical medicinal value, which accounted for 42.5% and 21.2% of the total medicinal genera and species number in China; in which, 32 species were recorded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The medicinal plants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had complex chemical components such as volatile oil, flavonoid, polyacetylenes, triterpenoid saponin, lignans and alkaloid, so they were of multiple biological activitie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tect and utilize these medicinal plants of Compositae family in the Laoshan Mountain.

Key words Laoshan Mountain; Compositae;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Bioactive constituents

菊科(Compositae)是被子植物中的最大科,其所含屬、種數位居被子植物之首。我國菊科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已知有235屬2 299種,是中國植物區系中種數超過2 000種的唯一特大科,其中山東省有菊科植物78屬175種(包括變種、變型)。菊科植物蘊含著大量的藥用植物資源,我國菊科藥用植物約有120屬,500多種,菊科藥用植物不僅種類多、分布廣,其化學成分也相當復雜,菊科藥用植物幾乎含有所有天然化合物類型,開發利用菊科藥用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廣闊前景,尤其在當今醫藥界回歸自然的潮流下,包括菊科植物在內的天然植物藥的開發利用在全球更是備受關注。

嶗山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東部,屬北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區,但由于瀕臨黃海,受海洋氣候的調節作用,表現出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加之嶗山復雜的地形,局部小環境豐富,為多種多樣的植物提供了有利條件,也比較適宜菊科各種植物的生長,本區蘊藏著較為豐富的菊科植物資源。目前有關嶗山菊科藥用植物的報道很少,作者對嶗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并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及核對相關標本,對該區域菊科藥用植物資源進行了較詳盡的研究,旨在為該地區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

1 研究方法

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對嶗山分布的菊科植物資源進行實地調查(包括標本的采集、記載和拍照),結合相關著作中對菊科植物的描述,并查閱有關模式標本,對嶗山菊科植物資源進行了系統整理。另外,利用已有研究文獻分析了嶗山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其藥用價值。

2 結果與分析

2.1 嶗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及其重要種類

通過2年的野外調查、采集和查閱大量相關菊科植物資料,依據《中國植物志》、《山東植物志》、《嶗山植物志》等文獻,進行了分類鑒定研究,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華本草》等文獻及民間探訪,對嶗山的菊科野生藥用植物資源進行總結和歸類。結果顯示:青島嶗山有菊科植物69屬145種,分別占山東省菊科植物資源總屬數的88.5%,總種數的82.9%;分別占全國菊科植物資源總屬數的29.4%、總種數的6.3%,其中30種未入載《嶗山植物志》。該區域菊科植物中屬于典型藥用植物的有51屬106種,約占全國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總屬數的42.5%、總種數的21.2%,其中有32種藥用價值較高的重要種類為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所收載,收載種類的中文正名、拉丁學名、中文別名、生態分布、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和功能主治分述如下:

2.1.1 蒲公英 學名: 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別名:婆婆丁。多生長在山坡、路旁、溝邊、荒地。全草入藥;苦、甘,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用于疔瘡腫毒、乳癰、瘰疬、目赤、咽痛、肺癰、腸癰、濕熱黃疸和熱淋澀痛。

2.1.2 千里光 學名: Senecio scandens Buch.-Ham. ex D. Don, 別名:九里明、蔓黃菀。多生長在森林、灌叢中,攀援于灌木、巖石上或溪邊。地上部分入藥;苦,寒;歸肺、肝經;清熱解毒,明目,利濕;用于癰腫瘡毒、感冒發熱、目赤腫痛、泄瀉痢疾和皮膚濕疹。

2.1.3 牛蒡 學名: Arctium lappa L.。多生長在山坡、山谷、林緣、林中、灌木叢中、河邊潮濕地、村莊路旁或荒地。果實入藥,稱“牛蒡子”:辛、苦,寒;歸肺、胃經;疏散風熱,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用于風熱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風疹、咽喉腫痛、痄腮、丹毒和癰腫瘡毒。

2.1.4 黃花蒿 學名: Artemisia annua L., 別名:青蒿、草蒿、臭蒿、黃蒿、假香菜。多生長在路旁、荒地、山坡、林緣等處。地上部分入藥:苦、辛,寒;歸肝、膽經;清虛熱,除骨蒸,解暑熱,截瘧,退黃;用于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熱、骨蒸勞熱、暑邪發熱、瘧疾寒熱和濕熱黃疽。

2.1.5 茵陳蒿 學名: 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 別名:茵陳、因塵、因陳、茵陳蒿、綿茵陳、花茵陳、白茵陳。地上部分入藥: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和濕瘡瘙癢。

2.1.6 紫菀 學名: Aster tataricus L. f., 別名:青牛舌頭花、山白菜、驢耳朵菜、青菀、還魂草。多生長于低山陰坡濕地和低山草地,根和根莖入藥:辛、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和勞嗽咳血。

2.1.7 漏蘆 學名: Stemmacantha uniflora (L.) Dittrich,別名:祁州漏蘆、大腦袋花、打鑼錘、郎頭花。多生長于海拔400 m以上山坡地或松林下。干燥根入藥:苦,寒;歸胃經;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用于乳癰腫痛、癰痕發背、瘰疬瘡毒、乳汁不通和濕痹拘攣。

2.1.8 天名精 學名: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別名:鶴虱、天蔓青、地菘。多生長于村旁、路邊荒地、溪邊及林緣。果實入藥,稱“鶴虱”:苦、辛,平;有小毒;歸脾、胃經;殺蟲消積;用于蛔蟲病、蟯蟲病、絳蟲病、蟲積腹痛和小兒疳積。

2.1.9 刺兒菜 學名: Cirsium setosum (Willd.)MB.,別名:小薊、野紅花。多生長于山坡、河旁、荒地、田間。地上部分入藥: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和癰腫瘡毒。

2.1.10 薊 學名: Cirsium japonicum Fisch. ex DC.,別名:大薊、山蘿卜、地蘿卜。多生長于山坡林中、林緣、灌叢中、草地、荒地、田間、路旁或溪旁。地上部分入藥: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和癰腫瘡毒。

2.1.11 石胡荽 學名: Centipeda minima (L.) A. Br. et Aschers.,別名:鵝不食草。多生長于路旁、荒野陰濕地。全草入藥:辛,溫;歸肺經;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用于風寒頭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和鼻淵流涕。

2.1.12 野菊 學名: 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別名:野菊花、瘧疾草、苦薏、路邊黃、山菊花。多生長于山坡草地、灌叢、河邊水濕地、濱海鹽漬地、田邊及路旁。頭狀花序入藥:苦、辛,微寒;歸肝、心經;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和頭痛眩暈。

2.1.13 菊花 學名: 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別名:鞠、秋菊。品種繁多,廣泛栽培。頭狀花序入藥:甘、苦,微寒;歸肺、肝經;散風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和瘡癰腫毒。

2.1.14 華東藍刺頭 學名: Echinops grijsii Hance,別名:禹州漏蘆、格利氏藍刺頭。多生長于山坡草地。根入藥:苦,寒;歸胃經;清熱解毒,消癰,下乳,舒筋通脈;用于乳癰腫痛、癰疽發背、瘰疬瘡毒、乳汁不通和濕痹拘攣。

2.1.15 鱧腸 學名: Eclipta prostrata (L.) L.,別名:墨旱蓮、旱蓮草、墨萊。多生長于河邊﹑田邊或路旁。地上部分入藥:甘、酸,寒;歸腎、肝經;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于肝腎陰虛,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2.1.16 佩蘭 學名: Eupatorium fortunei Turcz.,別名:白頭婆、澤蘭、蘭草。多生長于山坡草地、密疏林下、灌叢中、水濕地及河岸水旁。地上部分入藥:辛,平;歸脾、胃、肺經;芳香化濕,醒脾開胃,發表解暑。用于濕濁中阻、脘痞嘔惡、口中甜膩、口臭、多涎、暑濕表證、濕溫初起、發熱倦怠和胸悶不舒。

2.1.17 旋覆花 學名: Inula japonica Thunb.,別名:金沸草、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多生長于山坡路旁、濕潤草地、河岸和田埂上。頭狀花序入藥,稱“旋覆花”,整個地上部分入藥,稱“金沸草”:苦、辛、咸,微溫;降氣,消痰,行水,止嘔;用于風寒咳嗽、痰飲蓄結、胸膈痞悶、喘咳痰多、嘔吐噫氣和心下痞硬。

2.1.18 中華小苦荬 學名: Ixeridium chinense (Thunb.) Tzvel.,別名:苦菜、小苦苣、黃鼠草、山苦荬。多生長于山坡路旁、田野、河邊灌叢或巖石縫隙中。全草入藥: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等功效,主治痢疾、黃疽、血淋、痔瘺等病癥。

2.1.19 馬蘭 學名: Kalimeris indica (L.) Sch. - Bip.,別名:馬蘭草、馬蘭頭、雞兒腸、路邊菊、蓑衣蓮。多生長于林緣、草叢、溪岸、路旁,極常見。全草入藥,稱“馬蘭草”:苦、甘,涼;清熱解毒,涼血散瘀;主治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白喉、百日咳等。

2.1.20 豨薟 學名: 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別名:希仙、蝦柑草、粘糊菜、風濕草、野向日葵、牛人參。多生長于山野、荒草地、灌叢、林緣及林下,也常見于耕地中。全草入藥,稱“豨薟草”:辛、苦,寒;歸肝、腎經;祛風濕,利關節,解毒;用于風濕痹痛、筋骨無力、腰膝酸軟、四肢麻痹、半身不遂和風疹濕瘡。

2.1.21 苣荬菜 學名: Sonchus arvensis L.,別名:北敗醬、荬菜、取麻菜、苦荬菜、牛舌頭。多生長于山坡草地、林間草地、潮濕地或近水旁、村邊或河邊礫石灘。全草入藥:味苦,性寒;清熱解毒,利濕排膿,涼血止血;用于咽喉腫痛、痔瘡、腸炎、尿血、便血和崩漏。

2.1.22 蒼耳 學名: 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別名:葈耳、粘頭婆、蒼耳子、蒼浪子、胡蒼子。多生長于空曠干旱山坡、旱田邊鹽堿地、干涸河床及路旁。果實入藥:辛、苦,溫;有毒;歸肺經;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用于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風疹瘙癢和濕痹拘攣。

2.1.23 蓍 學名: Achillea millefolium L.,別名:蓍草、歐蓍、千葉蓍、鋸草。多栽培,地上部分入藥:苦、酸,平;歸肺、脾、膀胱經;解毒利濕,活血止痛;用于乳蛾咽痛、泄瀉痢疾、腸癰腹痛、熱淋澀痛、濕熱帶下和蛇蟲咬傷。

2.1.24 艾 學名: Artemisia argyi Levl. et Van.,別名:艾蒿、白蒿、醫草、灸草、蘄艾。多生長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區的荒地、路旁﹑河邊及山坡等地,局部地區為植物群落的優勢種。葉入藥: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經過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和宮冷不孕;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出血。

2.1.25 北蒼術 學名: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別名:赤術、槍頭菜。生長于低山陰坡疏林邊、灌木叢及其草叢中。根莖入藥:辛、苦,溫;歸脾、胃、肝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脹滿、泄瀉、水腫、腳氣痿躄、風濕痹痛、風寒感冒和夜盲。

2.1.26 白術 學名: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別名:術、山薊、山姜。生長于山坡草地及山坡林下。根莖入藥:苦、甘,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和胎動不安。

2.1.27 紅花 學名: Carthamus tinctorius L.,別名:草紅花、草紅、刺紅花。栽培品,花入藥:辛,溫;歸心、肝經;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于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癥瘕痞塊、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撲損傷和瘡瘍腫痛。

2.1.28 水飛薊 學名: Silybum marianum (L.) Gaertn.,別名:奶薊,老鼠筋,水飛雉。栽培品,果實入藥:苦,涼;歸肝、膽經;清熱解毒,疏肝利膽;用于肝膽濕熱、脅痛和黃疸。

2.1.29 一枝黃花 學名: Solidago decurrens Lour.,別名:山邊半枝香、灑金花、野黃菊。全草入藥:辛、苦,涼;歸肺、肝經;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用于喉痹、乳蛾、咽喉腫痛、瘡癤腫毒和風熱感冒。

2.1.30 款冬 學名: Tussilago farfara L.,別名:冬花、蜂斗菜、款冬蒲公英。花蕾入藥:辛、微苦,溫;歸肺經;潤肺下氣,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和勞嗽咳血。

2.1.31 輪葉澤蘭 學名: Eupatorium lindleyanum DC.,別名:野馬追、白鼓釘、尖佩蘭、白頭婆。地上部入藥:苦,平;歸肺經;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多咳嗽氣喘。

2.1.32 菊苣 學名: Cichorium intybus L.,別名:藍菊、毛菊苣。地上部分或根部入藥:清肝利膽,健胃消食,利尿消腫;用于濕熱黃疽、胃痛食少和水腫尿少。

2.2 嶗山菊科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多樣性

菊科植物化學成分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均居植物界之首,總計約30余類,幾乎包括了所有天然化合物類型,其中以揮發油類﹑黃酮類、聚炔類、三萜皂苷、木脂素、生物堿等為其突出特點。嶗山的菊科藥用植物中,蒼術屬 (Atractylodes)、蒿屬(Artemisia)、澤蘭屬(Eupatorium)、蓍屬(Achillea) 等富含揮發油,揮發油的主要成分為單萜和倍半萜類,如蒼術屬含桉油醇、蒼術螺醇、蒼術酮、蒼術素等,蒿屬中所含的側柏酮、側柏醇、蒿酮、異蒿酮等;菊科植物揮發油中特別突出的是倍半萜內酯類,如澤蘭屬的澤蘭內酯、蒿屬的青蒿素、天名精屬 (Carpesium)的天名精內酯、旋覆花屬(Inula)的土木香內酯,風毛菊屬(Saussurea) 的廣木香內酯等。黃酮類化合物的各種類型在菊科中幾乎均有分布,常見的有查兒酮、橙酮、柑橘素、芹菜素、野黃芩黃素、山奈酚、槲皮素等。聚炔類成分在菊科管狀花亞科植物廣泛分布,尤其在鬼針草屬、蒿屬、菊屬、矢車菊屬、藍刺頭屬等植物中含量較高。三萜類也在管狀花亞科中有較多的分布,它們有的以皂苷的形式存在,如澤蘭屬、向日葵屬、紫菀屬等屬的皂苷。木脂素類在菊科中也有分布,如紅花的絡石苷、牛蒡的牛蒡子苷等。生物堿類在菊科中也有分布,如千里光屬中的苦參堿、大麗花屬的葫蘆巴堿、藍刺頭屬的藍刺頭堿等。

菊科藥用植物化學成分的多樣性決定了菊科藥用植物生物活性的多樣性。菊屬 (Dendranthema)的藥用成分為揮發油、膽堿、水蘇堿、菊苷、維生素,具有祛痰鎮咳、清熱解毒、鎮靜中樞神經、疏肝明目、平肝涼血等藥理作用,代表種類有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甘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等。澤蘭屬(Eupatorium)的藥用成分為單萜、倍半萜、二萜、三萜、黃酮、植物甾醇、生物堿、香豆素、色烯苯乙酮、苯并呋喃及麝香草酚衍生物,具有治療感冒咳嗽、癰瘡腫瘤、跌打損傷及活血止血等藥理作用,代表植物有蘭草(Eupatorium fortunei)、輪葉澤蘭(Eupatorium lindleyanum)和澤蘭(Eupatorium japonicum)等。風毛菊屬(Saussurea)的藥用成分為倍半萜內酯、三萜、甾體類、多糖類、有機酸類,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衰老、改善心血管系統機能等藥理作用,代表植物有風毛菊(Saussurea japonica)等。小苦荬屬(Ixeridium)的藥用成分為三萜、甾醇、倍半萜、黃酮、香豆素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藥理作用,代表植物有中華小苦荬(Ixeridium chinense)等。天名精屬的藥用成分為倍半萜內酯(屬吉瑪烷型),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血、殺蟲等藥理作用,代表植物為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蓍屬的藥用成分為生物堿、苷類、膽堿、氨基酸、揮發油,具有發汗驅風、解毒消腫、止血止疼、健胃,治療風濕疼痛、腸炎痢疾、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藥理作用,代表種為蓍(Achillea millefolium L.)。 蒲公英屬(Taraxacum)的藥用成分為蒲公英醇、蒲公英甾醇、豆甾醇、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等藥理作用,常用于治療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及外科各種急慢性炎癥,代表植物為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千里光屬(Senecio)的藥用成分為苦參堿,具抗腫瘤活性,千里光生物堿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植物性肝毒成分,代表植物為琥珀千里光(Senecio ambraceus)等。紫菀屬(Aster)的藥用成分為紫菀酮、槲皮素、無羈萜、表無羈萜和揮發油,尚含紫菀皂苷,水解得常春藤皂甙元有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治療慢性咳嗽氣喘,代表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f.)。 薊屬(Cirsium)的藥用成分為三萜和甾體類、揮發油、黃酮、黃酮苷、生物堿、尿苷、蘆丁,具有抗菌、抑制心臟、降壓、降低脂質過氧化物形成、止血、抗腫瘤、殺線蟲等藥理作用,代表植物為小薊(Cirsium setosum)、大薊(Cirsium japonicum)等。

3 結論與建議

菊科藥用植物以其復雜多樣的化學成分,使其在藥品、保健品、化妝品以及其它許多領域有極其廣泛的應用,并有廣闊的研究開發潛力。然而,青島嶗山目前菊科植物的開發利用仍處于初級階段,甚至很多領域都是空白,已開發的種類產品多處于低級范疇,加之環境的惡化導致的資源破壞嚴重,造成了不少菊科種類資源處于瀕危狀況。因此,不僅有必要對嶗山菊科植物資源進行全面調查,而且尤其要研究對其進行有效保護的措施。只有充分做好嶗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的保護工作,才能更好地開發利用其多種多樣的有效成分。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植物志編委會. 中國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1980.

[2] 陳漢斌,鄭亦津, 李法曾. 山東植物志[M]. 青島: 青島出版社,1990.

[3] 樊守金, 胡澤. 嶗山植物志[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2003.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M]. 上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5]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國藥典:一部[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

[6] 魯松. 峨眉山菊科野生植物資源及其開發利用研究[J]. 資源開發與市場, 2014, 30(1): 42-44.

[7] 王學軍.陜北地區野生菊科藥用植物資源考[J]. 陜西中醫,2011, 32(10): 1404-1406.

[8] 姜山.昆崳山菊科藥用植物資源調查[J]. 齊魯藥事,2010, 29(10): 582-584.

[9] 翟書華,李紹萍,鄒曉菊,等.昆明地區野生菊科藥用植物資源調查[J].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 2013(5): 85-88.

[10] 宋敏麗. 山西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菊科野生藥用植物資源調查[J]. 河南農業科學, 2012,41(1): 134-136.

猜你喜歡
資源
讓有限的“資源”更有效
污水磷資源回收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崛起·一場青銅資源掠奪戰
藝術品鑒(2020年7期)2020-09-11 08:04:44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當代貴州(2018年28期)2018-09-19 06:39:04
資源再生 歡迎訂閱
資源再生(2017年3期)2017-06-01 12:20:59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決策(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专区| 成人精品亚洲| 538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欧美性久久久久| 欧美国产视频|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免费a在线观看播放| 亚国产欧美在线人成| 秋霞国产在线| 日韩欧美综合在线制服|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久久久| 99无码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福利在线|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亚洲成人精品| 98超碰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久亚洲国产美女国产盗摄|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播五月综合|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自拍偷拍欧美|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国产理论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极品性荡少妇一区二区色欲| 午夜日b视频|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一级毛片|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97se综合| 中文字幕1区2区| 亚洲成人福利网站|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她的性爱视频| 国产精品hd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小视频|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看片AI|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99r8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H在线播放| 亚洲 成人国产| 国内a级毛片| 青青草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日韩经典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永久无码观看在线| 久久综合五月| 国产不卡在线看|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jizz国产在线| 国产菊爆视频在线观看|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日韩高清欧美| 伊人国产无码高清视频|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天堂在线www网亚洲| 波多野结衣久久高清免费| 色偷偷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自拍|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国产剧情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