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美麗++代合治
摘 要:
以魚臺縣為研究區域,對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建立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專家咨詢法及AHP層次分析法確立了各指標的權重,利用綜合指數法計算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綜合得分。提出了適當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進一步研究魚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
中圖分類號: S11+5(252)+F301.2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 1001 - 4942(2014)08 - 0099 - 05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Us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Yutai County
Cui Meili,Dai Hezhi*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 Taking Yutai County as research reg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ere analyzed firstl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stablishing 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he metho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intensive degree was calcula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in Yutai County.
Key words Yutai County;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土地既是重要資源,又是重要資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泉。“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僅是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提出:“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可見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問題又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目前,魚臺縣經濟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十分旺盛。魚臺縣也面臨著我國大多數地區所面臨的土地利用問題:一方面土地資源需求巨大,但城鎮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現象突出;另一方面我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嚴重不足[1],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魚臺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進一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建設集約節約型社會,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及新四化的同步發展[2],實現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魚臺縣只能走土地集約利用之路,探析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狀況對促進魚臺縣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有重要意義。
1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區域概況
4 提高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的措施及建議
4.1 樹立集約用地觀念,提高公眾參與度
觀念的統一是一切工作的思想保障。要促使全社會形成集約用地的觀念,認識到城鄉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對于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首先政府應當帶頭轉變觀念,熟悉有關政策法規,科學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積極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引進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其次要加大對集約用地的宣傳,積極推廣集約用地的典型案例,讓公眾認識到集約用地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4.2 加強建設用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魚臺縣的后備土地資源非常貧乏,建設用地整理將是今后補充土地資源、促進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徑。根據魚臺縣的實際情況,對建設用地的整理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魚臺縣農村居民點分布零散,有大量宅基地閑置的現象,應當加強農村居民點整理;二是加強對鹿洼煤礦等采煤塌陷礦區土地的整理;三是魚臺縣河網密布,目前,廢棄的橋梁、溝渠大量存在,應當加強對以水利為主體的基礎設施用地整理;四是加強對城鎮建成區存量土地的整理。
4.3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用地布局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用地結構不盡合理,三產用地比例不夠協調,不少占地面積較大、生產率較低的傳統工業和行政機構集中在地價高、區位條件好的區域中心地帶,商業用地的比重卻相對較小[12]。這一現象在魚臺縣比較突出,縣城的“黃金地段”魚新二路尚有一些政府部門集中在此。因此,要在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調整魚臺縣舊城區的產業布局,優化用地結構,把一些行政部門搬到北部新城區,提高舊城區建設用地的集約程度。
4.4 建立用地制約機制
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最有效的途徑是構建用地制約機制。一是建立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估體系,對新增加的城鄉建設用地制定相應政策,引導采用高度集約化的用地方式,立體利用土地空間,盡量少占耕地[13];二是制定完善的建設項目用地定額標準,嚴格按定額指標供應建設用地;三是建立工業園區集約用地量化管理指標;四是建立地價與稅收、投資密集等指標掛鉤的管理機制。
參 考 文 獻:
[1] 毛蔣興,閆小培,王愛民,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述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2):48-52.
[2] 季明川,楊萍,武軍,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40-142,146.
[3] 曹銀貴,周偉,王靜,等.基于主成分分析與層次分析的三峽庫區耕地集約利用對比[J].農業工程學報,2010,26(4):291-296.
[4] 石培基,邴廣路.基于熵值法的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以甘肅省為例[J].干旱區研究,2009,26(4):502-507.
[5] 宋戈,張文雅,馬和. 森工城市轉型期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以黑龍江省伊春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10):31-38.
[6] 吳壯金,周興,左志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4):21-22.
[7] 魏慧,李永實.區域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評價方法探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5(3):372-375.
[8] 周碧華,吳秋明.基于AHP的產業集群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6(2):66-68,115.
[9] 譚躍進,陳英武,易進先. 系統工程原理[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65-70.
[10] 唐國滔,羅美利,袁清坡.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宏觀評價研究——以岳陽市為例[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2007.
[11] 趙躍倫,王燕朋,軒慶水.濟寧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山東國土資源,2011,27(8):38-41.
[12] 何曉丹.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3] 郭路明,蒲春玲,李平光.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優化研究——以河北贊皇縣為例[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35- 139.
摘 要:
以魚臺縣為研究區域,對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建立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專家咨詢法及AHP層次分析法確立了各指標的權重,利用綜合指數法計算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綜合得分。提出了適當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進一步研究魚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
中圖分類號: S11+5(252)+F301.2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 1001 - 4942(2014)08 - 0099 - 05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Us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Yutai County
Cui Meili,Dai Hezhi*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 Taking Yutai County as research reg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ere analyzed firstl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stablishing 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he metho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intensive degree was calcula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in Yutai County.
Key words Yutai County;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土地既是重要資源,又是重要資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泉。“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僅是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提出:“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可見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問題又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目前,魚臺縣經濟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十分旺盛。魚臺縣也面臨著我國大多數地區所面臨的土地利用問題:一方面土地資源需求巨大,但城鎮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現象突出;另一方面我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嚴重不足[1],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魚臺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進一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建設集約節約型社會,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及新四化的同步發展[2],實現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魚臺縣只能走土地集約利用之路,探析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狀況對促進魚臺縣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有重要意義。
1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區域概況
4 提高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的措施及建議
4.1 樹立集約用地觀念,提高公眾參與度
觀念的統一是一切工作的思想保障。要促使全社會形成集約用地的觀念,認識到城鄉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對于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首先政府應當帶頭轉變觀念,熟悉有關政策法規,科學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積極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引進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其次要加大對集約用地的宣傳,積極推廣集約用地的典型案例,讓公眾認識到集約用地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4.2 加強建設用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魚臺縣的后備土地資源非常貧乏,建設用地整理將是今后補充土地資源、促進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徑。根據魚臺縣的實際情況,對建設用地的整理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魚臺縣農村居民點分布零散,有大量宅基地閑置的現象,應當加強農村居民點整理;二是加強對鹿洼煤礦等采煤塌陷礦區土地的整理;三是魚臺縣河網密布,目前,廢棄的橋梁、溝渠大量存在,應當加強對以水利為主體的基礎設施用地整理;四是加強對城鎮建成區存量土地的整理。
4.3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用地布局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用地結構不盡合理,三產用地比例不夠協調,不少占地面積較大、生產率較低的傳統工業和行政機構集中在地價高、區位條件好的區域中心地帶,商業用地的比重卻相對較小[12]。這一現象在魚臺縣比較突出,縣城的“黃金地段”魚新二路尚有一些政府部門集中在此。因此,要在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調整魚臺縣舊城區的產業布局,優化用地結構,把一些行政部門搬到北部新城區,提高舊城區建設用地的集約程度。
4.4 建立用地制約機制
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最有效的途徑是構建用地制約機制。一是建立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估體系,對新增加的城鄉建設用地制定相應政策,引導采用高度集約化的用地方式,立體利用土地空間,盡量少占耕地[13];二是制定完善的建設項目用地定額標準,嚴格按定額指標供應建設用地;三是建立工業園區集約用地量化管理指標;四是建立地價與稅收、投資密集等指標掛鉤的管理機制。
參 考 文 獻:
[1] 毛蔣興,閆小培,王愛民,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述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2):48-52.
[2] 季明川,楊萍,武軍,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40-142,146.
[3] 曹銀貴,周偉,王靜,等.基于主成分分析與層次分析的三峽庫區耕地集約利用對比[J].農業工程學報,2010,26(4):291-296.
[4] 石培基,邴廣路.基于熵值法的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以甘肅省為例[J].干旱區研究,2009,26(4):502-507.
[5] 宋戈,張文雅,馬和. 森工城市轉型期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以黑龍江省伊春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10):31-38.
[6] 吳壯金,周興,左志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4):21-22.
[7] 魏慧,李永實.區域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評價方法探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5(3):372-375.
[8] 周碧華,吳秋明.基于AHP的產業集群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6(2):66-68,115.
[9] 譚躍進,陳英武,易進先. 系統工程原理[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65-70.
[10] 唐國滔,羅美利,袁清坡.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宏觀評價研究——以岳陽市為例[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2007.
[11] 趙躍倫,王燕朋,軒慶水.濟寧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山東國土資源,2011,27(8):38-41.
[12] 何曉丹.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3] 郭路明,蒲春玲,李平光.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優化研究——以河北贊皇縣為例[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35- 139.
摘 要:
以魚臺縣為研究區域,對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和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建立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運用專家咨詢法及AHP層次分析法確立了各指標的權重,利用綜合指數法計算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綜合得分。提出了適當的對策和建議,以期為進一步研究魚臺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
中圖分類號: S11+5(252)+F301.24 文獻標識號:A 文章編號: 1001 - 4942(2014)08 - 0099 - 05
Evaluation on Intensive Us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 Yutai County
Cui Meili,Dai Hezhi*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China)
Abstract Taking Yutai County as research reg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ere analyzed firstl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establishing the index system to evaluate the intensive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the metho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intensive degree was calculated through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In the e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in Yutai County.
Key words Yutai County;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tensive use; Evaluation
土地既是重要資源,又是重要資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源泉。“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僅是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也是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提出:“從嚴合理供給城市建設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可見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問題又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目前,魚臺縣經濟發展迅速、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對建設用地的需求十分旺盛。魚臺縣也面臨著我國大多數地區所面臨的土地利用問題:一方面土地資源需求巨大,但城鎮存量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現象突出;另一方面我國人多地少,耕地資源嚴重不足[1],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制約了魚臺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進一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建設集約節約型社會,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及新四化的同步發展[2],實現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魚臺縣只能走土地集約利用之路,探析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利用狀況對促進魚臺縣經濟又快又好發展有重要意義。
1 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及存在問題
1.1 區域概況
4 提高魚臺縣城鄉建設用地集約程度的措施及建議
4.1 樹立集約用地觀念,提高公眾參與度
觀念的統一是一切工作的思想保障。要促使全社會形成集約用地的觀念,認識到城鄉建設用地的集約利用對于保障國家安全、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首先政府應當帶頭轉變觀念,熟悉有關政策法規,科學合理地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積極引導產業結構升級,引進科技含量高的企業。其次要加大對集約用地的宣傳,積極推廣集約用地的典型案例,讓公眾認識到集約用地的重要性,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4.2 加強建設用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目前魚臺縣的后備土地資源非常貧乏,建設用地整理將是今后補充土地資源、促進建設用地集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徑。根據魚臺縣的實際情況,對建設用地的整理應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魚臺縣農村居民點分布零散,有大量宅基地閑置的現象,應當加強農村居民點整理;二是加強對鹿洼煤礦等采煤塌陷礦區土地的整理;三是魚臺縣河網密布,目前,廢棄的橋梁、溝渠大量存在,應當加強對以水利為主體的基礎設施用地整理;四是加強對城鎮建成區存量土地的整理。
4.3 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優化用地布局
由于歷史原因我國用地結構不盡合理,三產用地比例不夠協調,不少占地面積較大、生產率較低的傳統工業和行政機構集中在地價高、區位條件好的區域中心地帶,商業用地的比重卻相對較小[12]。這一現象在魚臺縣比較突出,縣城的“黃金地段”魚新二路尚有一些政府部門集中在此。因此,要在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調整魚臺縣舊城區的產業布局,優化用地結構,把一些行政部門搬到北部新城區,提高舊城區建設用地的集約程度。
4.4 建立用地制約機制
提高土地集約利用度最有效的途徑是構建用地制約機制。一是建立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估體系,對新增加的城鄉建設用地制定相應政策,引導采用高度集約化的用地方式,立體利用土地空間,盡量少占耕地[13];二是制定完善的建設項目用地定額標準,嚴格按定額指標供應建設用地;三是建立工業園區集約用地量化管理指標;四是建立地價與稅收、投資密集等指標掛鉤的管理機制。
參 考 文 獻:
[1] 毛蔣興,閆小培,王愛民,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述評[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5,21(2):48-52.
[2] 季明川,楊萍,武軍,等.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與農村城鎮化[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40-142,146.
[3] 曹銀貴,周偉,王靜,等.基于主成分分析與層次分析的三峽庫區耕地集約利用對比[J].農業工程學報,2010,26(4):291-296.
[4] 石培基,邴廣路.基于熵值法的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以甘肅省為例[J].干旱區研究,2009,26(4):502-507.
[5] 宋戈,張文雅,馬和. 森工城市轉型期土地集約利用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以黑龍江省伊春市為例[J].中國土地科學,2008,22(10):31-38.
[6] 吳壯金,周興,左志莉.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城市土地集約利用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9(4):21-22.
[7] 魏慧,李永實.區域土地節約和集約利用評價方法探討[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5(3):372-375.
[8] 周碧華,吳秋明.基于AHP的產業集群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現代管理科學,2006(2):66-68,115.
[9] 譚躍進,陳英武,易進先. 系統工程原理[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65-70.
[10] 唐國滔,羅美利,袁清坡.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宏觀評價研究——以岳陽市為例[A]//2007年中國土地學會年會論文集.2007.
[11] 趙躍倫,王燕朋,軒慶水.濟寧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研究[J].山東國土資源,2011,27(8):38-41.
[12] 何曉丹.建設用地集約利用評價[D].杭州:浙江大學,2006.
[13] 郭路明,蒲春玲,李平光.城鄉建設用地結構優化研究——以河北贊皇縣為例[J].山東農業科學,2013,45(12):135-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