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記:現在的青少年學生大多是在書本知識中成長起來的,對我國的國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會的復雜程度遠不是僅憑讀幾本書、聽幾次講座、看幾條新聞就能了解的。社會實踐為他們打開了一扇了解社會的窗口,給他們搭建了親身體驗的的平臺,在這里,他們可以真切地感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生的巨大變化,同時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利用知識服務社會的重要性,逐漸地學會把社會的價值尺度內化為個人的價值尺度。因為只有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才能確切地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只有通過加深對社會的了解,才會明白自己的學習目標和發展的方向。
2013年3月17日,學校德育處提出的社會實踐主題是“責任、設計、體驗、成長”。這一天,我校高一年級分組安排到中國礦業大學、江蘇師范大學、徐州自來水廠等地開展主題實踐活動。高一(7)班選擇了中國礦業大學作為本次主題社會實踐活動基地。
首先,中國礦業大學管理學院團委為學生們安排了一次精彩的講座,主題為“放飛夢想,勵志青春—關于青年學子的職業選擇”。講座開始之前,,每個學生都收到了一張礦大風景明信片,還有一張夢想小卡片,老師請同學們在上面寫下自己的青春夢想和心中的疑惑。對于夢想,有的同學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學,然后找到理想與現實并存的好工作。”疑惑是:“真的按照興趣找工作能有好的生活嗎?”有的同學希望“考上中科大,成為一名教授,”疑惑是:“對數學和物理都很感興趣,但不知道選擇什么專業。”活動后,礦大管理學院學工處的老師和同學將同學們的夢想小卡片裝訂成冊,作為青春一刻的紀念。
接著,管理學院的黨委副書記向我們介紹了中國礦業大學以及管理學院的概況,讓同學們對礦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接下來安排了三位優秀的礦大學長為同學們做了精彩的講座,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保研到中山大學商學院的馬浩同學談了自己從高一到大四的七年的時光,如何從一個青澀的少年成長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如何讓自己有信心有勇氣去面對諸多的挑戰和復雜的社會。保研到同濟大學的黃蘇越同學則談了自己在高中如何選擇文理科以及在父母的影響下如何學習專業的經歷。她說,一般來說,感興趣的學科,成績相對來說會比較好,我個人文理科的成績相對來說比較平均,在選擇是也比較糾結。但是考慮到我在理科考試時,發揮比較穩定,因此最終選擇了理科,并通過高考進入了中國礦業大學的工商管理專業。她建議大家在以后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結合自己的興趣,人只有在充滿激情時,才有可能在該領域中發揮出自己所欲的潛力,并終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保研到南京大學的郭立洋同學圍繞自己大學四年的學習經歷,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談了自己的經驗和建議。當他介紹自己緩解壓力的一些方法時,學生報以熱烈的掌聲。他說,緩解學習壓力首先要有積極的態度,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不要把分數看得過重,只要自己努力地去準備,爭取考得好一些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一味等待、抱怨,都將是無濟于事的。我們應該看到自己天天進步,任何壓力都會轉化為動力。我們要把學習壓力看作春夏秋冬四季更替那樣正常,我們就會泰然自若,游刃有余!其次要注意學習的順序,先易后難往往會增加我們的自信,更好地解決接下來的難題,要想輕松地前進,就要找到一個突破口,進行多樣性的嘗試和實踐。每一門課都應建立一個知識要點的框架,遇到問題時就可以立即知道自己哪一部分沒有學好,這樣學習就會總有進步,因此越學就越有信心,壓力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
講座之后,三位學長就同學們寫在卡片上的疑惑進行了現場互動和回答。這樣一次精彩的講座不僅讓學生看到了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實現人生夢想的希望和可能,而且解答了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困惑,讓很多感覺到缺乏努力方向的學生再次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講座之后,在礦大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們一起參觀了中國煤炭科技博物館,同學們借此機會了解了很多關于煤炭、礦石的知識。
最后,我們與中國礦大管理學院黨委董書記以及學工處長進行了關于學生職業體驗、職業規劃和職業選擇方面的交流。徐州一中高一年級的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學校制定的總體實踐活動框架下進行的。高一年級側重自我認知基礎上的職業體驗,并著重體現責任教育的內容;高二年級側重職業體驗基礎上的職業規劃,并著重體現他人和集體負責的責任教育內容;高三年級擦著職業規劃基礎上的專業選擇,并體現對國家和社會負責的責任教育內容。這些教育實踐活動的安排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高中階段就有機會去接觸社會,對學生以后高考的專業選擇都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董書記感慨地說,徐州一中能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不搞花架子,不走形式,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高中階段讓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可以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職業現狀、要求和前景,并獲得真切的職業感受,從而對自己未來的職業選擇進行初步的科學規劃。這對于學生充分認識自我、明確人生發展方向以及為適應社會作必要準備具有重大意義。同時可以擴大學生視野,增長見識,了解社會,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社會實踐能力。他期待著更多優秀的一中學子選擇礦大,為國家的富強、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活動結束了,同學們久久不愿離去,大家聚集在校門口,與礦大合影留念,他們以此為起點,激勵自己今后更加努力拼搏,他們希望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越多越好。
【侍鮮,江蘇省徐州一中,實習教師】
責任編輯/齊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