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賦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小企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快速拉動了經濟增長,二是小企業的增長為解決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國家為了鼓勵扶植小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各銀行也在響應國家號召、順應時代發展,為小企業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了對小企業的信貸投入。但是也應清楚地看到,當前經濟形勢復雜,小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再加之管理不善,使得小企業信貸業務存在較高的風險。因此,如何在扶持小企業發展的同時規避信貸風險,在二者之間找出絕妙的平衡點就成了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 目前我國小企業信貸業務發展現狀
據全國工商聯統計,目前我國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數量達到1100多萬戶,占全國實體企業總數的90%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最終產品和服務占國民生產總值的60%以上,上繳稅收占全國企業的50%以上。但是,小企業普遍存在集資困難、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情況,這一特點催生了信貸業務的產生和發展。筆者通過觀察,梳理出目前我國小企業信貸業務的發展狀況:
小企業信貸規模不斷擴大。以工商銀行為例,2013年底工行小企業貸款余額已達4270億元,比年初增加1162億元,增幅達37.4%,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幅24個百分點,小企業貸款客戶數則比年初增加了1.16萬戶。如果加上支持的中型企業,9月末工商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余額更達到2.45萬億元,中小企業貸款占全部公司貸款的比重已經超過52%。同時,小企業貸款質量始終保持在良好的水平,9月末該行小企業貸款不良率為0.95%,較年初下降0.45個百分點。
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市場反應較快。當前,我國小企業經營規模普遍較小,資金不多,這一特征使得小企業能迅速抓住市場機會,同時對生產經營策略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是,這一特點也容易使小企業受外界影響,如單一客戶訂單,行業周期以及宏觀經濟形勢等,都會影響到小企業的發展。
二 當前小企業信貸業務面臨的風險
小企業的生產結構單一,資金鏈不足,抗風險能力較弱,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風險,較之于其他貸款,小企業貸款的風險明顯偏高。
小企業經營管理存在漏洞,加大貸款風險。小企業由于規模小,缺乏相應的完善透明的管理機制和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往往存在著機構設置混亂,財務報表虛假,財務狀況不透明甚至財務監管缺失的狀況,經營管理的混亂,導致小企業普遍壽命不長。另外,小企業不僅資本實力不強,一部分企業還存在著抽逃資本的情況。部分小企業虛假注資、增資和抽逃出資的現象并不少見。并且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小企業并未能按照申請貸款的用途使用貸款,甚至有企業編造虛假合同試圖騙取貸款。這樣的經營方式必然會造成還款來源不足的風險。
無法提供有效的擔保。目前銀行的小企業貸款主要是抵押貸款,而小企業的生產結構單一,若自身積累沒有達到一定程度,很容易出現經營成本大于可抵押資產的現象。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對于一部分高新技術小企業而言,其本身就缺少可供抵押的實質性資產,這樣一來,即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但由于無法提供擔保,依然很難獲得貸款。對于這些無法提供直接擔保的小企業而言,第三方擔保公司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目前我國擔保行業由于發展不完善,體制不健全等諸多原因,依然存在著“小、亂、多”等問題。一旦小企業選擇了這樣一些信譽度不高的公司為其擔保,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大貸款業務的風險。
銀行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對于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而言,經歷了由數百戶發展到數千戶,由粗放型的經營方式發展到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的過度。但小企業的信貸業務又給銀行提出了一個新的難題,即怎樣實行貸后管理。就目前大多數銀行實行的“簡貸式”制度而言,強調了是否具有第二貸款來源,而忽視了企業貸款第一來源的調查、審查和貸后檢查制度。這樣的模式不能全面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也無法通過貸后管理掌握企業真實的還款能力。面對小企業信貸客戶數量的大量增加,銀行信貸業務從業人員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并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這一人才的匱乏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銀行無法了解企業的真實情況,無法適應當前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特點。
三 小企業信貸業務的審計要點
信貸資金的安全事關國計民生,為了提高微觀效益,實現有效的宏觀調控,加快對信貸資金的安全、流向的監管,筆者認為對小企業信貸業務審計要從以下幾點著手:
對信貸管理內控系統進行評估和調整。首先從貸前調查、貸中審批直至貸后管理等關鍵點著手,與銀行管理人員交流,針對銀行的實際情況和當前的經濟形勢,了解銀行信貸政策,找出容易產生問題的薄弱環節。其次,還應時刻關注銀行信貸計劃,因為計劃制定時無法預測到計劃執行時的經濟形勢和環境因素,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放貸時的風險控制。因此,應該時時觀察當前經濟走勢和政治因素對信貸計劃的影響,適時改變計劃中不適應當前形勢的環節。
對小企業整體經營狀況進行分析調查,判斷其第一還款來源是否充足。一方面要對企業多年來形成的文件資料進行審閱,如貿易合同原件、企業的財務賬簿、電表、水表、氣表和納稅表,全方位獲取真實的財務信息。同時,要重視對小企業進行現場實地調查,了解企業的真實生產經營狀況,摸清企業的規模大小、人員狀況和業務狀態等方面的情況。另一方面要對企業的還款資金來源進行審查,審計人員可通過分析企業銷售貨款現金流入和貨款歸存銀行金額大小、流入來源、流出去向等判斷企業是否正常經營。
關注押品的合法性、充足性和有效性。對于抵押貸款的,要關注其抵押資產的合法性、充足性、有效性。審計人員應及時向工商局、房管局、土地局等部門發函詢證,調查企業的抵押資產是否合理合法。除了向有關部門求證抵押資產的合理合法,還應注意抵押登記手續是否有法律風險。
小企業在當前經濟發展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扶植小企業發展是形勢所趨,但規避信貸風險也是不容小視的問題。只有當小企業、銀行、監管部門共同聯合起來,才能為小企業的信貸業務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從而更大程度上促進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建設銀行海南總審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