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麗娜,李滬萍,羅康碧,謝衛蘋,蘇毅
(昆明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磷石膏是在濕法磷酸生產過程中磷礦石與硫酸反應得到的副產物,每生產1.0 t磷酸大約產出4.5~5.0 t磷石膏。目前世界上磷石膏的年排放量約為11 000萬~13 000萬噸,有效利用率僅為10%左右[1-3],并且隨著高效復合肥行業的迅猛發展,磷石膏的排放量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在磷石膏中含有部分未分解的磷礦石、洗滌不完全及同晶取代等原因造成的磷、氟等多種雜質,使磷石膏的應用性能不及天然石膏[4-6],導致其不能直接應用于石膏建材及高端石膏產品的生產。用硫酸溶液酸浸處理磷石膏可有效除去其中的磷、氟雜質,提高其品質[7-8],但該處理對磷石膏的溶解損失及性能影響鮮見報道。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硫酸酸浸處理磷石膏時溶解度和結晶物相的變化情況,為磷石膏酸浸除雜研究和綜合利用奠定基礎。
1.1.1 原料及試劑
硫酸,分析純;磷石膏(云南某廠),過20目篩,40 ℃烘干至恒重。
1.1.2 分析檢測
(1)溶解度 用 AL204-IC 型梅特勒-托利多電子天平秤量磷石膏溶解前后的質量,根據失重量計算。
(2)物性檢測 采用日本 JEOL公司的JSM-7401F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檢測磷石膏形貌變化;采用日本Rigaku公司的D/Max-2500型X射線衍射儀(XRD)檢測磷石膏物相變化;采用德國NETZSCH STA409C型熱重儀(TG)檢測磷石膏的結晶水變化。
磷石膏在40 ℃烘干至恒重,稱量2~3 g(精確至0.0001 g),并稱量100 g硫酸溶液(精確到0.1 g),將硫酸溶液預熱至實驗溫度后加入磷石膏,在恒溫磁力攪拌下反應30 min,用4#砂芯漏斗抽濾,濾得的未溶物在40 ℃下烘干24 h后稱重,并檢測。
2.1.1 溶解溫度
在不同硫酸濃度下,磷石膏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磷石膏溶解度隨溶解溫度的變化關系
從圖1可以看出,磷石膏在水(0% H2SO4)中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先緩慢升高,當溫度超過30 ℃后溶解量略有下降,但變化很小;在其他濃度的硫酸溶液中,磷石膏溶解度隨溶解溫度升高而升高。溶解溫度低于 40 ℃時,溶解度變化相對緩慢;溶解溫度高于 40 ℃時,溶解度增大較為明顯。說明磷石膏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規律與在水中的溶解規律不同,增大溶解溫度可促使其在硫酸溶液中溶解。
2.1.2 硫酸濃度
在不同溶解溫度下,磷石膏的溶解度隨硫酸濃度的變化關系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溶解溫度下,磷石膏的溶解度隨硫酸濃度增加呈先升后降規律。在較低溫度下,溶解度隨濃度變化幅度較小,溫度超過40 ℃時其變化幅度相對較大。當硫酸濃度為 10%時,磷石膏的溶解度達到極大值,當硫酸濃度為30%時,磷石膏的溶解度最小(在水中的溶解度除外)。說明磷石膏在硫酸溶液中存在一個最大溶解量,低于此值時,提高硫酸濃度可促進磷石膏的溶解;超過此值時,提高硫酸濃度有可能促進硫酸鈣溶解的同時有結晶重新析出,導致溶解度降低。因此,有必要研究溶解過程中硫酸鈣結晶的變化情況。
圖2 磷石膏溶解度隨硫酸濃度的變化關系
硫酸鈣存在 3種形態:CaSO4·2H2O、CaSO4·0.5 H2O和CaSO4,在一定的條件下它們的溶解度不相同,且可互相轉變。本實驗用的原料磷石膏主要成分為 CaSO4·2H2O,為探明其在硫酸溶液中溶解時是否會發生相態變化,選擇在溶解度變化最大對應的溫度 80 ℃及溶解最大值和最小值對應的硫酸濃度10%和30%條件下處理磷石膏,對處理后的磷石膏樣品進行表征,分析其物相變化。
2.2.1 磷石膏形貌變化
磷石膏在80 ℃下,分別用10%和30%的硫酸溶液進行溶解,溶解前后的磷石膏進行SEM分析,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處理前后的磷石膏的SEM圖
由圖3可以看到,磷石膏晶體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磷石膏由大塊斜方晶逐漸解體碎化,10%硫酸處理后的磷石膏仍保持原料磷石膏基本形貌,但30%硫酸處理后的磷石膏形貌發生較大變化,并出現了少量棒狀和針狀晶體,這預示著磷石膏在硫酸溶液中溶解的同時可能發生了物相改變。
2.2.2 磷石膏物相變化
在80 ℃下,分別對磷石膏原料和用10%、30%硫酸溶液處理后的磷石膏進行 XRD分析,結果如圖4所示。
由圖4可知,磷石膏經過硫酸溶液處理后,物相發生了改變。10%和30%的硫酸處理的磷石膏中CaSO4·2H2O特征吸收峰峰值由140 000 a.u.分別降低到120 000 a.u.和48 000 a.u.,說明磷石膏結晶度降低,晶體出現瓦解;在用30%硫酸處理后的磷石膏中出現了CaSO4的特征峰,但沒有檢測到CaSO4·0.5H2O的特征峰,說明隨著處理硫酸濃度的升高,磷石膏中CaSO4·2H2O晶體溶解,并再結晶析出了CaSO4。
圖4 磷石膏的XRD圖
2.2.3 結晶水含量變化
在80 ℃下,對磷石膏原料及用10%、30%硫酸溶液處理的磷石膏進行TG分析,結果如圖5所示。
硫酸鈣結晶水的脫水溫度約為200 ℃,以加熱至200 ℃時磷石膏的失重量計算二水硫酸鈣的溶解轉化率。由圖4可知,原料磷石膏主要組成為CaSO4·2H2O(理論含水量20.9%)和SiO2,結合圖5中原料失重率為 16.0%,可計算出原料中的CaSO4·2H2O 的含量約為 76.6%(16.0%/20.9%=76.6%);10%硫酸處理后的磷石膏失重率為11.7%,折合 CaSO4·2H2O含量為 56.0%,結合溶解度實驗數據推測約有67.3%的二水硫酸鈣溶解。由于XRD中未檢測到半水物和無水物,說明此時磷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鈣僅發生溶解,并無新相生成。
圖5 磷石膏的TG圖
30%硫酸處理后的磷石膏失水量約為 2.49%,折合 CaSO4·2H2O含量約為 11.9%,二水硫酸鈣溶解率為89.4%,但100 g酸中的溶解量反而比在10%硫酸中的少0.48 g。由圖4(c)的XRD圖可明顯看到CaSO4譜線,說明有新相無水硫酸鈣結晶析出,結晶形貌發生了變化。這是由于在80 ℃下用30%硫酸處理磷石膏時,二水硫酸鈣溶解,體系達到了無水硫酸鈣的結晶限,致使無水硫酸鈣結晶析出;而無水硫酸鈣的結晶析出,又促使二水硫酸鈣不斷溶解,最終出現二水硫酸鈣溶解率升高、磷石膏溶解度下降的現象。
(1)磷石膏的溶解度隨溶解溫度升高而升高,隨硫酸濃度升高而先升后降,且在10%硫酸中溶解度達最大。
(2)用硫酸溶液處理磷石膏時,磷石膏晶體相態發生了改變。在較低濃度(<10%)的硫酸溶液中,磷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鈣溶解,無新相生成;在較高濃度(>10%)的硫酸溶液中,二水硫酸鈣溶解,同時有無水硫酸鈣結晶析出,磷石膏溶解度降低。
[1]Singh M.An improved process for purification of phosphgysum[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996,8:597-601.
[2]呂鵬飛,費德君,黨亞固.磷石膏制備硫酸鈣晶須及晶須造紙應用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3,32(4):842-847.
[3]韓青,羅康碧,李滬萍,等.磷石膏的開發利用現狀[J].化工科技,2012,20(1):53-58.
[4]Singh M M,Garg C L,Verma,et al.An improved process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phosphogypsum[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996,10:597-600.
[5]Singh,Manjit.Role of phosphogypsum impurities on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ion of selenite plaster[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2005,19:480-486.
[6]Luts R.Preparation of phosphate acid wastes gypsum for further processing to make building material[J].Zement-kalk-Gips,1995,48(2):98-102.
[7]白有仙,吳培利,劉健,等.磷石膏循環洗滌工藝研究[J].化肥工業,2009,36(1):34-36.
[8]孔霞,羅康碧,李滬萍,等.硫酸酸浸法除磷石膏中雜質氟的研究[J].化學工程,2012,40(8):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