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民+趙彥磊

這是一次排爆主題演練。
“反爆炸行動演練開始!”隨著第二炮兵某部實兵實裝排爆演練指揮長的一聲令下,“嘣、嘣”兩聲悶響,多名“恐怖分子”在某地國際會展中心制造爆炸事件,群眾和工作人員紛紛沖向各出口,現場一片混亂……
“嘟嘟嘟”,防爆應急分隊隊長吹響緊急集合哨音,“接上級命令,國際會展中心發生恐怖分子爆炸襲擊事件,已造成多人傷亡,并且恐怖分子可能劫持數名人質,可疑人員在周圍銀行、酒店出現,要求我部迅速趕赴處置!”隨后,應急防爆分隊迅速登車到達指定地域。
經過專業準備后,防爆隊員利用無人偵察機機載攝像平臺、數碼照相機等設備,對特定地區和目標實施往復式、定點式和盤旋偵察,從空中獲取現場總體態勢,為制定行動方案提供可靠的情報數據。
擔負應急防爆任務的人員分為火力組、偵察組、排爆組、銷毀組等4個小組,其中,偵察組、排爆組和銷毀組均分為4個小組,不同組別的小組組成一隊,共分為4隊,在4個不同的地點分別執行任務。所攜帶的裝備器材有:電子聽音器、X射線檢查儀、金屬探測儀、排爆機器人、電動機械手、無線電頻率干擾儀、炸藥探測器、節點探測儀、軟管窺鏡等。
首先,由火力組實施火力突擊。火力突擊的主要方法有貼、鉆、隱、降、攀、混等。經過部署,本次突擊主要采取‘貼法。隊員利用石桌、樓房、花壇等有利地形向目標運動,在運動過程中盡量避開恐怖分子觀察、射擊的方向和角度,運用快速躍進、交叉掩護的進攻方式接近目標。
同時,談判人員與恐怖分子進行交談,要求他們放下武器、停止抵抗、釋放人質。幾經周旋之后,談判依然無效,此時安排在附近的狙擊手受命擊斃恐怖分子,同時救護車前來轉移人質,火力組實施警戒封控,以方便防爆隊員拆除剩余爆炸物。
火力組按照“三線一機動”的原則展開封控,他們的兵力部署分為外圍封控、內線封控、核心封控和機動增援。外圍封控負責警戒現場周邊的交通要道和出入口附近地域。內線封控負責警戒爆炸中心位置周圍適當地域。核心封控負責警戒爆炸目標中心的通道、嚴密監視周圍情況,防止隱藏在暗處的恐怖分子實施偷襲。機動增援主要執行增援及應對意外情況等任務。



在火力組展開封控的同時,排爆手正在人工拆除人質身上的人體炸彈。人體炸彈起爆裝置比較簡單,主要有導火索拉發、電點火觸發、遙控起爆等,排爆手很快將人體炸彈拆除成功。另外兩名排爆手則在中心廣場架設無線電頻率干擾儀,其主要是通過發射大功率多頻段無線電波進行無線電信號屏蔽、覆蓋,使恐怖分子無法引爆遙控炸彈。偵察組準備實施反爆炸檢查。反爆炸檢查是執勤和處置突發事件中安全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預防爆炸破壞活動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及時準確地發現攜帶爆炸物的犯罪分子或已設置的爆炸物,才能有效制止犯罪分子的爆炸破壞活動,因此,對爆炸物進行嚴格的檢查與識別非常重要。
各個小隊抵達各自的任務區域執行任務。其中偵察一組使用節點探測器對主席臺前側的花盆進行偵察,其偵察原理是利用節點探測器在探測區域內發出高頻波,激發各種定時、遙控器及竊聽器非線性節點上的自激回波,用探測器上的接收器捕獲到各種震蕩回波,以達到定位搜查的目的。這種節點探測器體積小、質量輕、操作方便,廣泛應用于探測隱藏的炸彈遙控裝置、定時裝置、微型錄音機、微型照相機、微型攝像機及竊聽器等。其發射頻率波段為850~1005MHz,接收頻率波段為1760~2010MHz或2640~3015MHz,整機質量1.4kg,由7.2V充電電池供電,可連續工作兩小時。發現可疑爆炸物后,偵察一組使用X射線檢查儀檢查可疑爆炸物內部結構。X射線檢查儀主要用于檢查箱包及可疑物內的情況,其可通過屏幕直接觀察物體內部結構。X射線是一種比可見光波短得多、穿透力極強的電磁波。當它照射被檢物品時,部分射線會透射穿過被檢物,而另一部分將發生反射。不同密度的物質對X射線的透射-反射比例不同,對這些被透射和反射的X射線用技術方法處理后,在顯示系統上可將不同密度的物質區分顯示出來。


排爆機器人部署在國際會展中心大樓前。其可遠程控制,能夠靈活抓取常見各種外形的爆炸物,具有爬坡、上樓、移動、切割、銷毀、檢查、視頻、音頻以及微電腦技術等綜合性功能,特別適合在建筑物內或路線狹窄的場所作業。使用排爆機器人能夠避免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可完成多種復雜地形的排爆任務,主要用于代替排爆人員搬運、轉移可疑爆炸物及其他有害危險品,代替現場安檢人員實施勘察,實時傳輸現場圖像。排爆機器人不僅可以排除炸彈,還可利用偵察傳感器監視犯罪分子的活動。監視人員在不必暴露自身的情況下可在遠處對犯罪分子進行晝夜觀察。此外,排爆機器人還可配備霰彈槍對犯罪分子進行攻擊。endprint
本次演練中使用的機器人寬56cm、長102cm、高60cm,質量70kg,最大速度可達0.7m/s,采用75mm寬獨立控制履帶運動系統,攜帶無線控制水炮系統,可360°連續旋轉,能夠抓舉、轉移8kg以下的重物,并可在500m左右的范圍內進行無線操控。經操控后,排爆機器人到達裝有可疑爆炸物的花盆前,調整水炮系統對準花盆,用機器人自身攜帶的水炮系統對可疑爆炸物進行銷毀。
偵察二組的偵察地點部署在XX銀行,他們所攜帶的偵察裝備為軟管窺鏡和炸藥探測器。軟管窺鏡通常由探頭、鏡管、監視系統組成,利用的是鏡面反光光學原理。使用時模仿醫學上胃鏡的操作方法,將探頭深入被測物內,在自帶光源的照射下,通過監視系統可將被測物的內部情況看清楚。由于其探頭直徑較小,并能360°旋轉,所以它能從很小的縫隙伸入被測物內,不用攪動就能看清楚探頭周圍的情況。
炸藥探測器能準確查明可疑物內部炸藥的種類。其是利用分子頻率共振原理和電磁場學原理設計,探測器的主機內儲存了所有爆炸物的分子頻率,探測時只要附近有炸藥,探測器就會產生振動,然后利用電磁場學原理指示方向。


在偵察二組探測到可疑爆炸物后,排爆二組操控排爆機器人進入XX銀行,準備轉移爆炸物。排爆機器人首先向可疑爆炸物慢慢靠近,靠近后調整機械臂,用機械前臂抓舉可疑爆炸物。成功抓舉可疑爆炸物后,操作手即可操縱排爆機器人撤離XX銀行,然后由排爆機器人將可疑爆炸物轉移至銷毀地域,并用爆炸物銷毀器對其進行銷毀。
爆炸物銷毀器是銷毀可疑爆炸物的裝備。其結構與槍械類似,工作原理為:把槍膛內裝滿水,用電力遠距離點火,當槍彈內的火藥被點燃后產生高壓火藥燃氣,使槍身內的水形成高壓射流,在3ms的時間內射向爆炸物,使爆炸物的外包裝及內部組件解體,從而達到銷毀爆炸物的目的。
偵察三組的任務區域是XX酒店,他們所攜帶的偵察裝備為金屬探測器和伸縮臂檢查鏡。金屬探測器是用來探測被檢人、物及場所內是否有金屬存在的器材。其主要由探頭和報警系統組成。探頭內裝有一組電感線圈,工作時產生交變電磁場,交變電磁場遇金屬產生渦電流形成新的電磁場,使發射場產生畸變,傳送到報警系統中,致使報警系統報警。
伸縮臂檢查鏡主要是為了檢查房棱子、吊燈池、衣柜頂等人體不易夠到、人眼不易看到的地方。其臂的長短可以伸縮,最長可伸至3m;鏡面可換裝不同的規格。本次演練使用的伸縮臂檢查鏡可以在低照度下對盲區進行觀察,鏡桿收縮后長度為730mm,伸開長度為1900mm。
偵察三組在酒店一樓衛生間內發現可疑工具包后,排爆手慢慢接近可疑工具包并將伸縮臂檢查鏡伸入工具包內進行觀察。
在酒店內用于轉移爆炸物的裝備是電動機械手。這是一種人工操縱、臂長可調節的機械手,主要用于抓舉、移動可疑爆炸物。在用電動機械手夾取爆炸裝置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對有提手或包帶的爆炸裝置盡量抓取提手或包帶;對于沒有外帶可抓取的爆炸裝置,應盡量夾取爆炸裝置的邊沿,防止夾取爆炸裝置中央而誘發爆炸裝置。操作電動機械手時,一定要根據現場情況使用合理的運動姿勢,避免電動機械手碰撞墻壁,給自身行動帶來不便。需要轉移爆炸裝置到其他地點進行銷毀時必須選擇好路線,將爆炸裝置轉移到合適地點處置。轉移時要用防爆罐車施行,路線要盡量避開重要場所、繁華街區和政治敏感性較強的建筑。
拖車式半球形防爆罐部署在酒店臺階前用于轉移可疑爆炸物。這是一種將防爆罐裝在為其設計的專用拖車上,通過牽引拖動轉移可疑爆炸物的裝備,用于向外轉運可疑爆炸物。排爆手用電動機械手將可疑工具包抓取到拖車式半球形防爆罐內后,將其轉移并銷毀。
偵察四組在中心廣場執行偵察任務,他們所攜帶的偵察裝備為電子聽音器和X射線檢查儀。電子聽音器的工作原理是將鐘表和定時器等的聲音低頻放大,通過濾波器濾掉高頻,把人耳聽不到的頻率轉換成可聽頻率,以實現探測的目的。主要用于透過車窗、薄墻、辦公家具和木質、塑料及紙板等非屏蔽性材料包裝進行探測機械、電子引爆裝置和無線電遙控引爆裝置,具有靈敏度高、穿透包裝遮蓋物的特點。
在偵察四組發現爆炸物后,排爆四組選擇人工拆除爆炸物。人工拆除爆炸物是指排爆手利用排爆工具,對爆炸裝置進行手工解體,使其失去爆炸性能的方法。在有確切把握能夠手工排除危險性爆炸裝置,而且偵破案件又確需保存物證的情況下,經現場指揮官批準,可以施行人工拆除。此方法通常是在現場有經過專業培訓的排爆人員施行。運用此方法應具備以下條件:已經查清爆炸裝置的起爆方式;排爆器材能夠充分保障安全排爆需要;具備必要的防護措施;擁有一定的醫療救護條件。其主要工作包括破除爆炸物外殼、分解爆炸物的起爆系統和分解炸藥與起爆體。
排爆四組認定將要人工拆除的爆炸物屬于定時和遙控相結合的多元發火類爆炸物,拆除前已經用X射線檢查儀查明了爆炸物內部結構,確定了導線的位置。排爆員在導線靠近箱體的最佳位置將箱體慢慢割開,之后觀察爆炸物的引爆裝置,經過分析,從眾多假導線中準確判斷出真導線,并將其成功剪斷。隨后,排爆員取出爆炸物,分離電雷管、電池和炸藥,成功拆除爆炸物。


“這些防爆排爆訓練方式我頭一次接觸。”在第二炮兵某部舉辦的防爆排爆特種技能培訓班上,一位學員告訴記者,防爆排爆就像在刀尖上跳舞,招招是真功。
真功來自苦練。記者在培訓現場看到,幾個看似與防爆排爆不搭邊的科目正在火熱展開。只見一塊寬40cm、長20cm木板上,2個晶體管、1個電容和水平水銀裝置組成簡易“水平警報器”,排爆隊員雙手端著“水平警報器”進行50m折返走。如果在行走過程中操作板傾斜超過15°,晶體管內的水銀就連通電路,“報警器”報警,報警不能高于4次才能在這項“平衡訓練”科目上評為優秀。在“穿針引線”科目訓練中,隊員手持鑷子并“穿針”,10秒鐘穿7根才能達到優秀。在“七彩繞線”科目現場,隊員聽到“5、2、3、8……”音樂后,迅速將5種彩線纏繞到相應數字編碼的鋼釘上。另一旁兩名隊員趴在地上,用鑷子將碗里的黃豆快速地夾到另一個碗里,這個科目叫“螞蟻搬家”……這些科目都是訓練隊員的耐心、毅力、細心的。
此次培訓的核心內容分為6個專題。其中通用基礎部分主要有炸藥使用、火工品常識、電子電工常識、專業基礎訓練等內容;反爆炸基本理論部分主要學習爆炸恐怖活動發生的根源與趨勢、爆炸恐怖活動的特點與手段等;常見爆炸物部分主要學習投擲類爆炸物、延時類爆炸物、觸發類爆炸物、遙控類爆炸物、多組合爆炸物等6大類280種恐怖分子常用的爆炸物類型;煙火制作部分主要學習特效煙火的爆炸原理和制作方法;反爆炸檢查部分主要學習搜爆的任務、特點、原則和要求,掌握感應識別法、儀器探測識別法等搜爆方法,以具備準確搜索爆炸物的能力;爆炸物處置部分主要學習人工失效法、轉移法、銷毀法等排爆方法,并熟練掌握排爆的組織指揮、排除程序等。
為緊貼實戰要求,增強訓練的現實性,該部將參訓人員分為紅藍雙方,藍方充當恐怖分子“制造爆炸襲擊”,紅方負責排除爆炸物,通過模擬對抗訓練,使培訓人員掌握戰斗編組、人員分工、行動程序、指揮方法等排爆技能。
此次培訓籌集到36種240件安檢排爆裝備,使培訓官兵全面了解當前國際國內一流搜排爆設備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通過培訓,旨在培養一批搜排爆專業技術骨干,提升應急防爆分隊官兵處置涉爆涉恐案件的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技術精湛、作風優良、心理素質過硬的排爆隊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