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蕾
財務投入不足造成企業在發展到一定規模或者說要上一個臺階時,深感財務管理滯后,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財務往哪個方面去走,制約現狀特顯。所以就需要從企業外部層面和企業自身管理的內部層面兩方面入手,對企業進行引導和規范。
一、加強企業的財務基礎建設
財務要從企業的宏觀角度提供數字支持,為企業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和目標,提供有力的財務保障。健全企業的財務流程和手續,細化企業管理指標,做到節約經營、集約化發展。源頭上控制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漏洞和防止杜絕浪費。企業財務工作繁瑣往返循環,這就要求在平時工作中認真對待,仔細記錄。功夫做到平時,確保財務數字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合理性和規范性,為企業的其它工作和決策提供依據。依據國家相關行政法規及《會計法》、《公司法》等相關要求,配備和完善企業財務人員,明確財務人員的職責和分工。依法合規地對企業的財務行為進行規范和要求。
首先,企業的管理者或所有者自身一定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對企業的發展和前途要有合理及全盤的考量判斷,制定合理的財務規章制度,完善企業的內控及財務方面的投入及分工。依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及時合理地調整財務管理規章,特顯財務在整個企業管理中的前瞻性地位。
其次,加強對財務的投入,包括高端財務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彰顯財務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發揮和提高財務人員的積極性,為企業發展提供財務方面的決策依據,確保企業穩健運營。
二、加強企業的投融資管理
面對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應具備高素質的財會人員,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財務信息質量。尤其在資金管理方面,企業應建立有效的財務監控體系,加大公司債務、資產、投資回收、現金回收和資產增值等方面的管理和監控,加強對貸款和企業擔保的管理。
在籌資方面,企業要選擇最佳的資金來源以及最適時機和方式籌措資金;領導班子要有適當分工,財務管理部門特別是企業決策者,在思想上對潛在的風險應保持清醒的認識和警惕。
在投資方面 ,企業通過籌資活動取得資金后,就要根據計劃進行投資。經營者往往對市場上冒出的暫時需求匆忙作出反應,或者看到別人賺錢而盲目跟風。小企業的經營者應是“多面手”,而事實上多數經營者缺乏全面管理的能力,沒有建立必要的財務會計的管理系統,企業的重大決策缺乏可靠依據;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草率估算或低估企業的資金需求等等情況。
一個企業從注冊到發展,往往首先要經歷3到5年的成長期和7到10年的管理陣痛期,企業的發展首先取決于企業產品的生命力和企業管理節奏的科學性、合理性、規范性。當一個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往往會停滯不前,甚至走下坡路,此時企業的管理者或所有者就應該靜下來好好分析和反省企業所走過的所有成功和失敗,總結得失,針對自己企業的特點對企業做出合理的中長遠的規劃和提出目標要求。企業的成功是一項系統而龐雜的動態工程,在此管理過程中,必須依據各項事項的變化而不斷的調整,對企業的人、財、物、進、銷、存等各部系統進行統籌規劃和協調,以形成合力發展壯大企業,學習和參考各成功企業的管理經驗。所以企業管理者、經營者、所有者必須經常性進行財務知識的培訓,增強企業管理者或所有者在企業重大決策時的可行性、科學性。經常強化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工作。以適應市場和經濟環境的變化。主動接受企業的外部監督。在法律法規的規范前提下做大做強自己的企業,不斷引進高層次人才,引進新的管理方法,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引領市場。從而使自己的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發展壯大起來,以豪邁的步伐經歷轉型期的陣痛,昂首邁入百年或名企行列。
三、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
由于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并不完全取決于是否盈利,而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現金用于各種支出。只有提供足夠的現金,企業才能生存,沒有必需的現金,必將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所以分析企業的現金流,判斷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以免造成影響企業的信用等級和資金周轉,甚至資不抵債的局面情況發生。
產生現金風險的主要原因有:過分注意利潤和銷售的增長,忽視現金管理;固定資產投資過多,使資金沉淀;不考慮條件和時機,盲目擴張。
所以 企業的經營者或所有者應與企業財務人員配合,理解利潤與現金以及現金與資產的區別,經常分析它們之間的差額,節約使用現金,監控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庫存和應收賬款的余額,經常評估現金狀況,按季編制現金流量表。 同時應注意:接受訂貨任務要與現金能力相適應,不將用于原材料、在制品、成品和清償債務的短期資金移作固定資產投資,約束投資沖動,慎重對待擴張、多種經營及類似的投資決策,確有剩余現金時才進行這類投資,對現金需求的高峰期應預先做出安排;做好與相關方面的協調工作,安排精明而又務實的人管理現金。財務風險由萌生到擴大,通常都會經歷一個逐漸積累和轉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財務風險的影響都將直接或間接地反映在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上。因此,可以通過觀察分析敏感性財務指標的變化,及時預報風險信號,建立長期預警分析系統。當可能損害企業財務狀況的因素出現時,預警系統能預先發出警告,以提醒企業決策者盡早采取對策,控制財務風險的擴大。獲利是企業經營的最終目標,也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前提。從資產獲利能力看,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代表性,經常分析這些指標對企業的經營決策起決定性的作用。
(作者單位:龍江銀行齊齊哈爾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