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莉洋
【摘要】隨著我國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的進行,當前我國地方財政收入結構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財源建設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需要我們理清思路,努力克服傳統財源建設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加強財稅政策改革的力度,充分的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從而在當前形勢下國,加快財源建設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正在全力進行和諧社會的建設,為了確保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加強地方經濟發展的后勁,確保地方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應該加快地方經濟和財政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培育地方財源,從而推動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財源建設;地方財政;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取向
一、我國財源建設的主要形勢
1.需要進行創新。過去我國經濟運行處于短缺的狀態,長期處于賣方市場主導下,在這種形勢下對于財源建設的觀念、思路和做法都有自身的特點,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的經濟運行過剩,處于買方市場下,過去的財源建設的工作已無法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要求,所以在財源建設工作中需要從思想、觀念及做法上進行創新。
2.財政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隨著所得稅收入分離改革的不斷進行,使中央和地方政府間的分配關系得到進一步規范,在這種情況下,對地方財政收入的影響較大,減弱了地方政府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干擾和行政依據,加快了現代化企業制度的建立。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地區間財力差距擴大的趨勢得以減緩,使財源建設單的思路及方向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3.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自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加快了國際資本和商品的流通速度,給我國傳統的產業結構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面對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使我國的地方財源結構及新時期的財源建設工作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地方財政部門更加加快思想和觀念上的改變,以新思維和新觀念進行不斷的探索,從而實現對財源建設的實踐進行指導。
二、財源建設的政策取向
1.順應政策變化,調整財源建設的結構。隨著各項稅收改革的進行,使地方財政在減收和增收方面的影響因素不斷增多,從而給地方財政帶來較嚴重的影響。但各項稅費改革的進行,也是為了國家長遠發展和政治穩定的需要。因此地方財政部門也唯有積極的調整財源建設的方向,使其應變能力得以進一步增強,從而在政策的主導下進行結構的不斷調整,確保地方財政經濟的持續增長。
首先是基礎財源建設必須符合基本國策。因為在當前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政策更傾斜于農業、基礎設施及交通能源產業,這些產業中特別是農業生產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由于農民難以承擔,在這種情況下,唯有財政介入并由政府組織實施后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決定了財源建設工作也要圍繞這些產業來進行。
其次是對于新興及后續財源的決策,則需要在短期和中期財政經濟政策的基礎上進行。選擇一些典型的高利稅及具有特色的產業來進行財源建設,加強對其技術的支持力度,增加企業的科技含量,從而以高質量和高檔次的財源建設為其發展動力,從而使其形成穩固、合理的財源建設態勢,以便于更好的適應國家政策調整變化的需要。
2.突出主導,培育多元化的財源結構。長期以來導致我國財政困難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主導財源,而且財源結構存在著單一、弱小及抗風險能力差的弱點。要想很好的解決這些矛盾,則需要從優化財源結構入手,培育多元化的財源結構,從而確保財政經濟的穩定性。因為在單一的財源結構下,一旦有產業調整及自然災害發生的情況下,財政則會發生欠收的情況,所以財源結構的多樣性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是保證財源穩定的基礎。
首先,在加強財源結構的優化,形成優勢互補的財源群體,從而形成以工業為主體、以農業為特色、以民營經濟為新興,以服務為活力和以城鎮建設為補充的多元化財源群體,從而確保財政收入的穩定性。
其次,調整梯次結構,不僅要抓速效財源,還要堅持抓長效財源,從而使基礎財源得到不斷的鞏固,從而解決當前長效財源不足,財政增長缺乏后力的矛盾問題。加快梯級財源的培育,從而實現梯次財源框架的構筑,使短期開支及財政經濟的增長都以得以較好的滿足。
3.平等對待不同所有制企業。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在稅收改革不斷深入的情況下已開始融為一體,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對于企業的干擾得以進一步的弱化,這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重要。實現了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這就使地方財政所面臨的難題也得以在不斷加快多種所有制經濟全面發展的情況下,得以有效的解決,從而實現富民的發展目標。
4.革新財源建設的籌資方式。在當前各地的財源建設工作當中,最為重要的即是對資金的籌集,資金籌集情況直接決定了財源建設工作的成敗。因引這了更好的加強財源建設工作,需要我們不斷的拓寬財源建設的籌資渠道,從而擴大資金的來源,加大資金的投入,從而確保財源建設工作得以健康、有序的進行。對于資金的籌集可以通過多個渠道來進行,首先在財政方面,其可以通過政策來制訂貼息和價格保護,建立共同基金;其次企業可以加快自身的改革和改組步伐,從而盤活企業的固定資產;再次,為招商引資創建良好的環境,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最后統集起來分散于各個部門的財源建設資金,使其充分的發揮作用。
三、結束語
我國經濟的強大、國家實力的增加都是以財源為基礎而實現的,所以增強財源保障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前我國一再的強調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就需要以財政作為支撐,從而使政府通過對資源的配置和宏觀調控,從而使財政發揮其直接、靈活及調控的優勢,從而在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發揮重要的力量。近些年來,各地方政府更加重視財源建設工作的開展,積極進行優質財源的培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財政收入保持著較快的發展勢頭,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支出的壓力,所以還需要加快高效財源的培植力度,確保經濟實現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穆清芝.大力培植財源加快財源建設[J].山東經濟戰略研究,2009(10)
[2]張慧.發揮財政職能,支持財源建設[J].現代商業,2009(21)
[3]王佳.財源建設相關問題研究.財政監督,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