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大多數行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職業危害。專家建議,農民工擇業時須注意預防職業病,上崗前應進行健康體檢。
農民工上崗前要進行健康體檢,借此可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如發現疾病就能做到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通過體檢還可以發現擇業禁忌證,比如患肝炎的病人不能從事食品生產、經營工作,患有心臟病的人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等,從而避免盲目擇業。
農民工在上崗前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合同上要寫明工作中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及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農民工找工作時要向用人單位或知情人了解所選擇工種的職業危害及防護措施,最好先到現場去考察。
農民工還要主動接受職業性健康檢查,如果出現相關職業病癥狀時,要及時到當地職業病防治機構進行檢查和咨詢。尤其是在務工合同期滿后要進行健康體檢,了解自己外出務工后的身體健康狀況。如果發現自己患上傳染病,要做到及時隔離治療,防止傳染家人。此外,通過體檢還可以發現職業危害因素對身體造成的損害,以便及時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農民工在上崗前應積極參加崗前培訓,掌握相關生產工藝、操作規程、個人防護及應急處理知識,培養良好的操作行為,杜絕違規操作,養成良好的衛生和安全習慣,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
鏈接:
每年的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病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分,最常見的是肺結核。肺結核的主要癥狀是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午后低燒、胸痛、食欲缺乏、疲乏和消瘦。結核病是可以預防,可以治療的,但是如果預防與治療工作做得不好,會影響工作、生活,嚴重的甚至會危及生命。
國際防癆和肺病聯合會會員、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分會委員唐神結教授稱,農民工對結核病防治知識的知曉率低,自我防范意識較弱,同時接觸結核病人的機會多,發病率高。農民工進入大城市,生活相對貧困,居住環境擁擠狹小,衛生狀況不容樂觀,加上工作勞動強度大,營養跟不上,長期處于這種生活狀態,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農民工成為結核病的高發人群。調查發現,在外打工的各種職業人群中均有結核病發病者,其中以從事建筑、餐飲、家政等體力勞動和服務行業打工者居多。農民工患病后的規范治療率低,治愈率也低,農民工又會形成新的傳染源,在農民工內部傳播。
專家建議,農民工應平時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自身抵抗力;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規律;合理飲食,注意營養;講究個人衛生,不隨地吐痰;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陽光充足,溫度適宜;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盡量減少與肺結核病人接觸。即使患上結核病,農民工朋友也不必緊張、害怕,要正確對待疾病,只要去結核病專科醫院,在結核病專科醫生的指導下,有規律地進行全程用藥,堅持科學治病,結核病是可以治愈的。
(上海市肺科醫院結核科 肖和平)