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素玲
中小企業一直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但是流動資金的匱乏是限制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物流金融作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途徑在近些年迅速發展,逐漸發揮出其靈活、便捷、適應性強的特點,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應用。它一方面盤活了中小企業的運作資金,另一方面給商業銀行和物流企業提供了一種新型的盈利模式。但是物流金融在我國的發展尚不成熟,在一些方面暫未形成標準化的制度和流程,而且物流金融作為一種新型金融模式具有個性化的特點,需要根據各筆業務具體定制合作協議,因此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物流金融收益的風險因素,建立定性和定量的風險評價體系,從而使各方可以通過合理的途徑來規避可能的損失。
一 物流金融的特點與供應鏈
物流金融的特點。物流金融是指將商業銀行、融資企業和物流企業這三方通過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三個方面有機聯系起來,主要通過倉單質押、保兌倉和融通倉等方式進行的一種有形動產質押貸款和相關結算服務[1]。物流金融的主體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物流企業和融資企業。
物流金融有著一些與傳統金融共同的特點,如標準化、信息化,同時作為一種新型的金融模式也具有一些有別于傳統金融業務的特點,如:更關注質押貨物的風險而非公司信用風險、個性化、延續性等。
物流金融與供應鏈。物流金融,從宏觀上來看是一種貫穿于整個供應鏈的金融服務。以最常見的倉單質押模式來看,它的一系列活動是供應鏈中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這三個方面的綜合體現 ,而供應鏈的管理目標是實現對這三個方面的有效規劃和控制,從而將供應鏈上的各個主體連成一個網狀結構,形成一個具有競爭力的戰略聯盟[2]。
所以從供應鏈的角度更加全面客觀地對影響物流金融風險的各個因素進行分析,解決了融資企業、銀行和物流企業三方各自根據自己掌握的信息進行風險評價的局限性。
二 供應鏈角度的物流金融風險因素識別
“物流”活動中的風險因素。這里的物流是指供物流金融中的貨物流動環節,即貨物從制造商到指定的物流企業倉庫,經過倉儲和保管,再運輸到分銷商處的一系列過程。其中主要風險包括質押貨物本身因素和倉儲過程的因素。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質押貨物本身的風險由以下因素決定:質押貨物的品質穩定性;質押貨物價格穩定性;質押貨物的變現能力。倉儲過程風險因素主要包括:倉庫設備條件;倉庫管理水平;貨物的驗收;貨物運輸。
“資金流”中的風險因素。物流金融中,資金流的軌跡包括商業銀行貸款給融資企業,融資企業分批歸還貸款給銀行,以及違約情況下物流企業處置貨物后資金從物流企業返回銀行[4]。資金流的風險主要包括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和物流企業的信用風險和貨物變現時的風險,其中信用風險因素主要取決于中小企業和物流企業的信用狀況、財務狀況和發展前景。
“信息流”中的風險因素。信息流是供應鏈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雖然沒有實體承載,卻是整個供應鏈中各個主體溝通的橋梁 。信息流的安全、準確是保證物流金融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信息流中可能潛藏的風險包括:中小企業與物流企業合謀的風險、合同風險和信息傳遞風險 。
三 商業銀行物流金融風險收益
商業銀行作為物流金融活動中風險的主要承擔者,需要建立起定量評價方法,以便在實際業務中客觀的評價項目的風險,做出是否貸款的決策并且合理定價。從商業銀行的具體業務來看,主要風險出現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貸款違約風險、業務成本增加風險和違約損失風險。
具體的來看,違約風險是指中小企業由于資金鏈出現問題或者發生破產、停業等情況導致無法償還貸款的風險。它主要來自于上面分析得出的風險因素中的中小企業信用風險和物流企業信用風險。業務成本增加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在項目進行前的成本預算之外增加成本的風險,它主要來自于:倉儲過程的風險。由于倉儲的設備或管理水平不欠缺導致項目成本的增加;合同風險。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漏洞導致項目成本的增加;信息傳遞風險。在項目活動中因信息傳遞出現丟失、延誤等問題而發生的成本增加。違約損失風險是指在中小企業出現無法償還貸款的情況下,銀行將質押貨物變現的價格低于預估價格的風險,它主要來自于:質押物本身的風險。由于質押物的價格不穩定或者品質不穩定發生貶值造成的損失。質押物變現時的風險。一般情況下,商業銀行會委托物流企業處置質押貨物,這時由于物流企業操作不當或者專業能力的欠缺導致的損失。中小企業與物流企業合謀的風險。如果商業銀行監管不嚴,沒有發現中小企業與物流企業的合謀行為,一旦中小企業發生違約行為,質押物的變現值低于估計值造成的損失 。
商業銀行對于項目風險收益管理的傳統評價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ROE)和資產收益率(ROA),而這兩個指標的共同缺陷是沒有考慮項目的預期風險。西方銀行目前廣泛使用的評價指標是風險調整資產收益(RAROC),它的主要特點是在傳統評價指標的基礎上加上分析得出的預期損失,將未來可預計的風險損失量化為當期成本,從而得出風險調整后的資產收益,使收益與風險掛鉤,提高評價的合理性 。
總之,中小企業成長的過程中,資金流問題一直是影響其發展的重要一點。因此物流金融業務迅速發展,對于其風險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建立有效的風險評價機制可以降低從業企業的風險。
(作者單位:龍江銀行齊齊哈爾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