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曄
1 現行會計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財務制度不健全,監督職能不力。即在現有的企業的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和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不夠健全的問題,即企業沒有相應的配套財務管理制度和監管制度,也就導致了在財會管理的過程中無法根據現有的制度進行系統化和規范化的管理,這樣也就會使現行的會計核算工作的開展受到阻礙,因為無論是各項工作的開展,還是人員的組織和調用,都會受到影響,這也是我國企業在財會管理過程中存在的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因為如果制度得不到有效的執行,那么其他的核算工作也就無法完成。
建賬工作不規范,財務處理比較混亂。即在企業的財會管理的過程中,一些企業雖然實現了對現有的財會制度的完善,但是相關的建賬工作卻不夠重視,并沒有在建賬工作的過程中實施規范化的管理,也就導致了在系統的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應付檢查而進行的比較混亂的建賬行為。有的部門甚至為了實現自己的私利,在建賬的過程中采用兩個記賬系統來應付上級檢查。另外,還有一些財會核算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將各種賬目信息進行混合管理,導致在管理過程中的各種賬目的時間和數據的準確性受到了影響。此外,還有一些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對于賬目上的數據的相關信息填寫不規范和不詳細,導致了在對這些信息進行核對和核算的過程中出現了記錄不準確的問題。這些都給建賬工作的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不利于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的開展,也不利于企業的財務處理系統的建立。
會計信息失真,偷稅漏稅現象普遍。即在目前的一些企業的財會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企業的財會工作人員在信息統計和整理的過程中,無法真實準確的反映企業的財會管理信息,并且存在一些工作人員借此偷稅漏水的問題,給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損失。因為會計工作的信息準確性和真實性直接影響著會計管理工作的質量,所以要想實現對現有的會計核算工作的監管,就必須要從信息的準確性入手。另外,對于一些非法逃稅的行為要進行嚴格的打擊和監管,以避免這些行為危害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
1.4 財務組織機構不夠完善
即在現有的財會核算的過程中,企業并沒有組織相關的專門機構對其活動以及工作進行管理,而根據不同的企業實際財會管理工作進行分屬部門的劃定,在這個過程中也就容易導致財務組織和機構的混亂。一些企業的財會工作甚至是副科級,但是一些則是獨立的部門,這也給有關部門的監管活動造成了不便。所以應該重視對這些問題的改善。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此外,在實際的財務組織和機構的設置過程中,還存在著隸屬關系不明確的現象,即在現有的企業財會活動的管理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財務活動的上下級管理關系還不夠明確,核算工作的任務也無法順利的進行。最后,在整個的且財務組織和結構管理過程中,還存在的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現有的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的福利待遇還有待加強和改進,現有的福利水平還夠達標,使得一些企業的財務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并沒有積極的參與其中,也就導致了財務核算以及相關的各種工作的效率無法提高。
2 解決會計核算工作存在問題的相關對策探究
企業應該為相關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提供一個合適的成長環境,即在企業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充分的重視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性,并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各項工作的開展給予充分的支持,這樣才能夠實現對現有的企業會計核算工作者的有效管理,不斷的在實踐中提高自身的會計核算水平,為企業的其他生產和經營活動服務。
作為政府部門,應該重視對于市場上的各類會計核算工作的制度管理,即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實現對企業的財務活動中的各種會計核算的約束,以便更好的實現對現有的核算工作的推動和促進。另外,通過專門的立法還可以實現對現有的企業以及市場上的會計核算工作的約束,從而推動相關的會計核算朝著更加規范化和系統化的方向發展,這樣就可以在保證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實現對其有效的監管和引導,以便更好的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的職能,實現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對相關的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
正確認識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會計核算精準意識。即相關的企業財會管理人員,應該在進行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中,實現對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性的認識,只有明確了會計核算的相關工作的意義和目的,才能更好的參與到各種活動中來。所以,有關企業的管理部門應該樹立正確的會計核算的管理觀念,才能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實現對現有的企業的核算工作的有效管理,并且提高核算的精準控制。另外,思想管理還意味著相關的工作人員應該嚴格的按照各自規章制度執行工作,不能在工作的過程中對數據進行隨意的篡改以謀求私利,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關部門也應該重視對相關的會計核算工作重要性的培養。
建立健全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和監督機制。在會計管理活動中,要想實現對會計工作人員的行為的有效約束和規范,就必須要對現有的核算體系進行確立,并針對各種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督,確立一定的監督和管理機制。會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個是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必須建立在市場經濟范圍內企業會計工作的基礎上,而另一個則是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核算制度,同時加強對會計工作的指導性和對會計人員的監督,定期的對會計人員進行會計法律法規的普及,掌握好專業知識之外還應該了解一些交叉學科的知識,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加強相關會計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進而提高對會計管理人員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程度,保證會計核算的效率。
保障財務組織機構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即在現代企業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中,還應該重視對相關活動以及工作開展過程中個組織結構的管理,實現對組織結構的科學和系統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實現對現有的會計核算水平的提高。趙東進在《淺談會計集中統一核算工作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中提到,要做到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化要求“各地會計核算中心的名稱、級別、福利、隸屬等要實行四統一,即:一是機構名稱統一為:×××會計核算中心;機構級別統一為:省級的會計核算中心為副廳級單位,地(市)級的會計核算中心為副處級單位,縣(市)級的會計核算中心既可以是正科級單位,也可以是副科級單位。二是隸屬關系統一,省、市財政部門報請省、市編委批準賦予省、市會計核算中心在業務上,有指導下級會計核算中心的職能。三是福利待遇統一,按照各級財政部門的有關政策、標準執行,并要按月實行嚴格的業務考核制度。”建立系統性科學性的財務組織系統有利于保障會計核算工作的正常運行。
綜上所述,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企業對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視,我們應該在會計工作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會計監督制度,規范會計核算工作,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會計工作規范,實行獎懲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保證會計核算信息的真實、可靠。
(作者單位:凌源市政府采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